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庆;牛海玲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感染、堵管、渗漏、静脉炎等.我科通过对1000例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使并发症发生率大幅降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梅;付印;关兰荣;苏秀霞;张林红;王红艳;国献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胫后神经阻滞治疗军训所致跟踺炎的效果,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46例跟腱炎患者均为受训新兵,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胫后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微波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82.7%高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后神经阻滞治疗军训所致跟踺炎效果满意.
作者:关兰荣;寻丽彬;苏秀霞;张林红;陈鹏;高连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例1.男,7d,因发热、流清涕,进食差就诊.查体温39℃,无前囟、眼眶凹陷,面唇略发绀,心、肺、肝、脾未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炎、抗病毒、对症、补液治疗,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患儿在输入利巴韦林注射液(贵州光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4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30ml,约10min余,突然出现面唇发绀、呼吸急促,继而惊厥,心率急速下降,呼吸、心跳骤停.立即给予1%肾上腺素1/4支静脉推注,洛贝林1/4支静脉推注,同时行胸外按压,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刘明星;陈昱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院属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筑面积11000m2,其中业务用房面积达9750m2.编制床位200张,年内职工总数176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4名,占全院总人数的81.8%;护士62名、医师67名,医师与护士之比1∶ 0.9;高级技术职称 16名,中级技术职称 60名,初级技术职称 79名,分别占职工总数的9 1%、34.1%、44.9%.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为0.72∶ 1.行政后勤人员32名,占职工总数的18.2%.全院职能科室 12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7个,分别为放射科、化验室、B超室、胃镜室、心电图室.
作者:贾秋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其发病率占孕妇的1%~5%[1].妊娠合并糖尿病可对围生儿产生不良影响,须引起妇产科医师的关注和重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28例,对其及其新生儿实施积极、悉心地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胜;胡增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及意识不断增强,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护患纠纷的发生,不但给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和损失,也给护理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如何在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技术本领的同时,明确自己的法律角色,增强法律意识,将其贯穿于各项护理活动中,以有效的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投诉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尹会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08-2010年我院神经外科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61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1例,男35例,女26例,年龄42~87岁,中位年龄64.7岁.既往高血压病史51例.术前意识状况:意识清醒3例,昏睡15例,浅昏迷27例,中度昏迷12例,深昏迷4例.脑疝14例为高龄患者,体质差,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或家属放弃开颅手术病例.
作者:田丽环;刘晓红;尹保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对我院处方用药进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我院临床用药情况,还可以增强医师与药师合理用药教育意识[1].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2012年下半年采用随机抽样法,每月抽取处方600张,共抽查门诊处方3600张,覆盖各科室,具有一定代表性.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建议:为了提高药学人员的药物理论水平;定期给药师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培训,提高药师审核处方水平;加强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力度;对开据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医师和审核调配的药师,与医疗质量考评挂钩,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2、3].举办处方分析知识讲座;开展每月处方点评工作,将处方检查情况公示.通过以上措施来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的素质,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患者自身法律保护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积极开展保障患者安全活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已引起各大医院高度重视.众所周知,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是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之一的重要内容.我院护理部实行双联输液卡签名,自制了应用双联输液卡总条 (一联挂于病房输液架上,一联挂于治疗室墙壁),进行双签名的应用在我院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放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栗江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11月入住医院脑外科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治疗前后欧洲卒中神经功能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GOS、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较好,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彦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跌倒问题在老年健康问题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已逐渐引起医疗机构及人们的高度关注,患者在医院内跌倒,对其生命安全、身体康复及经济等均造成一定影响,而且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院的信誉度.我院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2010年依照Hendrich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建立并实施了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护理风险上报及防范制度.现将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505例住院老年患者跌倒评估高危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胡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受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尤其在儿童输液室,护士与患儿家属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主要原因就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和患者未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和沟通不到位.作为门诊输液室护士,掌握理解与沟通方法,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作者:冼丽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疱疹性咽峡炎为临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类型,常急性起病,表现有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查体咽部充血,在咽峡部等处可见2~4mm疱疹,部分破溃形成小溃疡[1].近年来,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及住院率明显升高.我院儿科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合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敬君;杨丽萍;牛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9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应用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抗结核药物.观察2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情况及肝损害的处理方法.结果 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10.9%低于对照组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抗结核保肝治疗中,保护肝细胞,减少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韩彩丽;石丽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首次从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人们在病因和治疗上对胃肠道疾病有了革命性认识.诸多研究证实,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胃肠道外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乔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院内获得性肠道感染与抗生素的关系.方法 调查分析60例发生院内获得性肠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结果 院内获得性肠道感染患儿中,抗生素药物使用≥2种50例(83.33 %),抗生素药物多选用2、3 代头孢菌,患儿耐药性程度较高.结论 小儿住院患者易发生肠道感染,抗生素的选用应综合评价患儿病情,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从而减少患儿发生院内肠道感染的可能.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益母草肌内注射与米索前列醇含服在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正常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240例随机分为益母草组、米索前列醇组和益母草+米索前列醇组,每组80例.米索前列醇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含服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组在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12h后肌内注射,益母草+米索前列醇组在益母草组基础上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含服米索前列醇片.观察产后2h及24h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 益母草+米索前列醇组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米索前列醇组和益母草组,第三产程短于米索前列醇组和益母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益母草均可用于产后出血的预防,给药方便,益母草联合米索前列醇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有良好的作用,便于推广应用.
作者:周海军;谢纲;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某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404 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97%(214/484);其中使用合理的占61.68%,不合理的占38.32%.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骨科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培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
作者:范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α-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进行抗病毒处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α-干扰素可缩短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程,减轻严重程度,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董金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早产儿的并发症多,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早产儿发生状况,对2011-2012年住院分娩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归纳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活产新生儿均为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共5383例,其中早产儿165例.
作者:李氏天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