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

罗明

关键词:麻醉药, 静脉, 芬太尼, 二异丙酚
摘要:近几年,麻醉药物医学研究中,与全身麻醉以及麻醉性镇痛药物等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加,不仅加快了静脉麻醉的发展,同时对于优化静脉麻醉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治疗中静脉麻醉的应用提供了有用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次研究对临床上的静脉麻醉药物展开了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2012年在本院产科实施品管圈活动,主要建立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3个品管圈小组,结束后,分析比较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孕产妇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手圈丢失和胸牌丢失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品管圈前,护理满意度和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实施品管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能够在提高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和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贾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替米沙坦联合六味地黄丸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脉压及蛋白尿的作用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六味地黄丸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脉压及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脉压和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在脉压和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肾功能稳定,没有出现高血钾等不良反应.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六味地黄丸应用于治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楼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静脉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麻醉药物医学研究中,与全身麻醉以及麻醉性镇痛药物等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加,不仅加快了静脉麻醉的发展,同时对于优化静脉麻醉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治疗中静脉麻醉的应用提供了有用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次研究对临床上的静脉麻醉药物展开了研究.

    作者:罗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LMWH)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脂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9月血液透析中心的46例MHD患者,随机分成LMWH组(24例)和普通肝素钠(UFH)组(22例),于透析前分别给予LMWH及普通肝素动脉血路端注射.在治疗前、后6个月及12个月空腹检测患者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钙、磷、甲状旁腺素(PTH)、血红蛋白(Hb).结果 随访1年,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4h/次的透析,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并发症.两组患者治疗前TG、TC、LDL-C、HDL-C、钙、磷、PTH、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LMWH组的TC、HDL-C、PTH、磷均低于U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LDL-C、钙、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使用LMWH抗凝剂,可使血液透析患者所存在的脂质、钙磷代谢异常得到部分缓解,提示LMWH使用安全、方便,特别适用于高脂血症、钙磷代谢紊乱患者,可代替UFH长期应用.

    作者:顾明颖;汤咏梅;李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失眠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疗程均为4周.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夜间睡眠与日间睡眠时间比值进行评定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判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2.72%高于对照组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研究组评分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研究组TESS量表得分(4.04±0.88)分,对照组得分(3.89±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普唑仑与米氮平联合使用,有效快速控制失眠症状,同时不良反应亦不明显大于单药使用,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赵德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的化疗药物治疗,乙组在给予常规化疗基础上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临床疗效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下降及皮疹、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晚期NSCLC患者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何刚;陈明伟;唐爱霞;徐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8例,按照不同的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0%,对照组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氨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佳,患者不良反应少,可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忠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创伤后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分析创伤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34例创伤后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发病原因、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前Scr和BUN水平分别为(699.4±321.1)μmol/L、(32.3±12.8)mmol/L,治疗后分别为(415.2±234.3)μmol/L、(24.2±13.0)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透析与晚期透析各项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器官功能不全和失血性休克是导致创伤后急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临床治疗期间加强对二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早期透析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

    作者:蒋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阴道炎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患有阴道炎的患者,其中包括有滴虫性、细菌性以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每种疾病60例,每种类型的阴道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实施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毕国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捂热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捂热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2013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150例捂热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盐酸纳洛酮和醒脑静.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75例全部治愈,对照组75例中,1例死亡,1例未治愈自行出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平稳时间、血液恢复正常时间、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均无后遗症,对照组中智力下降3例,呆傻2例,癫痫2例,聋哑1例.两组后遗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捂热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张雅雯;王洁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结肠癌患者晚期癌痛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对有晚期癌痛的结直肠患者的护理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7月本院有晚期癌痛的结直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晚期癌痛组和晚期肠癌组,每组41例.对晚期肠癌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晚期癌痛组进行中西一体式护理.对比晚期肠癌组和晚期癌痛组的疼痛度、生活质量.结果 进院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判定值晚期癌痛组比晚期肠癌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癌痛组出院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都低于晚期肠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晚期癌痛组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的情况比晚期肠癌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一体式的护理能使有晚期癌痛状况的结肠癌者的痛楚度得以降低,并使之身心收益,终优化生活质量.

    作者:陈万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改善,显效率分别为81.67%和80.00%,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结果表示,肌强直、震颤、体质量增加、静坐不能、月经改变和泌乳发生率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逢安;徐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方红豆杉胶囊化疗同步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同步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4月于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市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随机选取80例鼻咽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放化组和单放组,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单放组共4例复发,其中T1、T2期分别有2例;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为90%.放化组共3例复发,其中T1、T2期分别为1、2例;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为92.5%.单放组死亡3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92.5%;鼻咽未复发36例,鼻咽复发4例.放化组死亡1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97.5%;在鼻咽未复发37例,鼻咽复发2例.放化组中枢神经系统晚期反应和其他路神经损伤的例数少于单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治疗与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同步治疗鼻咽癌,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能提高患者肿瘤消退率和近期生存率.

    作者:杨鹏飞;丁永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住消化内科治疗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分别予以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观察组)和单用奥美拉唑(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高于对照组76.8%;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疗效好,症状评分低,不良反应无特殊性增高,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侯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38例NRDS患儿,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儿接受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4h各项临床指标及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9%(16/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12、24h的P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12、24h的Pa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令人满意,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的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3例(6.00%),显效12例(24.00%),有效24例(48.00%),无效11例(22.00%),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9例(18.00%),显效22例(44.00%),有效17例(34.00%),无效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采用中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地塞米松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治愈率极高,能够有效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患者的具体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2012年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治疗的641例丙型肝炎患者,患者均给予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疗程为12个月.疗程结束并出院后进行6~12个月的病情观察随访.后总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丙型肝炎的主要影响.结果 641例患者中,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分别有32例和568例,丙型肝炎硬化为41例.治疗后三类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的ETR和稳定后的SR情况:急性患者ETR 27例 (84.4%)和SR 25例(81.3%),慢性患者ETR 402例(70.7%),SR376例(67.9%);肝硬化患者ETR 24例(58.5%)和SR 17例(41.5%).在急慢性患者中,1个月内可应答的患者相比于1个月后才应答患者的复发率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内有应答ETR的患者有375例(58.5%),患者出现HCV RNA转阴和ALT恢复正常.375例患者中,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有20例(53.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322例(85.9%).丙型肝硬化患者33例(8.8%).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中无1例患者出现HCV RNA转阳复发现象.治疗1个月之后有应答的140例ETR例患者中,急性、慢性以及肝硬化患者分别有有40、85和15例.出现复发现象分别有20、48和5例.可见,采用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1个月内出现应答的ETR患者疾病复发率相对比较低,而1个月后出现应答的ETR患者疾病复发率则相对比较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2b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肌肉酸痛、发热以及轻微脱发等为主.本研究641例患者治疗期间有186例出现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但是并没有影响整个疗程,给予降温等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利巴韦林治疗时有30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食欲不振症状.皮疹13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13例,精神症状2例.但是在停药后均全部自行恢复.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效果较为显著,但相比于远期效果而言,其近期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艳红;潘桂萍;王浩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法化疗治疗胃癌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15例,对其加强心理护理以及综合治疗过程中的多环节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115例经过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法化疗治疗胃癌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有效82例,显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91%.灌注过程顺利,未发生管道周围感染和脱落现象.结论 针对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减少化疗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从心理和生理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化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韩东月;张丽红;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自拟活络解痉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活络解痉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门诊治疗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活络解痉汤随症加减,蜈蚣去头足焙焦碾细末分3次服,余药加水煎煮3次共取汁600ml混匀,每次药汁200ml冲服蜈蚣,1剂/d,分3次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5mg,睡前服,尼莫地平(亚宝药业)20~40mg,3次/d.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连服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络解痉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好,药物耐受性高.

    作者:陈永华;赵通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瓜蒌薤白寄生汤治疗痰瘀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瓜蒌薤白寄生汤治疗痰瘀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痰瘀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治疗,观察组应用瓜蒌薤白寄生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及LDL-C均较治疗前升高,TG及HDL-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及HDL-C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瓜蒌薤白寄生汤用于治疗痰瘀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小雁;杨世春;林羽慧;罗秀玲;吴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