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在基层医院中的运用和护理配合

项爱芳;曹咏梅;陈静;李萍

关键词:宫腔镜, 手术配合, 护理体会
摘要:宫腔镜检查是一项近期已广泛应用的妇科检查方法,适用于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检查与诊断中易被广大妇女患者所接受[1].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4月行宫腔镜下手术2000例,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 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围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将符合研究条件的82例大肠息肉患者按术后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分为抗生素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抗生素组在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围术期给予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对照组围术期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记录术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增高等情况,观察术后发热、腹痛、腹泻等感染相关指标.结果 2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增高、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一例出现腹痛或腹泻并发症.结论 为无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施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围术期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作者:叶慈慈;翁雪健;叶毅;徐蓓蓓;吴素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吉西他滨周疗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周疗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不能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取吉西他滨周疗联合奈达铂疗法,对照组单用吉西他滨周疗法.吉西他滨800~1000mg/m2静脉滴注d1、d8、d15,奈达铂75mg/m2静脉滴注d1;每28天为1个周期.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周疗联合奈达铂进行全身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应用.

    作者:杨科;杨国林;何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救护车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为规范救护车消毒管理和院感防控工作,保障院前急救和转运中医疗安全和质量,我科通过分析在诊治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建立健全了各种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消毒隔离技术规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作者:刘伟;韦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与自体髂骨块植骨在颈前路保留椎体后壁椎体次全切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保留椎体后壁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块植骨术中以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替代颈前路接骨板与不保留椎体后壁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接骨板内固定植骨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以来颈椎相邻节段病变需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的患者211例,随机分为A组101例和B组110例.A组采用不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钛笼/髂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B组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块植骨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稳定髂骨植骨块,观察2组植骨融合率、植骨块滑脱、椎间高度的变化及JOA评分.结果 A组椎间融合率达到96.5%.3例经CT扫描为可疑不全融合,但未出现症状,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15.4%,3例出现植骨钛笼下沉,2例出现钛板松动.B组椎间融合率达到100%,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32.4%,未出现植骨块突出、椎间塌陷、嵌入椎管等移位现象.结论 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同样可以达到满意的减压效果,采用椎体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对植骨块进行稳定,在预防植骨块滑脱、椎间高度丢失、内置物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崔胜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门诊306种药品说明书内容调查分析

    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安全、有效用药基本、重要的科学信息源.近年来,随着大量新药的不断涌现,药物配伍使用的日益增多,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加大,药品说明书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但目前的药品说明书尚存在较多问题,很难真正的发挥临床指导作用.本文对我院门诊药房目前在用的306种药品说明书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今后完善说明书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吕水利;张艳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2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29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8例肿瘤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48例(49.66%),主要药物包括主要包括顺铂、奥沙利铂、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系统反应、骨髓抑制反应等;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发生年龄范围主要在60~69岁.结论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毒副作用大,应用过程中应规范、适量、足疗程,以期取得大疗效且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杨开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中心性骨肉瘤6例

    多中心性骨肉瘤亦称为多灶性骨肉瘤、骨母细胞性骨肉瘤、骨肉瘤病、硬化性骨肉瘤病等,是一种极少见的髓内骨肿瘤,恶性度高,肿瘤可累及多骨或单骨多处,常伴发肺内转移.由Durhan于1883年首次报道.多发性骨肉瘤发病率占骨肉瘤总数的2.7%~4.9%[1],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实验室检查血碱性磷酸酶多升高,与肿瘤进展呈正相关.

    作者:侯博;杨素君;王玉芳;董晓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发生反流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胃肠反流是危重病患者在行胃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表明,胃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反流的发生率为24.9%~39.8%[1].反流误吸导致的胃-肺感染途径已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是肠内营养严重并发症之一,重者可危及生命.现总结我院ICU 2010年1月-2013年1月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发生反流误吸36例,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

    作者:李桂香;闫波;郭华;李霜;尹丽丽;王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视神经纤维层病变的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在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的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神经纤维层缺损变化.方法 对52例(104眼)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及52例(104眼)正常人眼的OCT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4眼糖尿病患者中视神经纤维平均厚度(77.62±13.29)μm较正常组(98.38±11.76)μm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前期即出现神经纤维层变薄,OCT检查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萍;南娜;郝青;刘瑞;赵欣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度碳酸锂中毒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患者,女,37岁,体型肥胖,因精神分裂症20年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近5年口服碳酸锂片早0.5g,晚0.5g,氯氮平片中午12.5mg,晚62.5mg,病情控制,可以正常生活,从未复查.1周前出现恶心、呕吐,2d前症状加重,伴全身颤抖,意识模糊,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因于当地诊治效果不佳转至我院.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危急值在急诊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危急值是指临床检验或辅助检查中发现结果与正常范围偏离较大和(或)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师如能及时掌握检查信息,给患者及时有效的干预,则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1 危急值登记制度1.1 危急值报告方式电话报告、病区电脑自鸣跳跃显示均可.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上腹痛综合征(EPS)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临床疗效、单项症状积分变化和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5.1%(P<0 05).2组治疗后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1);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EPS的治疗效果,并且还能避免不合理药物治疗,缓解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

    作者:翟荣芳;田晓鹏;薛敏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AMI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钙汀片,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常用剂量在10~40mg,1次/d,口服,疗程6个月.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内脂素、IL-6、TNF-α水平进行测定;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治疗后A、B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B组除Fins外,FBG、Homa-IR、内脂素、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内脂素及炎性因子水平,且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血糖代谢,改善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贾学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疗程5~7d,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月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院内获得性肠道感染与抗生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小儿院内获得性肠道感染与抗生素的关系.方法 调查分析60例发生院内获得性肠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结果 院内获得性肠道感染患儿中,抗生素药物使用≥2种50例(83.33 %),抗生素药物多选用2、3 代头孢菌,患儿耐药性程度较高.结论 小儿住院患者易发生肠道感染,抗生素的选用应综合评价患儿病情,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从而减少患儿发生院内肠道感染的可能.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院护理危机管理应用

    医院危机管理的概念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事件.医院在日常运行和管理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如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医疗护理事故、医疗护理纠纷、后勤保障系统瘫痪、核心员工背叛或犯罪、公共形象危机、财务问题等.医院护理危机是指能够对医院正常运营或声誉造成潜在破坏的事件,它常常会带来较大损失,影响医院的形象和经营.

    作者:储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ICC置管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堵塞的处理对策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是指通过外周静脉,将导管插入到锁骨下静脉,或者上腔静脉的置管方法,也称之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1].由于高龄患者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住院时间长,疾病反复发作,PICC以其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部麻醉及缝线等优点为其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输液管道,有效保护了血管.但也出现一些并发症,据国外文献报道置管后堵管发生率10%以上,做好护理尤其重要.本科室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共有35例高龄患者使用PICC导管进行输液,有11例出现导管不同程度堵塞.本文对这些高龄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及术后出现导管堵塞的处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卓素联;方青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非抗心律失常药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心律失常一直以来多用经典药物治疗,有些药不良反应也比较大,近年来通过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部分非抗心律失常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氨茶碱本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心脏性水肿的治疗,近年经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该药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发现心肌缺血时,腺苷释放明显增加可致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氨茶碱可阻断其发生.静脉滴注三磷酸腺苷后也可引起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小剂量氨茶碱即可消除.

    作者:孙钊;陈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提高中医教学质量措施的探讨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实践性很强,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逐渐形成与发展.在我国众多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中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思维方法,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历经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因而无论其内容或思维方法,都有其独特性.中医院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中医得到很好的传承,是医学院校面临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临床与教学实践,阐述自己的教学经验,以供参考.

    作者:赵振霞;刘小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