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肾周围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探讨

纪邦群;周维忠

关键词:糖尿病, 危险因素, 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周围炎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治疗肾周围炎选择抗生素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460例糖尿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肾周围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38例糖尿病合并肾周围炎患者中,感染大肠埃希菌20例(52.6%),感染肺炎克雷伯菌7例(18.4%),铜绿假单胞菌4例(10.5%),变形杆菌3例(7.9%),肠球菌2例(5.3%),其他菌2例(5.3%).对药敏试验呈阳性的药物有呋喃妥因、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结论 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合并肾周围炎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达标有助于预防肾周感染,合并肾周感染的糖尿病患者早期选用有效抗感染治疗及病原学检查并给予胰岛素控制,可增加治愈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患者为期60d后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素氮为7.12mmol/L、血肌酐为90.32μmol/L,对照组尿素氮为10.18mmol/L、血肌酐为170.3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使肾功能得到有效保护,疗效满意.

    作者:何莹晖;陈璐;焦云丽;王畏;杨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26例经痰敏试验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选用头孢呋辛钠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两个疗程,两疗程间隔2d.分别从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景旭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放疗患者89例,对其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放射性食管的护理及血常规变化的护理.结果 本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9例经过系统的护理,治愈66例,好转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01%.结论 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适当地延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鞠微;宋莹;郑宝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药联合使用应对细菌抗药性的分析研究

    本文讨论了细菌抗药性的原因和机制,简单描述了中药对细菌的作用特点,并且阐述了中西药联合使用在对细菌降低或者缓解耐药性方面的优点和可行性,以及今后在细菌抗药性方面需要加深认识的相关内容.

    作者:高贤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优化护理方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78例,对其进行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康复指导,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重点护理,通过分析患者康复情况和护理措施,得出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 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在围术期死亡2例,占2.56%,其余56例均完成手术,占71.79%;56例患者均出现术后并发症,经治疗和护理后均改善并治愈.结论 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围术期积极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战丽丽;杨一多;张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参苓白术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38例脾虚型口腔溃疡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间歇时间长于对照组,平均溃疡个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能够有效减少脾虚型口腔溃疡患者的溃疡症状,延长间歇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燕;冯先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两组均连用14d即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理想且安全,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抗体分析

    目的 探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在检测血小板抗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77例,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和传统方法分别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到56例(72.7%)PAIgG阳性,39例(50.6%)血浆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总阳性率91.6%;传统方法检测到46例(59.7%)PAIgG阳性,25例(32.5%)血浆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总阳性率75.1%.利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时,随着血小板减低程度的增加,血小板相关IgG及PAIgM的荧光强度也显著增加,利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率高于传统方法检测.结论 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在检测血小板抗体中极具优势,需血量少、检测结果准确、可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对医生提出有效地治疗方案有指导性意义,可作为临床检测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胰岛素(INS)不同给药方式对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荆门市康复医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妊G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分别采取皮下注射INS和胰岛素泵治疗.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INS用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INS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且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胰岛素注射,可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官林;郭清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结肠癌患者晚期癌痛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对有晚期癌痛的结直肠患者的护理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7月本院有晚期癌痛的结直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晚期癌痛组和晚期肠癌组,每组41例.对晚期肠癌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晚期癌痛组进行中西一体式护理.对比晚期肠癌组和晚期癌痛组的疼痛度、生活质量.结果 进院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判定值晚期癌痛组比晚期肠癌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癌痛组出院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都低于晚期肠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晚期癌痛组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的情况比晚期肠癌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一体式的护理能使有晚期癌痛状况的结肠癌者的痛楚度得以降低,并使之身心收益,终优化生活质量.

    作者:陈万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自拟活络解痉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活络解痉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门诊治疗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活络解痉汤随症加减,蜈蚣去头足焙焦碾细末分3次服,余药加水煎煮3次共取汁600ml混匀,每次药汁200ml冲服蜈蚣,1剂/d,分3次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5mg,睡前服,尼莫地平(亚宝药业)20~40mg,3次/d.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连服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络解痉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好,药物耐受性高.

    作者:陈永华;赵通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部位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于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510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5例.研究组儿童于臀部肌肉注射疫苗,对照组儿童于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疫苗.研究组共接种535剂次,对照组共接种523剂次.结果 研究组采取臀部肌肉注射的儿童中,1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2.99%.对照组采取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的儿童中,4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白破疫苗在臀部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作者:雷志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3.7±2.1)d,对照组患者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5.1±2.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志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剖宫产中催产素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剖宫产中催产素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采取静脉滴注催产素的方法来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子宫口出现裂伤的有3例(9.37%),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为1例(3.12%),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子宫口出现裂伤的有17例(53.12%),新生儿发生窒息的为9例(28.12%).观察组32例剖宫产患者在术中、术后2h、术后2~24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不同时间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催产素在剖宫产手术中能起到有效预防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的症状,而且易于掌握控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对于降低产妇病死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等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席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应对措施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对策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2011年8月-2013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54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全身护理等应对措施,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32例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鼻咽癌患者经过上述预防护理,黏膜反应症状明显减轻,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 加强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的痛苦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莹;郑宝华;鞠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10-2012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分析其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选择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资料,对药品名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平均日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销售金额占首位的是注射剂,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氟罗沙星注射液列居前3位,用药频度高的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左氧氟沙星片用药频度排名基本靠后.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注射剂所占比重较大,片剂较小.结论 2010-2012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抗生素的应用原则,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把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以大限度保证用药合理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部创伤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总结胸部创伤低氧血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总结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胸部创伤合并低氧血症的126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 126例伤者,121例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118例伤者治愈出院,6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中14例伤者由于护士及时发现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继而出现呼吸窘迫,立即报告医师,早期给予气管插管,转ICU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出院.结论 护士严密观察、积极护理可维持呼吸道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是抢救胸部创伤患者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孔桂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提高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35例,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给予观察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救护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院前救护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实践和推广.

    作者:冯记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勒米埃综合征二例及文献回顾

    勒米埃综合征(Lemierre′s Syndrome,LS),又称勒米埃病,其临床特点是由原发性口咽部感染引起的颈内静脉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伴转移性脓肿形成.致病菌通常为坏死梭杆菌,好发于健康青壮年,常累及头部、颈部和胸部,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初在1900年由Courmont等[1]所描述;而后于1936年,由Lemierre[2]报道了一系列口咽感染厌氧菌脓毒症而得名.

    作者:屈东强;许汪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运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01-2007年神经内科收治的GBS患者2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γ-globulin)进行治疗,疗程2~3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从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见效时间、住院天数、日常生活能力表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见效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28d,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心悸、发热、颜面潮红的不适症状.治疗组偶有个别患者出现头痛、心悸、恶心的症状.结论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GBS见效快,疗效稳定,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无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