梁静;范勇;孟祥军
目的 探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56例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粉碎性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个月.迟发感染1例,术后3个月取出内固定,经多次换药愈合;延迟愈合6例.按Maryland足部疗效评价标准,优31例,良19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9.29%.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能有效恢复跟骨高度和宽度,获得解剖复位,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仲锋;王心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性脑照射(PCI)对无脑转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对无脑转移的成年局限期SCLC病人50例行PCI,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周、放疗结束后2月和放疗结束后6个月对病人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行胸部放疗的乳癌病人及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放疗前,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低于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6.397,q=12.488、12.650,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和工作记忆分均低于放疗前,差异有显著性(F=3.454、4.191,q=12.370、7.269,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I仅在放疗后早期引起病人认知功能部分的损害,这些损害局限于工作记忆及即刻记忆方面,并且呈可逆性.
作者:董继承;万晓娜;王伦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新癀片外敷预防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应用含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在输注氟尿嘧啶时于静脉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外敷新癀片,对照组外敷痊愈妥复合敷料(美国生产超薄泡沫合成敷料),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1.0,P<0.01).结论 新癀片外敷能有效预防外周静脉持续滴注氟尿嘧啶引起的静脉炎.
作者:杨青青;高丽萍;柴娟;陈典璇;王艺璇;霍学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介入化疗前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表达变化,以及对预测介入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0例宫颈癌组织介入化疗前后SDF-1、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介入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介入化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5.0%,介入化疗有效率与临床期别无关(P>0.05).介入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SDF-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XCR4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4.645,P<0.05).介入化疗前SDF-1阳性及阴性者介入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4.0%(21/25)、80.0%(12/1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介入化疗前CXCR4阳性者及CXCR4阴性者介入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70.0%(7/1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125,P<0.05).结论 介入化疗能通过改变宫颈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浸润;介入化疗前检测宫颈癌组织中CXCR4蛋白的表达可能用于预测介入化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海燕;杨秀凤;马会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非恶性淋巴结病变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方法 收集17例非恶性淋巴结病变的病人,其中结节病10例,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淋巴结结核5例,梅毒性淋巴结炎1例.根据18F-FDG PET/CT图像所示的病灶累及部位、分布特点、大小、密度、形态、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总结其特点.结果 10例结节病均有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累及,淋巴结结核及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灶分布无明显规律可循,梅毒性淋巴结炎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病灶大小1.0~5.5 cm,CT值30~55 Hu,内均无钙化,密度较均匀,未见明显低密度坏死液化区.病变淋巴结FDG代谢均明显增高,早期显像SUVmax为2.1~19.5,注药后2h延迟显像SUVmax为2.1~21.0,滞留指数为0~21.2%.PET/CT正确诊断11例,误诊6例.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准确、灵敏反映淋巴结病变的全身分布及病灶的18F-FDG代谢情况,但不能鉴别高18F-FDG摄取的淋巴结良恶性;除典型结节病外,其他的高代谢淋巴结良恶性鉴别常需要依靠病理学结果.
作者:王艳丽;房娜;曾磊;丁伟;高山;崔新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病人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量表),分别对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后45 d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入院时两组病人SF-36量表中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45 d,观察组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6~5.15,P<0.05).观察组出院后RP、GH、VT、SF、MH得分高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t=2.34~5.26,P<0.05);对照组出院后BP、GH、VT、RE评分低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t=2.86~5.63,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病人护理中,循证护理的综合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少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透明细胞型滤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2例甲状腺透明细胞型滤泡癌,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为老年男性,均无意中发现颈前区包块而就诊.光镜下观察:1例肿瘤细胞胞质透明伴显著坏死,侵及周围甲状腺及骨骼肌;1例双侧甲状腺内多发结节,边界清晰,未见甲状腺外侵犯,肿瘤细胞胞质透明,可见充满稀薄黏液的滤泡被纤细的纤维血管分隔成巢片状.免疫组化检查:2例病人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和甲状腺球蛋白(TG)均阳性,CD10和降钙素(CT)均阴性,Ki-67指数分别为60%~70%和3%~5%.1例随访13个月后出现多处骨转移;1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状况良好.结论 甲状腺透明细胞型滤泡癌是甲状腺滤泡癌的一种罕见亚型,预后与肿瘤的侵袭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学丽;王学均;陈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适用于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法、专家访谈法和小组专题讨论法建立调查项目池,通过专家咨询法终确定调查项目.结果 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大于第一轮,接近0.4.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出个人基本信息及工作现状相关项目16个,必调查项目23个,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一级项目5个,二级项目49个.结论 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的针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问卷调查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较好地符合我国国情及卫生系统特点.
作者:翟文婷;魏仁敏;张云;闵强;李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病人急性神经兴奋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 结直肠癌病人80例,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学治疗(FOLFOX-4、FOLFOX-6或XELOX方案),分别于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第1个周期、所有化疗方案结束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评价.在评价时,病人被要求回答是否存在及存在哪些急性神经兴奋症状.结果 有66例病人出现典型的急性周围神经炎的症状,其中36例(54%)同时出现非典型的神经兴奋症状,包括气短(32%)、下颌痉挛(26%)、抽筋(20%)、吞咽困难(18%)、声音改变(4%)、视力改变(1%)、眼睑下垂(1%).奥沙利铂化疗所引起的非典型神经兴奋症状与病人的化疗方案、奥沙利铂的累积量和病人的年龄间没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 奥沙利铂化疗引起的急性非典型的神经兴奋症状有很高的发病率,并可能逐渐进展为慢性,应对这些病人进行密切监测.
作者:王小艳;王志伟;杨萍萍;李海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放射、超声、化疗方法相结合治疗胰腺癌晚期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晚期病人21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5组:单纯接受放射治疗组(RT组)43例,单纯接受超声治疗组(HF组)38例,单纯接受化疗大于4个周期组(CT组)35例,放疗前后进行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组(RC组)44例,超声治疗前后进行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组(HC组)50例.对各组的生存时间、总获益率、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RT组、HF组、CT组、RC组、HC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0.5±1.3)、(7.7±1.0)、(6.8±1.9)、(13.7±1.7)、(12.4±2.1)个月,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7.94,P<0.05);总获益率分别为48.83%、57.89%、48.57%、79.55%、82.00%,有效率分别为46.51%、39.47%、54.29%、75.00%、76.00%,RC组和HC组总获益率和疗效均高于RT组、HF组、CT组,差异有显著性(x2=10.500,Hc=22.467,P<0.05).结论 放射、超声、化疗方法相结合治疗胰腺癌晚期病人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闫曦;张凯;王燕;王春娅;周瑞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路径式管理对结肠造口病人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51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出院时建立造口病人联系档案,试验组发放路径式造口门诊复诊单,对其复诊实行路径式管理,对照组采用普通复诊方式.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1年,运用DET评分系统对造口周围皮肤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造口周围皮肤的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1年试验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65~3.42,t=3.69~5.59,P<0.05).结论 应用路径式管理模式对造口病人实施延续护理,能增强造口病人自我护理的意识及技能,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东霞;崔建;周嫣红;王琳;权琳;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07-2010年我院收治的术前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49例作为观察组,直接手术病人4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 2 =4.304,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1、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 =4.221、4.200,P<0.05).结论 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可以显著提高Ⅲ期菲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及病人1、3年生存率,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司保达;雷树林;孙风林;杨永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及应对方式量表(CSI),对162例初发脑卒中病人(卒中组)和15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生活事件的性质、频数、紧张值及其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卒中组LES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总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7.45~33.93,P<0.05);而正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卒中组CSI退避、幻想、自责不成熟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43~4.52,P<0.05);而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6.42、2.85,P<0.05);合理化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多发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成熟的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玉芳;段妮;刘彩兴;温琳;孟国尧;冯来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嵌顿痔病人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695~14.570,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肛门坠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5.042、5.919,P<0.05);肛管狭窄、肛缘水肿、肛门瘙痒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急性嵌顿痔效果好于外剥内扎术.
作者:赵智勇;张娜;代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牛嗅素4(OLFM4)、细胞增殖抗原67(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1例正常宫颈上皮、26例CIN Ⅰ、32例CINⅡ及28例CINⅢ组织中OLFM4、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计算两种标记物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 CIN组织中OLFM4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 =9.012~9.463,P<0.05);而OLFM4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OLFM4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5.1%,阴性预测值为76.2%,约登指数为0.740.Ki-67在不同级别CIN组织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4.24~5.46,P<0.05);而Ki-67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Ki-67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60.2%,特异度为50.0%,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23.3%,约登指数为0.102.结论 OLFM4、Ki-67的表达随CIN进展而增强,OLFM4的辅助诊断价值高于Ki-67.
作者:郭继梅;朱高香;吕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12个月对病人进行随访,采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采用Rasmussem放射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病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折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3.503、3.428,P<0.05).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安全、效果好,且具有暴露清晰、创伤较小以及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薛升奎;韩怡;朱浩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基因rs229400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196例汉族胃癌病人与246例无胃部疾病体检者的外周血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DNA直接测序法进行PSCA基因rs2294008位点分型.结果 胃癌组PSCA基因rs2294008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频率分别为43.40%、47.40%和9.20%,对照组分别为53.70%、39.00%和7.30%.与CC型比较,携带CT和TT型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OR值分别为1.50(95 %CI 1.01~2.23)和1.55(95%CI 0.77~3.15).结论 汉族人群PSCA基因rs2294008位点为CT和TT基因型者胃癌发病风险增加.
作者:鞠亚菲;刁玉荃;宋明全;姜相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东营市城乡居民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东营市城市和农村40~79岁居民4 32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东营市40~79岁居民IFG及T2DM的患病率分别为21.15%、11.70%,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总体IFG患病率及T2DM患病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x 2=11.21、15.41,P<0.05);城市、农村IFG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2DM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x 2=14.87,P<0.01).城市男性、女性IFG病人的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城市女性T2DM病人的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x 2 =6.144、17.148,P<0.01);城市男性IFG肥胖比例高于农村男性,城市女性T2DM肥胖比例高于农村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x 2 =4.158、17.497,P<0.05);农村男性、女性IFG、T2DM病人血压升高的比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比例均高于城市男性、女性,差异有显著性(x 2=8.314~37.831,P<0.05).结论 东营市40~79岁居民IFG及T2DM的患病率较高,城市IFG及T2DM居民多合并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农村人群多合并高血压、高Hcy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吴德云;牛增寿;刘迎春;高宗恩;李楠;唐天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肿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与体会.方法 回顾典型案例,分析临床药师在肿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结果 临床药师针对肿瘤科临床各环节发挥自身药学专长,在肿瘤科开展药学服务取得初步成效.结论 临床药师应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为病人的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李丙华;孙秀萍;周大勇;姜山;曹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30 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病儿110例,在给予抗病毒、镇静、化痰、平喘治疗的同时,两组均每次将5 g/L沙丁胺醇2.5 mg加入生理盐水2.5 mL中雾化吸入,每天3~4次,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30 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人,每次4 mL,每天4次,两组疗程5~7 d.观察两组喘憋、气促、脉搏氧饱和度、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 '=3.82、10.96,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30 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以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