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玲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经胃镜确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儿72例,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静脉滴注,12 h/次;治疗组奥美拉唑静脉滴注,12 h/次.疗程均为5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查胃镜,统计镜下愈合率.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胃镜有效率及3年复发率(94.4%、91.7%、8.3%)均优于对照组(77.8%、72.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38例NRDS患儿,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儿接受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4h各项临床指标及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9%(16/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12、24h的P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12、24h的Pa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剂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令人满意,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LMWH)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脂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9月血液透析中心的46例MHD患者,随机分成LMWH组(24例)和普通肝素钠(UFH)组(22例),于透析前分别给予LMWH及普通肝素动脉血路端注射.在治疗前、后6个月及12个月空腹检测患者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钙、磷、甲状旁腺素(PTH)、血红蛋白(Hb).结果 随访1年,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4h/次的透析,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并发症.两组患者治疗前TG、TC、LDL-C、HDL-C、钙、磷、PTH、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LMWH组的TC、HDL-C、PTH、磷均低于U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LDL-C、钙、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使用LMWH抗凝剂,可使血液透析患者所存在的脂质、钙磷代谢异常得到部分缓解,提示LMWH使用安全、方便,特别适用于高脂血症、钙磷代谢紊乱患者,可代替UFH长期应用.
作者:顾明颖;汤咏梅;李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班布特罗片联合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异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变异性咳嗽154例,依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两组患者均行盐酸班布特罗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54.54%,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40.26%,总有效率为8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不良反应,其中震颤2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对照组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不良反应,其中头痛3例、胃炎2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7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未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的7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共有1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班布特罗片联合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应用于变异性咳嗽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林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鼻饲体位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治疗中采用鼻饲营养支持和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按所采用的鼻饲体位、方式不同,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鼻饲时抬高床头30°左右,结束后保持患者平卧;观察组患者44例,鼻饲时根据病情调节头部抬高的角度30°~90°,取患者坐位或半卧位,结束后保持原体位30min.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6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患者中10例,发生率为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鼻饲时将患者的头部抬高30°~90°,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呕吐、呛咳、食物反流的现象,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施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各500张处方,按照处方基本指标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填写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第二季度在适应证不适宜用药、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重复给药方面均低于第一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用法、用量不适宜发生率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处方质量的显著提升,从而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降低到低限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孔维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医院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周围炎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治疗肾周围炎选择抗生素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460例糖尿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肾周围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38例糖尿病合并肾周围炎患者中,感染大肠埃希菌20例(52.6%),感染肺炎克雷伯菌7例(18.4%),铜绿假单胞菌4例(10.5%),变形杆菌3例(7.9%),肠球菌2例(5.3%),其他菌2例(5.3%).对药敏试验呈阳性的药物有呋喃妥因、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结论 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合并肾周围炎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达标有助于预防肾周感染,合并肾周感染的糖尿病患者早期选用有效抗感染治疗及病原学检查并给予胰岛素控制,可增加治愈率.
作者:纪邦群;周维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产妇的护理经验,加强对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28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产妇均平安生产,其中3例重度产妇发生了先兆子痫,经药物治疗得到良好的治疗,产妇血压恢复正常.结论 实时病情监测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来说十分重要,可明显提高此种疾病的康复率.
作者:兰峰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六味地黄丸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脉压及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脉压和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在脉压和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肾功能稳定,没有出现高血钾等不良反应.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六味地黄丸应用于治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楼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分析其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选择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资料,对药品名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平均日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销售金额占首位的是注射剂,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氟罗沙星注射液列居前3位,用药频度高的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左氧氟沙星片用药频度排名基本靠后.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注射剂所占比重较大,片剂较小.结论 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抗生素的应用原则,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把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以大限度保证用药合理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和法莫替丁组,每组60例.泮托拉唑组患者使用100ml 0.9%氯化钠溶液溶解40mg泮托拉唑,静脉滴注40min,2次/d,治疗5d.法莫替丁组患者使用100ml 0.9%氯化钠溶液溶解20mg法莫替丁,静脉滴注40min,2次/d,治疗5d.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进行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静脉滴注3d之内,泮托拉唑组55例患者止血(91.7%),法莫替丁组患者止血21例(35.0%);4~5d止血两组分别是3例(5.0%)、8例(13.3%).泮托拉唑组止血的总有效率比法莫替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不良反应患者2例(3.3%),法莫替丁组19例(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从药物经济学比较来看,泮托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应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1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贝那普利,连续服用8周.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前与服药后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钾等指标,以及治疗前和服药8周后炎性递质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h蛋白尿定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B类降压药能够有效、平稳地将血压控制在参考范围,对于有效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具优势.
作者:贾相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的指导.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52例,通过对其进行胃镜检查以及Child-pugh分级,并安排专人对所得数据进行及时的登记与分析.结果 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0%,非静脉曲张破裂导致患者出血占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患者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因素可以分为消化性溃疡出血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两大原因,且Child-pugh C级的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概率高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患者出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与消化道溃疡以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有关,特别是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情况相对较多,广大医师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其高度重视.
作者:骆仕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的化疗药物治疗,乙组在给予常规化疗基础上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临床疗效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下降及皮疹、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晚期NSCLC患者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何刚;陈明伟;唐爱霞;徐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2011年来我院门诊内分泌科治疗的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给予罗格列酮片和阿卡波糖片,定期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罗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12周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相对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正常,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9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磷酸肌酸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而且安全性好,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乔志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1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试验组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传统的升级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抗生素用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肺部病灶吸收率、病死率、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7.78%;试验组患者的无效率为2.22%,对照组患者的无效率为8.89%.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抗生素用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较对照组短,肺部病灶吸收率较对照组患者高,试验组患者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孙斌;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对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人性化干预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红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氯胺酮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在本院进行包皮环套术治疗的患儿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观察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有变化,观察组患儿术中的呼吸和心率均较术前降低,且术中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平均诱导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苏醒过程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不仅可以明显增强术中和术后的镇痛作用,提高麻醉效果,还可以尽量减少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减少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
作者:隗洁琼;洪小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盆腔炎患者灌注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灌注疗法,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包括治疗期间教授外阴清洁护理等).于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炎灌注治疗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愈率,加快治疗进度,有明显临床意义,可作为支持治疗普遍推广.
作者:陈红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