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相科
目的 分析运用超声诊断与血清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唐氏诊断筛查对于孕中期孕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孕16~18+6周的孕妇1280例,将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作为筛查对象,运用时间荧光法对孕妇血清进行筛查,同时配合超声检查对产妇及胎儿进行追踪随访并记录终结果.应用Multicalc软件对其患者进行唐氏风险评估,将风险切割值(Cutoff)>1:250,设为阳性指证,并建议进一步抽取羊水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产前共筛查出高危孕妇65例,阳性率为5.08%,高危人群中有59例抽取羊水进行诊断,阳性率为4.61%,筛查出阳性患者2例,经超声确诊的1例.结论 孕中期运用超声诊断与血清检查进行产前筛查,可避免孕妇直接接受羊水穿刺的有创检查,降低胎儿风险,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的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3例(6.00%),显效12例(24.00%),有效24例(48.00%),无效11例(22.00%),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9例(18.00%),显效22例(44.00%),有效17例(34.00%),无效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采用中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地塞米松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治愈率极高,能够有效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重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3年4月来本院治疗的64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之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在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之后,64例患者中,5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并出院,9例患者死亡,好转率为85.9%.结论 重型肝炎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使得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丹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01例,正常患者56例;根据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患者91例,不符合ST段下移标准的患者66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ST段下移78例,其他患者(对照组)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T段下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74.2%,假阳性率32.5%,假阴性率39.3%,且单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与双支、多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在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度较双支、多支病变高,但从整体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作者:张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全麻手术中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为全麻更好地选用镇痛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6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选用舒芬太尼作为镇痛药,对照组选用瑞芬太尼作为镇痛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指标及皮下输注(CSI)值,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指标及CS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1级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5min、30min、1h VAS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后3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全麻术中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静效果优于瑞芬太尼,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冠英;覃凯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79例,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79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顺利通过了手术期,基本上恢复了控制排便的功能.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保留患者肛门,还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严;张玮琪;张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8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系统重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PaCO2及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总有效率80.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荣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诊治和措施,提高救治率,减少患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抢救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经急救诊治,治愈13例(86.67%),死亡2例(13.33%),其中死于失血休克的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1例.就诊患者在受伤30min~1h就诊死亡1例,>1h就诊死亡1例.结论 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来说,早期的现场急救和初级生命支持十分关键,应该尽快明确诊断,正确果断迅速进行处理.
作者:刘丽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照使用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细胞功能情况、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和体质指数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标时间较对照组达标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均能够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甘精胰岛素在降糖方面更加迅速、客观.
作者:蔡丹;张玉梅;严伟;楚远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我卫生站门诊部检查治疗的UAP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心电图改善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有13例显效,有9例有效,有7例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75.86%.治疗组患者15例显效,有11例有效,有3例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89.6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有3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有2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转诊到相关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其发生率为17.24%.治疗组有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转诊到相关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其发生率为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的6个月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美托洛尔能够明显改善UAP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在卫生站门诊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化痰、平喘、控制性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临床症状等的差异,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喘息、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较治疗前降低,两组在总体疗效及C反应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常规、血气分析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配合解痉、化痰、平喘、抗感染、吸氧等措施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总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运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01-2007年神经内科收治的GBS患者2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γ-globulin)进行治疗,疗程2~3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从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见效时间、住院天数、日常生活能力表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见效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28d,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心悸、发热、颜面潮红的不适症状.治疗组偶有个别患者出现头痛、心悸、恶心的症状.结论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GBS见效快,疗效稳定,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无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米氮平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失眠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疗程均为4周.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夜间睡眠与日间睡眠时间比值进行评定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判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2.72%高于对照组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研究组评分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研究组TESS量表得分(4.04±0.88)分,对照组得分(3.89±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普唑仑与米氮平联合使用,有效快速控制失眠症状,同时不良反应亦不明显大于单药使用,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赵德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首诊诊断为十二直肠溃疡的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选择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治疗疗效及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7d后复查,观察组HP检验均为阴性,清除率100.00%(43/43);对照组35例PH阴性,清除率为81.40%(3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7d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出现,主要为便秘、腹胀等胃肠道反应,但症状较轻,均可耐受,对照组出现6例(13.95%),观察组出现8例(18.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疗效满意.
作者:温伟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两组均连用14d即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理想且安全,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86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碘甘油局部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患者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0.84±0.20)、牙周袋深度(2.34±0.41)mm、牙松动度(0.88±0.18)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91±0.37)、(4.82±0.67)mm、(1.8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朱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1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试验组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传统的升级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抗生素用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肺部病灶吸收率、病死率、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7.78%;试验组患者的无效率为2.22%,对照组患者的无效率为8.89%.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抗生素用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较对照组短,肺部病灶吸收率较对照组患者高,试验组患者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孙斌;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分析其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选择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资料,对药品名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平均日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销售金额占首位的是注射剂,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氟罗沙星注射液列居前3位,用药频度高的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左氧氟沙星片用药频度排名基本靠后.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注射剂所占比重较大,片剂较小.结论 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抗生素的应用原则,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把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以大限度保证用药合理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氯胺酮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在本院进行包皮环套术治疗的患儿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观察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有变化,观察组患儿术中的呼吸和心率均较术前降低,且术中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平均诱导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苏醒过程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不仅可以明显增强术中和术后的镇痛作用,提高麻醉效果,还可以尽量减少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减少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
作者:隗洁琼;洪小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对策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2011年8月-2013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54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全身护理等应对措施,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32例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鼻咽癌患者经过上述预防护理,黏膜反应症状明显减轻,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 加强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的痛苦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莹;郑宝华;鞠微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