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亚菲;刁玉荃;宋明全;姜相君
目的 探讨肝硬化病人小肠动力的变化.方法 应用小肠常规X线造影方法,观察40例肝硬化病人(肝硬化组)和40例无肝病者(对照组)的小肠功能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小肠明显胀气例数、造影剂到达回盲瓣的时间提前或延迟例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性(x 2=13.43~48.32,P<0.05).结论 肝硬化导致小肠功能异常.
作者:宋继伟;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出诊量指标对院前急救业务的指导作用.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青岛市海慈医院及浮山后两急救分站2007-2012年出诊量及2012年日出诊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急救分站年均出诊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6.062,P<0.01).青岛市海慈医院分站2011年12月-2012年11月白、夜班出诊量明显高于浮山后分站.结论 通过对出诊量指标的分析,可以显示院前急救业务的相关情况,从而可有效指导前急救业务的开展.
作者:李光明;刘万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联合低渗补液盐口服给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儿科门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病儿2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盐,总量为60 mL/(kg·d),分次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疗程10~14 d,同时口服低渗补液盐(渗透量浓度245 mmol/L),用量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与高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2.44,P<0.01);两组高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7.79,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联合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及安全性肯定,可以降低静脉输液率,方法简单、安全,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是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重要机制之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可调节下游多种抗氧化酶的表达,在机体抗氧化应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Nrf2的激活可减轻器官IRI,本文就其在器官IR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高健刚;李奎;侯四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及应对方式量表(CSI),对162例初发脑卒中病人(卒中组)和15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生活事件的性质、频数、紧张值及其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卒中组LES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总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7.45~33.93,P<0.05);而正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卒中组CSI退避、幻想、自责不成熟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43~4.52,P<0.05);而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6.42、2.85,P<0.05);合理化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多发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成熟的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玉芳;段妮;刘彩兴;温琳;孟国尧;冯来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肿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与体会.方法 回顾典型案例,分析临床药师在肿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结果 临床药师针对肿瘤科临床各环节发挥自身药学专长,在肿瘤科开展药学服务取得初步成效.结论 临床药师应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为病人的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李丙华;孙秀萍;周大勇;姜山;曹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性脑照射(PCI)对无脑转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对无脑转移的成年局限期SCLC病人50例行PCI,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周、放疗结束后2月和放疗结束后6个月对病人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行胸部放疗的乳癌病人及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放疗前,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低于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F=6.397,q=12.488、12.650,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乳癌组和正常对照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放疗后1周,SCLC组韦氏记忆量表的即刻记忆分和工作记忆分均低于放疗前,差异有显著性(F=3.454、4.191,q=12.370、7.269,P<0.01).放疗后2个月和6个月,SCLC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I仅在放疗后早期引起病人认知功能部分的损害,这些损害局限于工作记忆及即刻记忆方面,并且呈可逆性.
作者:董继承;万晓娜;王伦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病人,女,43岁.因体检发现子宫肌瘤4年,月经紊乱伴经期下腹痛1年,于2013年10月16日入院.病人于2009年体检B超检查示子宫肌瘤,曾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010年后曾多次复查B超仍有子宫肌瘤.近一年来出现月经紊乱,周期25~60 d,经期5~12 d,经量增多,有血块,且经期下腹痛逐渐加重.曾口服孕三烯酮半年.彩超检查:子宫体大小为11.0 cm×7.4 cm×6.5 cm,宫壁回声分布不均,子宫壁可见3.0 cm×2.8 cm及1.5 cm×1.0 cm大小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杂乱不均,内膜厚0.5 cm.右侧附件区可见6.5 cm×5.4 cm大小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内见细小密集弱回声,左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作者:陈仲涛;张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异常糖链糖蛋白是蛋白质糖基化异常——糖蛋白糖链结构或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变化而形成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修饰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而在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中,糖基化修饰是普遍的一种,糖基化生物合成状态比蛋白质的改变能更有效地提示疾病状态.因此,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测使肿瘤在发生早期即可作出诊断,并为疾病进展的动态监测提供可能.
作者:邴振;卢愿;孙立荣;仲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复习10例SFT、2例肌周细胞瘤、2例脑膜血管外周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SFT中,8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1例为低度恶性潜能.巨检均表现为局限性包块,2例边界不清.镜检肿瘤组织密集区与疏松区交替,其间有胶原纤维分割;肿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和圆形,呈编织状、条索状或血管外皮瘤样排列;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细胞致密,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象≥4/10HPF,可见坏死;低度恶性潜能者核分裂象少于3/10HPF.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FT组织vim、CD34、CD99、bcl-2阳性分别为10、9、8、7例.结论 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大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作者:任杰;邓玉;李静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介入化疗前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表达变化,以及对预测介入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0例宫颈癌组织介入化疗前后SDF-1、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介入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介入化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5.0%,介入化疗有效率与临床期别无关(P>0.05).介入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SDF-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XCR4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4.645,P<0.05).介入化疗前SDF-1阳性及阴性者介入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4.0%(21/25)、80.0%(12/1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介入化疗前CXCR4阳性者及CXCR4阴性者介入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70.0%(7/1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125,P<0.05).结论 介入化疗能通过改变宫颈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浸润;介入化疗前检测宫颈癌组织中CXCR4蛋白的表达可能用于预测介入化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海燕;杨秀凤;马会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病人进行检查,分析病灶的增强开始时间、达峰时间、增强消退时间、峰值强度.结果 睾丸精原细胞瘤内均可见超声造影剂填充,呈明显增强,为富血供病灶.直径<4 cm的病灶造影剂自周边呈树枝状快速向内填充,达峰时呈分布不均匀的高增强;直径>4 cm的病灶内部可见不规则的造影剂无填充区,周围呈分布不均匀的高增强;2例弥漫浸润型超声造影剂不均匀地填充,达峰时呈高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清楚显示精原细胞瘤的血流灌注特征,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李业钊;李红学;苏海庆;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个性化护理在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优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案.7周后,采用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对两组病人的手部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手部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uc=1.983~3.653,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用于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护理过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小燕;叶红梅;胡利;路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嵌顿痔病人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695~14.570,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肛门坠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5.042、5.919,P<0.05);肛管狭窄、肛缘水肿、肛门瘙痒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急性嵌顿痔效果好于外剥内扎术.
作者:赵智勇;张娜;代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戈谢病(GD)骨骼病变的影像特点.方法 2012年8月,我院确诊GD病儿1例.病儿行脊柱正、侧位及双股骨正位、骨盆正位、双腕正位X线检查,同时行股骨MRI平扫.结合文献分析其骨骼病变的影像及临床特点.结果 X线检查示双股骨干骺端烧瓶样畸形,伴有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腕骨片骨龄落后于同龄儿;有椎体压缩性骨折2处.双股骨MRI显示,T1WI及T2WI骨髓内均可见异常信号,表现为T1WI、T2WI信号减低.结论 GD骨骼病变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技术手段对本病造成的骨骼浸润的早期评估及疗效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曲先锋;张萍;陈真真;曲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07-2010年我院收治的术前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49例作为观察组,直接手术病人4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 2 =4.304,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1、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 =4.221、4.200,P<0.05).结论 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可以显著提高Ⅲ期菲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及病人1、3年生存率,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司保达;雷树林;孙风林;杨永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适用于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法、专家访谈法和小组专题讨论法建立调查项目池,通过专家咨询法终确定调查项目.结果 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大于第一轮,接近0.4.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出个人基本信息及工作现状相关项目16个,必调查项目23个,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一级项目5个,二级项目49个.结论 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的针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问卷调查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较好地符合我国国情及卫生系统特点.
作者:翟文婷;魏仁敏;张云;闵强;李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30 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病儿110例,在给予抗病毒、镇静、化痰、平喘治疗的同时,两组均每次将5 g/L沙丁胺醇2.5 mg加入生理盐水2.5 mL中雾化吸入,每天3~4次,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30 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人,每次4 mL,每天4次,两组疗程5~7 d.观察两组喘憋、气促、脉搏氧饱和度、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 '=3.82、10.96,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30 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以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基因rs229400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196例汉族胃癌病人与246例无胃部疾病体检者的外周血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DNA直接测序法进行PSCA基因rs2294008位点分型.结果 胃癌组PSCA基因rs2294008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频率分别为43.40%、47.40%和9.20%,对照组分别为53.70%、39.00%和7.30%.与CC型比较,携带CT和TT型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OR值分别为1.50(95 %CI 1.01~2.23)和1.55(95%CI 0.77~3.15).结论 汉族人群PSCA基因rs2294008位点为CT和TT基因型者胃癌发病风险增加.
作者:鞠亚菲;刁玉荃;宋明全;姜相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徐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变异位点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CHB病人216例,采用核酸扩增技术结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方法检测病人血清HBV DNA,通过测序分析检测病人血清中的HBV基因分型及耐药变异位点.结果 本组216例病人中,HBV基因C型207例(95.83%),B型9例(4.17%);病毒变异的85例,无变异的131例,变异率为39.35%;变异位点有rtV173、rtL180、rtA181、rtT184、rtS202、rtM204、rtV207、rtS213、rtV214、rtQ215、rtN236、rtN238.各突变位点中,rtM204和rtL180位点的突变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1.30%和13.89%.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耐药相关的病毒基因位点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9.63%、20.37%、12.96%.结论 徐州地区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多见,突变株占检测病毒株的39.35%;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的基因位点突变检出率相对较高,与恩替卡韦耐药相关的基因位点突变检出率相对较低.
作者:赵玉宝;丁芹;潘玉;王莉娜;张言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