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茹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3.7±2.1)d,对照组患者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5.1±2.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志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西医治疗常以对症支持为主,必要时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本文报道了一例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儿,发现中医药在增强治疗效果、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及激素用量、改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毕榕;曾升平;温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在检测血小板抗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77例,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和传统方法分别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到56例(72.7%)PAIgG阳性,39例(50.6%)血浆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总阳性率91.6%;传统方法检测到46例(59.7%)PAIgG阳性,25例(32.5%)血浆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总阳性率75.1%.利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时,随着血小板减低程度的增加,血小板相关IgG及PAIgM的荧光强度也显著增加,利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率高于传统方法检测.结论 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在检测血小板抗体中极具优势,需血量少、检测结果准确、可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对医生提出有效地治疗方案有指导性意义,可作为临床检测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的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3例(6.00%),显效12例(24.00%),有效24例(48.00%),无效11例(22.00%),总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9例(18.00%),显效22例(44.00%),有效17例(34.00%),无效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采用中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地塞米松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治愈率极高,能够有效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剖宫产中催产素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采取静脉滴注催产素的方法来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子宫口出现裂伤的有3例(9.37%),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为1例(3.12%),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子宫口出现裂伤的有17例(53.12%),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为9例(28.12%).观察组32例剖宫产患者在术中、术后2h、术后2~24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不同时间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催产素在剖宫产手术中能起到有效预防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的症状,而且易于掌握控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对于降低产妇病死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等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席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36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123例,B组121例,C组122例.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结果 A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出现轻微肠道不良反应,停药后即消除,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较其他给药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快速缓解症状,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钟琼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施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各500张处方,按照处方基本指标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填写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第二季度在适应证不适宜用药、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重复给药方面均低于第一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用法、用量不适宜发生率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处方质量的显著提升,从而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降低到低限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孔维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住消化内科治疗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分别予以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观察组)和单用奥美拉唑(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高于对照组76.8%;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疗效好,症状评分低,不良反应无特殊性增高,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侯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措施和早晚服用不同剂量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4例,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分为两组:早晚服药剂量为5mg的低剂量组(50例),早晚服药剂量为10mg的高剂量组(44例),治疗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结果 早8点时,低剂量组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高于高剂量组;晚8点时,低剂量组患者平均舒张压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晚服用低剂量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具有稳定的临床降压效果.
作者:陈悦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较为有效,能显著缩短患者的病程,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尹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INS)不同给药方式对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荆门市康复医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妊G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分别采取皮下注射INS和胰岛素泵治疗.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INS用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INS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且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胰岛素注射,可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官林;郭清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全麻手术中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为全麻更好地选用镇痛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6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选用舒芬太尼作为镇痛药,对照组选用瑞芬太尼作为镇痛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指标及皮下输注(CSI)值,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指标及CS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1级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5min、30min、1h VAS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后3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全麻术中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静效果优于瑞芬太尼,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冠英;覃凯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几年,麻醉药物医学研究中,与全身麻醉以及麻醉性镇痛药物等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加,不仅加快了静脉麻醉的发展,同时对于优化静脉麻醉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治疗中静脉麻醉的应用提供了有用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次研究对临床上的静脉麻醉药物展开了研究.
作者:罗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鼻饲体位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治疗中采用鼻饲营养支持和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按所采用的鼻饲体位、方式不同,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鼻饲时抬高床头30°左右,结束后保持患者平卧;观察组患者44例,鼻饲时根据病情调节头部抬高的角度30°~90°,取患者坐位或半卧位,结束后保持原体位30min.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6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患者中10例,发生率为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鼻饲时将患者的头部抬高30°~90°,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呕吐、呛咳、食物反流的现象,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放疗患者89例,对其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放射性食管的护理及血常规变化的护理.结果 本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9例经过系统的护理,治愈66例,好转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01%.结论 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适当地延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鞠微;宋莹;郑宝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诊治和措施,提高救治率,减少患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抢救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经急救诊治,治愈13例(86.67%),死亡2例(13.33%),其中死于失血休克的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1例.就诊患者在受伤30min~1h就诊死亡1例,>1h就诊死亡1例.结论 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来说,早期的现场急救和初级生命支持十分关键,应该尽快明确诊断,正确果断迅速进行处理.
作者:刘丽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79例,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79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顺利通过了手术期,基本上恢复了控制排便的功能.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保留患者肛门,还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严;张玮琪;张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放射性药物分装过程中造成周围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对策.方法 由同一操作者在4种组合条件下进行放射性分装:条件一组(A+C)、条件二组(A+D)、条件三组(B+C)、条件四组(B+D)(A:药瓶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等;B:药瓶内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C:抽吸药液后后拔出针头时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内;D:抽吸药液后后拔出针头时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外),每组各50次,记录每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结果 4种条件下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45,P<0.05).其中条件一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高,条件四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低,条件二组与条件三组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9,P>0.05).结论 在进行放射性药液的分装时,保证药瓶内压力在抽取药液后拔针前是负压,并且在抽取药液后后拔针前注射器针头在药瓶内的液面外,可有效减少周围环境发生放射性污染次数.
作者:云昭慧;张建媛;邢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正常足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10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产妇仅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硫酸镁和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后以患者血压变化、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情况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其疗效差异性.结果 产妇分娩后2h内,对照组出血量为(312.4±86.1)ml,观察组为(184.9±77.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h对照组出血量为(58.5±20.3)ml,观察组为(36.5±1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发热、恶心症状,经短暂休息后症状消失.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硫酸镁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纯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产后阴道炎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臭氧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治疗周期为10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曹洪佑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