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静
近几年,麻醉药物医学研究中,与全身麻醉以及麻醉性镇痛药物等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加,不仅加快了静脉麻醉的发展,同时对于优化静脉麻醉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治疗中静脉麻醉的应用提供了有用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次研究对临床上的静脉麻醉药物展开了研究.
作者:罗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施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各500张处方,按照处方基本指标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填写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第二季度在适应证不适宜用药、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重复给药方面均低于第一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用法、用量不适宜发生率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处方质量的显著提升,从而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降低到低限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孔维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重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3年4月来本院治疗的64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之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在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之后,64例患者中,5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并出院,9例患者死亡,好转率为85.9%.结论 重型肝炎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使得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丹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剖宫产中催产素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采取静脉滴注催产素的方法来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子宫口出现裂伤的有3例(9.37%),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为1例(3.12%),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子宫口出现裂伤的有17例(53.12%),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为9例(28.12%).观察组32例剖宫产患者在术中、术后2h、术后2~24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不同时间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催产素在剖宫产手术中能起到有效预防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的症状,而且易于掌握控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对于降低产妇病死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等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席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鼻饲体位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治疗中采用鼻饲营养支持和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按所采用的鼻饲体位、方式不同,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鼻饲时抬高床头30°左右,结束后保持患者平卧;观察组患者44例,鼻饲时根据病情调节头部抬高的角度30°~90°,取患者坐位或半卧位,结束后保持原体位30min.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6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患者中10例,发生率为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鼻饲时将患者的头部抬高30°~90°,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呕吐、呛咳、食物反流的现象,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2011年来我院门诊内分泌科治疗的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给予罗格列酮片和阿卡波糖片,定期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罗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12周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相对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正常,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2例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2HRZS/4HR,治疗组患者采用吡嗪酰胺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22例患者中阴转率为90.90%,病灶吸收率为86.36%,均高于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72.73%和病灶吸收率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吡嗪酰胺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剑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运用药物面膜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痤疮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1-2012年皮肤科收治的痤疮患者7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运用口服中药汤剂配以本院自行研制的面膜,对照组使用自制面膜配以西药盐酸美他环素片治疗,1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从疗效、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者7例,停服口服药物后症状自动消失,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中药汤剂联合面膜外敷治疗痤疮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建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LMWH)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脂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9月血液透析中心的46例MHD患者,随机分成LMWH组(24例)和普通肝素钠(UFH)组(22例),于透析前分别给予LMWH及普通肝素动脉血路端注射.在治疗前、后6个月及12个月空腹检测患者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钙、磷、甲状旁腺素(PTH)、血红蛋白(Hb).结果 随访1年,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4h/次的透析,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并发症.两组患者治疗前TG、TC、LDL-C、HDL-C、钙、磷、PTH、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LMWH组的TC、HDL-C、PTH、磷均低于U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LDL-C、钙、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使用LMWH抗凝剂,可使血液透析患者所存在的脂质、钙磷代谢异常得到部分缓解,提示LMWH使用安全、方便,特别适用于高脂血症、钙磷代谢紊乱患者,可代替UFH长期应用.
作者:顾明颖;汤咏梅;李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收治的经脑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运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拜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d,分别从疗效以及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用于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鲍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8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系统重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PaCO2及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总有效率80.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荣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两组均连用14d即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理想且安全,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熨法隔姜治疗风寒咳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风寒咳嗽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使用盐熨法隔姜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疗程10d,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对照组23例出现嗜睡,14例出现困倦.治疗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盐熨法隔姜治疗风寒咳嗽效果明显,且未发现不良反应,该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金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产妇的护理经验,加强对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28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产妇均平安生产,其中3例重度产妇发生了先兆子痫,经药物治疗得到良好的治疗,产妇血压恢复正常.结论 实时病情监测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来说十分重要,可明显提高此种疾病的康复率.
作者:兰峰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勒米埃综合征(Lemierre′s Syndrome,LS),又称勒米埃病,其临床特点是由原发性口咽部感染引起的颈内静脉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伴转移性脓肿形成.致病菌通常为坏死梭杆菌,好发于健康青壮年,常累及头部、颈部和胸部,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初在1900年由Courmont等[1]所描述;而后于1936年,由Lemierre[2]报道了一系列口咽感染厌氧菌脓毒症而得名.
作者:屈东强;许汪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CT用于筛查肺部肿瘤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肺部肿瘤的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运用CT扫描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a组采用X线进行影像学检查,对照b组采用MRI进行检查,对其诊断符合率,检测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4.37%,对照a组的诊断符合率为71.86%,对照b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的检测费用为(90.45±5.64)元,对照b组的检测费用为(550.05±50.47)元,观察组检测费用为(210.25±10.56)元,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影像学检查在目前3种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中,筛查率高,费用易于患者接受,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蒋英;梁晓雨;郑彦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西医治疗常以对症支持为主,必要时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本文报道了一例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儿,发现中医药在增强治疗效果、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及激素用量、改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毕榕;曾升平;温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银杏达莫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塞通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联合血塞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25.6%,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4.8%,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1%.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积分平均减少13.5分,对照组积分平均减少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瘫痪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雪峰;余芝富;邹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优化护理方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78例,对其进行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康复指导,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重点护理,通过分析患者康复情况和护理措施,得出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 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在围术期死亡2例,占2.56%,其余56例均完成手术,占71.79%;56例患者均出现术后并发症,经治疗和护理后均改善并治愈.结论 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围术期积极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战丽丽;杨一多;张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肾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肾性贫血患者46例.按照是否使用rHuEPO,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国产rHuEPO治疗,4000U皮下注射,2次/周,给予叶酸和铁剂口服.对照组不使用rHuEPO治疗,同时给予叶酸和铁剂口服.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计数、血细胞比容(Hct)、白细胞(WBC)计数和血小板(PLT)计数,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观察时间为12周.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2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中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6例,治疗有效率为23.8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Hb、RBC和Hct都在治疗后4周观察到出现上升,并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b、RBC、Hct、WBC和PLT指标在治疗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12周治疗组Hb、RBC和H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uEPO对改善肾性贫血有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可认为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肾性贫血的首选疗法.
作者:吴大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