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护理对策

李严;张玮琪;张程

关键词: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79例,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79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顺利通过了手术期,基本上恢复了控制排便的功能.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保留患者肛门,还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患者的具体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2012年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治疗的641例丙型肝炎患者,患者均给予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疗程为12个月.疗程结束并出院后进行6~12个月的病情观察随访.后总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丙型肝炎的主要影响.结果 641例患者中,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分别有32例和568例,丙型肝炎硬化为41例.治疗后三类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的ETR和稳定后的SR情况:急性患者ETR 27例 (84.4%)和SR 25例(81.3%),慢性患者ETR 402例(70.7%),SR376例(67.9%);肝硬化患者ETR 24例(58.5%)和SR 17例(41.5%).在急慢性患者中,1个月内可应答的患者相比于1个月后才应答患者的复发率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内有应答ETR的患者有375例(58.5%),患者出现HCV RNA转阴和ALT恢复正常.375例患者中,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有20例(53.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322例(85.9%).丙型肝硬化患者33例(8.8%).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中无1例患者出现HCV RNA转阳复发现象.治疗1个月之后有应答的140例ETR例患者中,急性、慢性以及肝硬化患者分别有有40、85和15例.出现复发现象分别有20、48和5例.可见,采用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1个月内出现应答的ETR患者疾病复发率相对比较低,而1个月后出现应答的ETR患者疾病复发率则相对比较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2b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肌肉酸痛、发热以及轻微脱发等为主.本研究641例患者治疗期间有186例出现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但是并没有影响整个疗程,给予降温等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利巴韦林治疗时有30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食欲不振症状.皮疹13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13例,精神症状2例.但是在停药后均全部自行恢复.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效果较为显著,但相比于远期效果而言,其近期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艳红;潘桂萍;王浩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方红豆杉胶囊化疗同步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同步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4月于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市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随机选取80例鼻咽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放化组和单放组,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单放组共4例复发,其中T1、T2期分别有2例;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为90%.放化组共3例复发,其中T1、T2期分别为1、2例;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为92.5%.单放组死亡3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92.5%;鼻咽未复发36例,鼻咽复发4例.放化组死亡1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97.5%;在鼻咽未复发37例,鼻咽复发2例.放化组中枢神经系统晚期反应和其他路神经损伤的例数少于单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治疗与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同步治疗鼻咽癌,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能提高患者肿瘤消退率和近期生存率.

    作者:杨鹏飞;丁永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产后阴道炎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臭氧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治疗周期为10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曹洪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运用罗伊适应模式对结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结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该患者进行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找出患者存在的各种刺激,协助患者做出适应性反应.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降低患者受到的刺激强度或频率,扩大患者的适应范围,促进适应性反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够指导责任护士对结肠癌造口患者术后实施全面的护理评估,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以此来帮助患者达到适应目标,使患者达到佳健康状态的目的.

    作者:黄雪颖;白雅仙;刘亚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9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磷酸肌酸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而且安全性好,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乔志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美托洛尔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我卫生站门诊部检查治疗的UAP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心电图改善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有13例显效,有9例有效,有7例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75.86%.治疗组患者15例显效,有11例有效,有3例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89.6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有3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有2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转诊到相关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其发生率为17.24%.治疗组有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转诊到相关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其发生率为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的6个月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美托洛尔能够明显改善UAP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在卫生站门诊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氯胺酮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氯胺酮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在本院进行包皮环套术治疗的患儿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观察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有变化,观察组患儿术中的呼吸和心率均较术前降低,且术中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平均诱导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苏醒过程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不仅可以明显增强术中和术后的镇痛作用,提高麻醉效果,还可以尽量减少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减少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

    作者:隗洁琼;洪小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与血塞通联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银杏达莫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塞通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联合血塞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25.6%,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4.8%,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1%.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积分平均减少13.5分,对照组积分平均减少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瘫痪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雪峰;余芝富;邹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药联合使用应对细菌抗药性的分析研究

    本文讨论了细菌抗药性的原因和机制,简单描述了中药对细菌的作用特点,并且阐述了中西药联合使用在对细菌降低或者缓解耐药性方面的优点和可行性,以及今后在细菌抗药性方面需要加深认识的相关内容.

    作者:高贤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瓜蒌薤白寄生汤治疗痰瘀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瓜蒌薤白寄生汤治疗痰瘀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痰瘀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治疗,观察组应用瓜蒌薤白寄生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及LDL-C均较治疗前升高,TG及HDL-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及HDL-C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瓜蒌薤白寄生汤用于治疗痰瘀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小雁;杨世春;林羽慧;罗秀玲;吴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和分析对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人性化干预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红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有80%的居民会因为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质的疾病而困扰.研究表明,高血压与相当部分的疾病(尤其是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紧密,所以防治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工作压力也加大,致使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对依从性的定义加以说明,也对影响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原因进行了分析,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邓丽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放射性药液分装过程中造成周围环境放射性污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对放射性药物分装过程中造成周围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对策.方法 由同一操作者在4种组合条件下进行放射性分装:条件一组(A+C)、条件二组(A+D)、条件三组(B+C)、条件四组(B+D)(A:药瓶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等;B:药瓶内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C:抽吸药液后后拔出针头时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内;D:抽吸药液后后拔出针头时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外),每组各50次,记录每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结果 4种条件下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45,P<0.05).其中条件一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高,条件四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低,条件二组与条件三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9,P>0.05).结论 在进行放射性药液的分装时,保证药瓶内压力在抽取药液后拔针前是负压,并且在抽取药液后后拔针前注射器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外,可有效减少周围环境发生放射性污染次数.

    作者:云昭慧;张建媛;邢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盐酸班布特罗片联合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异性咳嗽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盐酸班布特罗片联合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异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变异性咳嗽154例,依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两组患者均行盐酸班布特罗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54.54%,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40.26%,总有效率为8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不良反应,其中震颤2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对照组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不良反应,其中头痛3例、胃炎2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7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未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的7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共有1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班布特罗片联合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应用于变异性咳嗽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林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固本咳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固本咳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9例,对照组应用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应用固本咳喘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别是(66.2±5.7)ml和(83.4±5.4)ml;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FEV1分别是(68.3±4.7)ml和(71.5±6.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53例(59.55%),有效28例(31.46%),总有效率91.01%;对照组显效36例(40.45%),有效27例(30.34%),总有效率70.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固本咳喘胶囊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明确,且固本咳喘胶囊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秋;孙铭楠;徐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肾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试验组辅助采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治疗1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血压的控制情况,对血生化、尿生化的变化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5周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效果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比对照组(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清钾(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K+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UAER、SCr、BU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试验组6例干咳,2例血尿酸中毒,1例痛风及1例血尿酸升高,共计10例,发生率10%;对照组患者9例血糖控制不稳,8例头晕、头痛,5例血尿酸中毒及1例痛风发生,共计23例,发生率为23%.结论 采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降压的效果更明显,且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和肾功能,采用协同降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保护靶器官,降低了治疗费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付连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孕中期超声诊断与血清检查结合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运用超声诊断与血清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唐氏诊断筛查对于孕中期孕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孕16~18+6周的孕妇1280例,将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作为筛查对象,运用时间荧光法对孕妇血清进行筛查,同时配合超声检查对产妇及胎儿进行追踪随访并记录终结果.应用Multicalc软件对其患者进行唐氏风险评估,将风险切割值(Cutoff)>1:250,设为阳性指证,并建议进一步抽取羊水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产前共筛查出高危孕妇65例,阳性率为5.08%,高危人群中有59例抽取羊水进行诊断,阳性率为4.61%,筛查出阳性患者2例,经超声确诊的1例.结论 孕中期运用超声诊断与血清检查进行产前筛查,可避免孕妇直接接受羊水穿刺的有创检查,降低胎儿风险,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01例,正常患者56例;根据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患者91例,不符合ST段下移标准的患者66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ST段下移78例,其他患者(对照组)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T段下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74.2%,假阳性率32.5%,假阴性率39.3%,且单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与双支、多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在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度较双支、多支病变高,但从整体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作者:张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实施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

    目的 探讨实施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各500张处方,按照处方基本指标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填写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第二季度在适应证不适宜用药、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重复给药方面均低于第一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用法、用量不适宜发生率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处方质量的显著提升,从而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降低到低限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孔维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甲状腺手术全麻中选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苏醒质量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全麻手术中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为全麻更好地选用镇痛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6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选用舒芬太尼作为镇痛药,对照组选用瑞芬太尼作为镇痛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指标及皮下输注(CSI)值,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指标及CS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1级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5min、30min、1h VAS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后3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全麻术中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静效果优于瑞芬太尼,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冠英;覃凯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