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磊
目的 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2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采用常规新生儿脑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 两组新生儿家长对循证护理模式满意度和脑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经护理后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病症状彻底消失和治疗方案总实施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黄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1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贝那普利,连续服用8周.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前与服药后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钾等指标,以及治疗前和服药8周后炎性递质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h蛋白尿定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B类降压药能够有效、平稳地将血压控制在参考范围,对于有效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具优势.
作者:贾相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喉癌患者术后气道的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体会,用于指导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喉癌患者134例,对老年喉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口腔护理、气管套管的护理、气道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134例患者中显效87例,有效4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7.76%.结论 通过对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的气道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老年喉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白艳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采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不良反应,对应对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全部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对其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有20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其中包括9例胃肠道不良反应,4例肝功能异常,4例周围神经感觉异常及3例横纹肌溶解症,通过采取用药应对、对症应对及心理应对等措施后好转消失,未对治疗结果产生严重影响.结论 应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时,需要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积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胆囊切除80例,胆囊造瘘15例,死亡1例,原因为并发多器官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5d.结论 在术前准备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胆囊造瘘术耐受的老年患者,多数可以承受胆囊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且并未使手术时间延长及创伤加重,也不会增加手术的病死率.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首诊诊断为十二直肠溃疡的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选择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治疗疗效及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7d后复查,观察组HP检验均为阴性,清除率100.00%(43/43);对照组35例PH阴性,清除率为81.40%(3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7d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出现,主要为便秘、腹胀等胃肠道反应,但症状较轻,均可耐受,对照组出现6例(13.95%),观察组出现8例(18.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疗效满意.
作者:温伟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在老年性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4例,分为高通量组和常规组,各40例和24例,分别采用高通量透析方式和血液透析滤过方式进行血液透析,对比两组透析前与透析后6个月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三酰甘油(TG)、血浆清蛋白(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C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指标均改善,Hb、ALB均出现升高,P、Scr、BUN、β2-MG、TG均降低,但高通量组改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方式在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华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住消化内科治疗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分别予以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观察组)和单用奥美拉唑(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高于对照组76.8%;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疗效好,症状评分低,不良反应无特殊性增高,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侯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班布特罗片联合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异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变异性咳嗽154例,依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两组患者均行盐酸班布特罗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54.54%,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40.26%,总有效率为8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不良反应,其中震颤2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对照组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不良反应,其中头痛3例、胃炎2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7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未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的7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共有1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班布特罗片联合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应用于变异性咳嗽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林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2年2-11月接收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105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35例.A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正常剂量25mg/d,B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小剂量12.5mg/d,C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小剂量5mg/d,所有病患需在月经开始第3天服用米非司酮,连续服用12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分析3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 3组子宫肌瘤体积以及子宫体积治疗后与治疗前均有缩小,治疗后B组与A、C组体积缩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临床症状都表现为正常.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较佳,在临床应用中是不错的治疗方案.
作者:谢漫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38例NRDS患儿,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儿接受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4h各项临床指标及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9%(16/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12、24h的P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12、24h的Pa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令人满意,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的指导.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52例,通过对其进行胃镜检查以及Child-pugh分级,并安排专人对所得数据进行及时的登记与分析.结果 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0%,非静脉曲张破裂导致患者出血占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患者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因素可以分为消化性溃疡出血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两大原因,且Child-pugh C级的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概率高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患者出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与消化道溃疡以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有关,特别是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情况相对较多,广大医师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其高度重视.
作者:骆仕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同步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4月于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市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随机选取80例鼻咽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放化组和单放组,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单放组共4例复发,其中T1、T2期分别有2例;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为90%.放化组共3例复发,其中T1、T2期分别为1、2例;鼻咽5年局部控制率为92.5%.单放组死亡3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92.5%;鼻咽未复发36例,鼻咽复发4例.放化组死亡1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97.5%;在鼻咽未复发37例,鼻咽复发2例.放化组中枢神经系统晚期反应和其他路神经损伤的例数少于单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治疗与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同步治疗鼻咽癌,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能提高患者肿瘤消退率和近期生存率.
作者:杨鹏飞;丁永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8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系统重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PaCO2及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总有效率80.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荣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胸部创伤低氧血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总结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胸部创伤合并低氧血症的126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 126例伤者,121例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118例伤者治愈出院,6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中14例伤者由于护士及时发现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继而出现呼吸窘迫,立即报告医师,早期给予气管插管,转ICU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出院.结论 护士严密观察、积极护理可维持呼吸道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是抢救胸部创伤患者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孔桂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治疗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养胃冲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三联联合治疗,即选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共同治疗3周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治疗组70例患者有31例显效,39例有效,治疗有效率100.0%.对照组70例患者有22例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治疗有效率81.4%.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8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但是在患者忍受范围内.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92例足月产妇,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产妇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不采用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视觉模拟(VAS)评分、第二、三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戴兴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COPD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噻托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建议推广运用.
作者:刘梅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放射性药物分装过程中造成周围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对策.方法 由同一操作者在4种组合条件下进行放射性分装:条件一组(A+C)、条件二组(A+D)、条件三组(B+C)、条件四组(B+D)(A:药瓶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等;B:药瓶内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C:抽吸药液后后拔出针头时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内;D:抽吸药液后后拔出针头时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外),每组各50次,记录每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结果 4种条件下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45,P<0.05).其中条件一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高,条件四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低,条件二组与条件三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9,P>0.05).结论 在进行放射性药液的分装时,保证药瓶内压力在抽取药液后拔针前是负压,并且在抽取药液后后拔针前注射器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外,可有效减少周围环境发生放射性污染次数.
作者:云昭慧;张建媛;邢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产妇的护理经验,加强对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28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产妇均平安生产,其中3例重度产妇发生了先兆子痫,经药物治疗得到良好的治疗,产妇血压恢复正常.结论 实时病情监测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来说十分重要,可明显提高此种疾病的康复率.
作者:兰峰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