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目的 研究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润滑剂在洗胃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口服毒物中毒需洗胃治疗且神志清楚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洗胃前应用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润滑剂,对照组以石腊油作润滑剂,常规留置洗胃管后行洗胃术.比较2组胃管置管成功率,洗胃中疼痛、呛咳、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管置管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观察组舒适度(疼痛、呛咳)、洗胃不良反应(呕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润滑剂应用于洗胃术中,能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及患者耐受性,减少洗胃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高辉;王玉华;张延威;杨跃涛;张丽;赵麦良;朱慧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且较严重的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腹痛、呕吐、发热、恶心等,且会出现血胰酶增高的特点.但由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均非常复杂,因此单纯采用实验室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容易导致误诊[1].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较多,少部分并发症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于急性胰腺炎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有实验室检查、B超、CT等方法,而随着螺旋CT的逐渐广泛应用,其对于各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就螺旋CT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三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的程度溶血对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结果 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当天空腹静脉血标本30份,使用人工方法 造成中、重度溶血,分别测定非溶血标本Ⅰ组、中度溶血标本Ⅱ组、重度溶血标本Ⅲ组的AFP和CEA值,每样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 ⅠAFP值为3.58±1.42,ⅡAFP值为3 04±1 33,ⅢAFP值为2.55±1.28,ⅠCEA值为2.38±1.42,ⅡCEA值为3.13±1.35,ⅢCEA值为4.27±1.23,Ⅰ组与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不同程度溶血对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CEA结果 均有影响,在操作时须注意标本溶血而影响检查结果.
作者:钱婷婷;张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疱疹性咽峡炎为临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类型,常急性起病,表现有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查体咽部充血,在咽峡部等处可见2~4mm疱疹,部分破溃形成小溃疡[1].近年来,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及住院率明显升高.我院儿科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合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敬君;杨丽萍;牛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某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404 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97%(214/484);其中使用合理的占61.68%,不合理的占38.32%.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骨科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培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
作者:范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保留椎体后壁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块植骨术中以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替代颈前路接骨板与不保留椎体后壁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接骨板内固定植骨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以来颈椎相邻节段病变需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的患者211例,随机分为A组101例和B组110例.A组采用不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钛笼/髂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B组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块植骨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稳定髂骨植骨块,观察2组植骨融合率、植骨块滑脱、椎间高度的变化及JOA评分.结果 A组椎间融合率达到96.5%.3例经CT扫描为可疑不全融合,但未出现症状,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15.4%,3例出现植骨钛笼下沉,2例出现钛板松动.B组椎间融合率达到100%,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32.4%,未出现植骨块突出、椎间塌陷、嵌入椎管等移位现象.结论 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同样可以达到满意的减压效果,采用椎体前纵韧带复合体重建对植骨块进行稳定,在预防植骨块滑脱、椎间高度丢失、内置物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崔胜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护士除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了解更多有关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等方面的信息,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要.沟通的方式有2种,即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沟通是指运用一切非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特别是在神经内科ICU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具有很强的作用效果.它可以跨越语言沟通的障碍,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的收到患者发出的每个微弱的信息,从而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尽早解决患者的问题,减轻患者的痛苦,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1].
作者:马翡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周疗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不能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取吉西他滨周疗联合奈达铂疗法,对照组单用吉西他滨周疗法.吉西他滨800~1000mg/m2静脉滴注d1、d8、d15,奈达铂75mg/m2静脉滴注d1;每28天为1个周期.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周疗联合奈达铂进行全身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应用.
作者:杨科;杨国林;何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跌倒问题在老年健康问题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已逐渐引起医疗机构及人们的高度关注,患者在医院内跌倒,对其生命安全、身体康复及经济等均造成一定影响,而且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院的信誉度.我院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2010年依照Hendrich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建立并实施了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护理风险上报及防范制度.现将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505例住院老年患者跌倒评估高危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胡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98例,根据收治科室的不同分为A、B组各49例,A组采用液体负平衡,B组采用液体正平衡.结果 B组病死率为14.3%,明显低于A组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平衡液体复苏方案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作者:张华伟;张元华;陈昌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患.与围产期缺氧及产伤有关,前者常见于早产儿,后者多见于足月儿及异常分娩的新生儿.本症在胎龄<32周,体质量<1500g的小儿中发病率40%~50%,病死率50%.存活者常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及脑积水等[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30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林彩;周育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药物临床研究直接涉及受试者的生命健康,如何处理好医药学发展与人的生命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药物临床研究阶段必须关注、处理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伦理委员会便是各国药物临床试验阶段从伦理审查角度保障受试者安全与权益的重要角色[1].
作者:杜文力;吴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性的抑郁综合征[1],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内疚感、罪恶感等,有社会退缩行为,严重者产生自杀、自伤倾向,甚至伤及婴儿,后果十分严重.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婴儿的成长以及家庭、社会的和谐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产后抑郁症,并积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产妇产后的精神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我院对4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称为乙型肝炎.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家,人群累计感染率>10%[1].HBV血清标志物检测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只能提供阴、阳性判断结果,不能提供病毒的具体载量.而对HBV-DNA进行定量检测能直接了解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及传染性程度,并能对治疗效果、耐药性及是否复发进行动态监测.笔者对538份血清标本的HBV-DNA检测结果与其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64.29%,病死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21%,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46%低于对照组的50.00%,心功能改善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并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常规用药范畴.
作者:石丰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强急诊处方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方法 调查急诊1周处方,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71张急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423张(48.56%),其中处方使用单一抗菌药物318张(75.18%);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13.24%,注射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86.76%.结论 急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偏多,存在无指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现象,应加强干预管理.
作者:王保庆;姬怀雪;邵珠民;徐菊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待产室护理是否到位对孕妇能否顺利分娩有着重要影响.孕妇规律宫缩后进入待产室待产,待产室护士需对其产程密切观察,并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及产前指导.1 痛疼护理孕妇多有产前紧张和恐惧心理,待产室护士应耐心为其讲解阵痛原因及缓解的方法.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在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的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神经纤维层缺损变化.方法 对52例(104眼)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及52例(104眼)正常人眼的OCT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4眼糖尿病患者中视神经纤维平均厚度(77.62±13.29)μm较正常组(98.38±11.76)μm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前期即出现神经纤维层变薄,OCT检查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萍;南娜;郝青;刘瑞;赵欣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药源性低钾血症的特点.方法 对108例药源性低钾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的引起低钾血症的药物主要为利尿药53.7%、抗感染药物15.7%、激素类7.4%,且药物诱发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或误诊.结论 药物诱发低钾血症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需提高警惕,及时防治,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晓平;阿衣古丽·玉努斯;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 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