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钊锐
目的 研究盐酸兰地洛尔粉针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与4种常用输液于室温(25℃)配伍4h内的含量,并测定不溶性微粒及pH值变化.结果 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与上述4种输液配伍放置4h后,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在上述4种输液中4h内稳定性良好.
作者:武媚然;姜亮萍;邵珠民;姬怀雪;孟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跌倒问题在老年健康问题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已逐渐引起医疗机构及人们的高度关注,患者在医院内跌倒,对其生命安全、身体康复及经济等均造成一定影响,而且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院的信誉度.我院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2010年依照Hendrich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建立并实施了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护理风险上报及防范制度.现将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505例住院老年患者跌倒评估高危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胡敏;胡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实践性很强,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逐渐形成与发展.在我国众多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中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思维方法,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历经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因而无论其内容或思维方法,都有其独特性.中医院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中医得到很好的传承,是医学院校面临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临床与教学实践,阐述自己的教学经验,以供参考.
作者:赵振霞;刘小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贝赫切特病又称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的、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疾病.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交替的过程.部分患者因眼炎遗有视力障碍,除少数因内脏受损死亡外,大部分患者的预后良好[1].本病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我国则以女性略占多数.我科收治6例,通过对症治疗与精心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昌前;邓文郁;王小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心律失常一直以来多用经典药物治疗,有些药不良反应也比较大,近年来通过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部分非抗心律失常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氨茶碱本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心脏性水肿的治疗,近年经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该药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发现心肌缺血时,腺苷释放明显增加可致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氨茶碱可阻断其发生.静脉滴注三磷酸腺苷后也可引起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小剂量氨茶碱即可消除.
作者:孙钊;陈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对经病理诊断的NSCLC 50例进行三维适形放疗,采用3~5个适形野,分次量2Gy,每周5次,肿瘤剂量60~70Gy,7周左右完成.结束后3个月进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长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为70%,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0.2%、18.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NSCLC的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穴位割治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16~72岁;病程1.5d~3个月.临床表现及体征:病初可有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闭目不全、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口角漏气,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减退.
作者:高寒琦;王广海;韩树东;于彦忠;高俊霞;孙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感染、堵管、渗漏、静脉炎等.我科通过对1000例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使并发症发生率大幅降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梅;付印;关兰荣;苏秀霞;张林红;王红艳;国献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退药原因,加强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2年3月份住院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内科退药发生率高,退药金额多,退药原因多见于出院停药、调整医嘱、电脑录入错误、患者出院、患者拒绝等.结论 医院各病区均有退药,并且退药量大,应制定相应措施,加强住院药房退药管理.
作者:严玮;缪婧;姜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64.29%,病死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21%,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46%低于对照组的50.00%,心功能改善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并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常规用药范畴.
作者:石丰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且较严重的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腹痛、呕吐、发热、恶心等,且会出现血胰酶增高的特点.但由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均非常复杂,因此单纯采用实验室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容易导致误诊[1].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较多,少部分并发症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于急性胰腺炎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有实验室检查、B超、CT等方法,而随着螺旋CT的逐渐广泛应用,其对于各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就螺旋CT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三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及意识不断增强,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护患纠纷的发生,不但给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和损失,也给护理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如何在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技术本领的同时,明确自己的法律角色,增强法律意识,将其贯穿于各项护理活动中,以有效的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投诉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尹会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探讨心肌缺血分级与室壁瘤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5例,2级缺血组56例,3级缺血组49例.患者入院4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室壁瘤的发生率.结果 3级缺血组入院时心电图ST段抬高的幅度显著大于2级缺血组,且室壁瘤发生率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级缺血组室壁瘤发生率显著大于2级缺血组,对于3级缺血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作者:王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是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我院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自2005年以来,严格执行此项工作制度,起到了督促、检查和指导夜间护理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协调各科有关工作,防范医疗差错的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1 内容1.1 人员组成及查房时间查房人员由全院护士长组成,所有护士长由护理部统一排班,每天1人.值班时间由21∶ 00~8∶00,夜值班人员随机抽查各病区的值班人员情况.查房结束在护理部安排的值班室休息备班.各科室如遇紧急情况可联系值班护士长协助处理.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益母草肌内注射与米索前列醇含服在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正常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240例随机分为益母草组、米索前列醇组和益母草+米索前列醇组,每组80例.米索前列醇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含服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组在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12h后肌内注射,益母草+米索前列醇组在益母草组基础上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含服米索前列醇片.观察产后2h及24h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 益母草+米索前列醇组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米索前列醇组和益母草组,第三产程短于米索前列醇组和益母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益母草均可用于产后出血的预防,给药方便,益母草联合米索前列醇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有良好的作用,便于推广应用.
作者:周海军;谢纲;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内科疾病是现代疾病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多发于老年,常表现为患者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反应能力衰落等[1].由于内科疾病病情较为复杂,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住院,安全隐患较多,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内科住院患者常见的意外事件和其相关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作者:严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危急值是指临床检验或辅助检查中发现结果与正常范围偏离较大和(或)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师如能及时掌握检查信息,给患者及时有效的干预,则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1 危急值登记制度1.1 危急值报告方式电话报告、病区电脑自鸣跳跃显示均可.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也是造成新生儿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多脏器损伤,尤其是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不仅可引起新生儿期的感染,还可引起畸形及严重的远期影响,新生儿心肌损伤也是围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病死率高.因此,在患儿发生感染后实施及时、正确、完善的治疗和护理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赵芳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腹腔镜下电凝打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术后性激素变化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患者体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雌二醇(E2)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泡刺激素(FSH)及催乳素(PRL)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为81.54%.结论 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宣肺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10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应用自拟宣肺解毒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病毒唑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1~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结果 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3%与88.6%,P>0.05),但治疗组发热、喘息、咳嗽等指标的改善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宣肺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满意,症状改善时间缩短.
作者:曹静静;孙瑞菊;吴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