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居民573例体检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分析

张婷婷

关键词:居民体检, 心电图, 窦速心率, 窦缓心率, ST-T改变
摘要:目的 了解分析市内居民的心脏健康状况.方法 对573例社区居民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居民心脏健康状况.结果 发现9例窦速(心率> 100次/min)心率,发病率占1.6%,45例窦缓(心率<60次/min)心率,发病率占7.9%,90例ST-T改变发病率占15.7%.结论 573例心脏总发病率占25.2%,心脏病的发生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行为生活方式及环境中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心脏病高危人群对预防心脏病猝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小医院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的探讨

    各单位建立并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作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得到各单位的重视.然而,我国目前许多医院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还很不完善,特别是中小医院,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在财务收支审批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如何设计医院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陈国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连续性床旁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笔者使用金宝血液透析滤过机连续性床旁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5例,痊愈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26~ 48岁,均符合重症胰腺炎伴急性肾衰的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同时加行连续性床旁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作者:李领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院供应室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及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医院供应室消毒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供应室是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护士在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中占主导地位,面临社会医疗护理质量的发展和现代化医院高尖端技术的不断开拓发展,对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供应室也要随着医院发展趋势,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作者:田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心悸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针对日益增多的心悸患者,我们利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住院护理干预,从而达到增长人们的预防保健知识,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的目的.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常伴有心前区不适.任何引起心律、心率或者心肌收缩力改变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心悸.西医学中的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病.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

    作者:王立新;曹静静;马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FOLFOX4与FLP方案化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4)与顺铂(DDP)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LP)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4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FOLFOX4方案)和对照组(FLP方案)各24例,对照组行顺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放疗治疗,试验组行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放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放疗近期疗效及长远疗效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放疗近期效果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为12.5%、50.0%稍优于对照组的4.2%、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总生存期为6.7个月、15.1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个月、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与FL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相当,但FOLFOX4长期疗效优于FLP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口腔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口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口腔门诊1200张处方,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7.50% (450/1200),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67% (12/450),占口腔门诊处方的1.00%.抗菌药物的单用占大部分比例,以口服为主,注射次之,抗菌药物的使用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红霉素类,其中抗菌药的使用符合口腔感染的治疗特点.结论 该院口腔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医院口腔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将进一步提升.

    作者:奚洪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外伤颅内出血患者48例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引起创伤死亡和致残的首位危险因素,表现为意识障碍、失语、头痛、呕吐、偏瘫、抽搐等症状,大面积的颅内出血,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1].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脑外伤颅内出血患者62例,其中48例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院药房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 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局域网资源,以网络技术为支持将药事管理和药学信息等分散数据融合形成信息化药品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逐渐明确和理顺药品的领发关系,明确规定从供货单位合法资格的审批,从药品的采购,入库验收和药库设置、职能以及各药房取药的具体方法,确定合理的药品流程.结论 医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药品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是一种较好的医院药房管理的工作模式.

    作者:陈文兴;王惠金;彭泽胜;叶少玲;谢晓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恢复肺功能和缺氧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呼吸操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治疗,2组于开始前和3个月后分别进行肺功能的测定.结果 治疗组结束后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改善与锻炼前比较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坚持长期不间断的呼吸操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通过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呼吸操锻炼,可显著提高肺通气功能,减少残气量,增加气体交换.

    作者:李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限盐、利尿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每晚1次,连续治疗60d,60d后检测血清CRP,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LVEDd、LVEF、CRP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CRP水平,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且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韩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路径的应用和评价

    临床路径(CP)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诊疗计划.是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不必要和不合理诊疗行为来降低医疗费用,通过相关学科的专家合作,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出标准化的诊断程序和治疗方案,以降低由于医护人员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质量隐患n].临床路径科学、系统的评价可以发现路径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提高临床路径的有效性.本文就对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和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进一步了解路径在医学领域中的价值和前景.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院存在的药品风险及管理措施

    药品风险是指已知和未知的药品不良反应、不良用药以及药品质变等.它包涵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品的安全问题可造成患者的伤残,重者危及生命.药品的有效性问题可能造成患者疾病治疗的延误,加重疾病或引发其他严重后果.医院药品风险管理指在医院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发现、评估、预防和控制药品风险,以实现患者用药受益大化、风险小化的动态管理过程.

    作者:田培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7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联合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和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药物的疗效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呼吸内科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布地奈德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疗效做出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对治疗前后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速峰值(PEER)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以上指标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用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加用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后疗效更为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昌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对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此乃方法探讨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2种输血方式对肺癌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癌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组(A组,22例)和异体输血组(B组,20例)2组.A组术前采血(400±50) ml,术中回输给患者;B组术中输异体血(455±50) ml.随访1、2、4年的生存率.结果 A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86.4%、72.7%;B组分别为85.0%、55.0%、40.0%.2组术后2、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能有效减少或避免输异体血所致的免疫抑制,延长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

    作者:董亮;刘胜武;管菊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肺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婴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患儿60例,分为对照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盐酸溴己新0.1 ~0.3mg·kg-1·d-1,共5d.观察2组患儿术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结果 治疗组肺部感染率及肺不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溴己新可有效改善先心病小婴儿术后肺功能,防治肺部并发症,缩短辅助通气及监护时间.

    作者:金凌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M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宫外孕Ⅱ号方,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成功率为94.12%,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82.35%;对照组成功率为76.47%,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4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成功率及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米宝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剖宫产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局麻药2%利多卡因5ml硬膜外腔匀速注入,观察组在注入局麻药的同时注入芬太尼50μg.观察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平面达到T8、T10所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利多卡因用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应用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效果明显,起效快,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程富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重视药品说明书,避免用药风险

    近年来,药品导致的严重不良事件频发,用药安全引起了医、药、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威胁用药安全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药品本身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减少和避免药物性损害,让患者获得安全、有效与经济的药物治疗,关键在于各行其权、各担其责,医师与患者在用药前均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作者:李润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9例(8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2眼)和对照组39例(41眼),2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化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内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切除治疗中有效促进了眼表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对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中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过程中阿托品中毒原因及对策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重要药物,有些医师为追求尽快达阿托品化或缺乏用药经验,或受以往所谓阿托品用药“宁过量勿不足”的错误观点影响,常加量使用以致过量或中毒.有报道阿托品中毒发生率为40%~60%,死亡率为18.33%[1].笔者根据其治疗AOPP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对阿托品应用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贾海霞;张慧景;祁亚卓;祁焕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