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霞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40例为治疗组,以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局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组在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后2周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明显,并优于单独局部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的治疗效果,有效且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光斌;翟华;张真;胡志国;郑付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诊治88例糖尿病患者,经专业药学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药学服务,1年后对比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糖知晓率.结果 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9±1.1)mmol/L低于干预前的(7.8±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糖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熊欲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高压氧治疗的安全隐患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高压氧治疗的患者9527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9527例患者共发生不良事件119例,发生率1.25%,主要不良事件为低血糖反应56例(47.06%)、肢体撞伤23例(19.33%).结论 高压氧治疗虽对许多疾病有肯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治疗前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巡视护士加强责任心.
作者:袁如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病种,居急性化学药物中毒首位.其发病快、症状重、病情变化十分迅速,若抢救不及时、抢救措施不得力,会危及患者生命[1].救治原则是切断毒源、清除毒物、解毒药应用,对症治疗和护理.阿托品是传统有机磷中毒的首选用药,但其病程长、不良反应大、疗效及用量不易掌握,易于发生中毒,且护理繁琐,病死率高,近年来已逐渐被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所取代.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作用较强且全面,对M1、M3、N1和N2受体均有作用,其不良反应少且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旭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神经外科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在24%左右[1],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及各种医源性损伤发生率的增高,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严重的一种,由于患者脑部受到重创,导致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偏瘫、脱水治疗等,常存在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一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不仅影响患者原发病的治疗,还可引起肺栓塞或出血,严重者可致残、致死.2010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DVT患者12例,经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小敬;孙利霞;冯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5%高于对照组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王世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脂微球载体制剂)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在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及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皮素、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内皮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减轻尿蛋白,延缓肾病恶化,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东波;王晓军;翟素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口服,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咳嗽消失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加快了患者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思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6例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的围术期和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 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未引起并发症.结论围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裴剑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诊治的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144例,对其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血糖患者昏迷108例,其中患者于5min内清醒78例,于10min内清醒30例,2次以上昏迷8例.134例患者经抢救,症状得到缓解,抢救无效死亡6例,遗留精神症状4例.结论 部分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显著,但其诊断难度却不高,故还是应引起医疗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
作者:何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收集到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张娟;张全英;陈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2种给药途径在退热中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赖氨匹林肌内注射.比较2组用药2h后退热效果.结果 2组退热效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赖氨匹林常见的2种给药途径,无论是静脉滴注还是肌内注射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在具体的运用中可根据患者的要求,选择给药途径,以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3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消失时间和首次主动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参考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消失时间和首次主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呕吐2例,肝肾功能衰竭1例,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肝肾功能衰竭4例,呕吐、恶心6例,腹腔脓肿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低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聪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医院药学理念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将过去保障药品供给的理念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将医院药学的主体从药剂学转变为临床药学,病区药房的工作也不仅仅停留在满足药品供应上,而是不断创新以患者为本的药学管理模式,从过去的被动配合临床用药转变为主动为病房患者提供药物服务,以提升药物服务水平.为保障药品供给质量,提升药学服务水平,笔者对病区药房药品管理模式做出了全新的构想,即将传统的护士取药,变为以药房配药、送药为主的药品配送模式,同时在药品配送过程中实施相应的补缺防漏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霭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青春期卵巢良性肿瘤围术期康复护理.方法 将60例青春期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剖腹手术和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术后对患者采取专业性、综合性的精心护理.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感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均轻微疼痛,予H2O2擦洗治疗,对照组十分疼痛,经止痛针后缓解.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身体恢复而言,科学性、专业性的护理比常规护理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探索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9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地衣芽孢杆菌可有效改善腹泻型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联合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建华;刘登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比较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效果影响.结果 12例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治疗效果为优;41例妇科手术、下肢骨折、普外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其中优35例,良6例;上肢骨折臂丛、颈丛麻醉患者8例中,麻醉效果优7例,良1例;局部实施麻醉的肛肠患者25例,麻醉效果优15例,良6例,差4例.结论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不断衰退,身体组织功能下降,对麻醉药物的吸收及利用较差,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症状,对患者实施治疗,有利于患者麻醉术后能快速恢复.
作者:明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门诊药房的退药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的退药记录进行统计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2011年1~12月共有退药记录1748条,主要因药品不良反应退药897次(51.32%).结论 通过规范的退药制度,加强医师的责任心,发挥药师的作用,可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作者:丁洪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该院消毒灭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2012年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结果 采集样本5707份,合格5433份,合格率95.20%.样本量与其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空气合格率由86.76%升至97.48%;物体表面合格率由87.77%升至96.90%;医务人员手合格率由87.18%升至91.67%;使用中消毒液浓度合格率由91.89%升至95.45%;使用中灭菌剂浓度合格率由83.33%升至97.87%;紫外线灯合格率由83.85%升至98.38%;消毒物品合格率由85.71%升至94.44%(P<0.01).灭菌物品、灭菌剂、透析水及透析液在每年的生物监测中,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 该院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及环境卫生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作者:葛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医院的门诊药房经常会遇到患者因各种原因退药要求,这不仅会影响药房的正常运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1].如处理不当,易导致医院和患者之间发生纠纷,并会损害患者的合法权益[2].对我院门诊药房2013年1~8月退药记录单共2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罗利琼;李慧超;陈健达;林文旋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