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SD技术联合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1例观察与护理

陆琴;罗祺;张莎;徐娇娜

关键词:毁损伤, 再植, 皮瓣移植, 显微外科, 护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其中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创伤之一,如治疗不当则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致使有望保存的肢体截肢.随着显微镜外科技术的发展,早期合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可使该类损伤得以成功保肢,并获得满意功能康复[1~3].我科于2012年6月收治交通事故患者致右上肢毁损伤1例,急诊右上肢再植术,待肢体存活5d后,采用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予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对照组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3d.观察2组临床疗效、退热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8h内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外,2组退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小儿退热栓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秦瑞娟;李海莹;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煤矿重症工伤院内急救的护理体会

    我院是一所煤矿基层医院,担负着井下一线煤矿工人的工伤救治任务.煤矿井下的地质结构复杂,突发情况比较多.井下一旦发生事故,常造成作业工人的伤情严重、病情复杂危急、严重的导致大批工人伤亡.因此在救治工伤过程中,保障井下工人生命安全,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是我院工作重点.实施符合煤矿抢救特点的工伤抢救程序,给予准确及时矿山急救及有效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风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退热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2种给药途径在退热中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赖氨匹林肌内注射.比较2组用药2h后退热效果.结果 2组退热效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赖氨匹林常见的2种给药途径,无论是静脉滴注还是肌内注射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在具体的运用中可根据患者的要求,选择给药途径,以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侧输卵管副伞畸形合并同侧卵巢妊娠对侧输卵管妊娠1例

    患者女,32岁.孕5产2,因停经35d,阴道不规则出血10d于2013年4月23日入院.患者平时月经3~4/24~28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13年3月18日,经期经量同前,前次月经2013年2月23日.于2013年4月12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暗红,无血块及组织物排出,伴有腰酸,无恶心、呕吐等早其妊娠反应,无明显下腹痛,无肛门坠胀感.

    作者:陈静;丁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当前传染病疾病控制的难点分析及对策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流行和爆发不断发生.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传染病流行、爆发事件不断发生,一些被认为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传染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使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速度更快[1].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赵吉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3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消失时间和首次主动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参考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消失时间和首次主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呕吐2例,肝肾功能衰竭1例,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肝肾功能衰竭4例,呕吐、恶心6例,腹腔脓肿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低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聪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0例对照组160例.对照组在固有检查室检查,使用传统流程;观察组搬迁至新的内镜室检查,并使用人文关怀流程,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文关怀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及检查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杨柳;蔡晓美;赵研;杨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 2006年9月-2012年6月采用脊柱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作结核病灶清除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12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下肢肌力恢复正常,后突畸形基本纠正.12例患者均治愈,无复发病例.结论 胸腰椎结核积极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该病的重要手段,手术中彻底的病灶清除是治愈该病的前提条件.

    作者:何兴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地域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情况和地域差异.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来自东部地区的比例为36.5%,中部地区为30.1%,西部地区为33.4%;中部地区的育龄妇女除了对B型超声、优生检测和叶酸的补充时间认知较低,其他知识均较高(P<0.05);出生缺陷认知率较低地区,其出生缺陷率较高.结论 内蒙地区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认知水平偏低,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可能与其育龄妇女的认知情况有关.

    作者:张星光;苏俐;郭淑怡;乌斯琴图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处方的状况,为促进门急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 2012年的门急诊处方5263张,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5263张门急诊处方中,处方分布以内科为主(4986张);处方的药物组成以抗感染类高(42.42%),用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为主(71.55 %),存在药物相互作用而不宜合用的处方116张(2.20%).结论 该院儿科门急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医院应加强继续教育,提高门急诊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专业知识水平,合理使用药物,保证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韩兆欢;吴庆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54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病种,居急性化学药物中毒首位.其发病快、症状重、病情变化十分迅速,若抢救不及时、抢救措施不得力,会危及患者生命[1].救治原则是切断毒源、清除毒物、解毒药应用,对症治疗和护理.阿托品是传统有机磷中毒的首选用药,但其病程长、不良反应大、疗效及用量不易掌握,易于发生中毒,且护理繁琐,病死率高,近年来已逐渐被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所取代.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作用较强且全面,对M1、M3、N1和N2受体均有作用,其不良反应少且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旭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共维持72h.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和治愈率高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空间.

    作者:胡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取甲氨蝶呤(MTX)治疗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7.8%(36/41),行清宫术治疗患者成功率为62.5%(20/32),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成功率为76.0%(19/25),行子宫瘢痕缝补术联合子宫切开取胚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100%(4/4),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均出现大出血症状.结论 超声诊断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首要手段,手术方法的选择应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清宫术易引起大出血,应禁止盲目使用.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安全有效疗.

    作者:张伟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氨溴索与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盐酸氨溴索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预防治疗,对照组予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预防效果.结果 2组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PS预防NRDS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氨溴索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贵书;马秀娥;许贤书;赵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莨菪碱治疗尿石症患者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肾绞痛常因结石、血凝块、脱落的肿瘤组织等阻塞肾盂出口处及输尿管,刺激管壁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由泌尿生殖系统导致的疼痛是很严重的,是泌尿外科急症[1].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注射液)为山莨菪碱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舒张输尿管平滑肌,使其处于松弛扩张状态,既能止痛又有利于排出结石,常用于治疗尿石症患者.笔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现,患者可发生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患者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便做好预防护理工作,减轻患者的痛苦.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尿石症患者300例,在使用山莨菪碱治疗过程中,发生口干、面部潮红、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现将不良反应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韦海楼;陈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腹症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急腹症具有发病急骤、进展快、病情严重、变化多端和复杂性强等特点,且由于小儿心智尚未成熟,常难以正确全面地描述病情.此外,幼儿的耐受能力较弱,无法度量身体的疼痛感,危重患儿更是难以叙述病情发展[1].在此情况下,急腹症患儿易被误诊,导致佳诊断和治疗时机的延误,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现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腹症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文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胆囊炎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由于细菌侵袭和胆囊堵塞引起的胆囊急性炎性反应.典型表现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强烈绞痛,呈阵发性加剧,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寒颤等,严重时可出现全身黄疸.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病变胆囊.有报道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1].我院对4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给与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玲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干预措施

    职业倦怠感指因心理能量被服务对象索取过多而产生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心理状态,常发生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职业倦怠感导致个体出现疲乏、焦虑、压抑、工作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现象等不健康的表现,同时,会降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1~3].

    作者:何剑;向航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9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收集到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张娟;张全英;陈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