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牛顺海

关键词:华蟾素注射液, 吉西他滨, 胰腺癌, 晚期,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并发生转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为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6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症状轻微,均无明显的骨髓抑制反应,对心功能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较单用吉西他滨治疗临床效果更优,可明显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葛花对大鼠胚胎致畸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葛花对SD大鼠胚胎的致畸作用.方法 受孕的雌性SD大鼠随机不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称重并编号.大鼠受孕第7 ~16天,以葛花受试物灌胃,第20天处死,分析大鼠胚胎发育指标与胎仔发育指标,观察胎鼠外观和骨骼有无异常.结果 样品各剂量组孕鼠体重、体重增重、子宫连胎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各剂量组活胎率、死胎率、吸收胎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各剂量组胎仔胎盘重、体重、身长、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各剂量组胎仔外观畸形率、内脏畸形率、骨骼畸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剂量的葛花对大鼠无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人体每天葛花摄入量7.5g,属安全推荐量.

    作者:关则婷;叶小忠;梁群欢;陈冠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诊外伤患者处置的急救措施

    急诊外伤患者的创伤与一般外伤患者的创伤有着很大不同,因此急救的方法和特点也有所不同.急诊科急救护士的应急能力和护理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直间关系到抢救的成功与否[1].护理的质量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情况,还可以更好的提高急诊的急救技术,为达到急救护理目的,提高护士的素质,我院采用了定期组织急诊护士参加急救的知识讲座及定期的技能培训的方法,在实践中逐渐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并改善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降低医疗护理的纠纷发生,进而可采取更有利的急救措施.

    作者:李艳;曹建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调度员的综合素质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

    120急救指挥中心不仅是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宗旨的服务单位,更是卫生行政机构直属的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医疗机构,市政府为市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机构之一.急救指挥调度工作有不可预测性、时间紧迫性、相当复杂性、高度灵活性、必要果断性、一定整体性、无法补救性、高度风险性[1].120指挥中心调度员在院前急救中发挥着独特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个调度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有效地完成院前急救调度指挥工作,以满足院前急救的需要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韦格纳肉芽肿1例误诊分析

    患者,女,36岁.主诉发热、咳嗽、鼻塞2月,加重伴胸闷、气短、听力下降10d.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发热、咳嗽、鼻塞症状,伴有结膜充血,患者遂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胸部CT示(图1):多发性结节,结核?结节病?给予抗炎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来我院做气管镜提示:气管及左右支气管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结节,黏膜充血水肿,当时诊断为“结节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查胸部CT较前明显好转(图2);出院给予,泼尼松每天50mg,口服治疗,到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入院前10d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听力减退,伴有鼻腔出血,在当地医院做胸部、鼻窦CT提示病变加重(图3),累及左侧鼻窦(图4),随来我院以“韦格纳肉芽肿?”收住.体检:结膜充血,睑结膜有小结节,表面充血,鼻腔内可见浓性分泌物,填塞鼻腔,通气障碍,双肺呼吸音低,无明显的干湿性啰音,右手拇指、示指可见小结节.

    作者:韩育良;白如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物性低血糖30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重要并发症,如延误诊治可造成严重后果,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多由于降糖药物应用不当所致,笔者报道临床遇见的30例药物性低血糖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12年12月间住院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5 ~ 74岁,中位年龄58岁;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病程3 ~ 20年;合并糖尿病肾病12例,肝功能异常者3例,高血压病14例.用药情况:均有口服降糖药治疗,其中加用胰岛素注射治疗6例;使用的口服药物有美比达、优降糖、达美康、二甲双胍等.临床表现:表现有饥饿、头晕、心悸、出汗、手抖、四肢麻木无力等21例;住院期间出现意识障碍6例,表现为神志不清、呼吸浅慢,血压低,四肢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无明显症状3例,为住院期间定时监测血糖时发现.实验室检查:低血糖时血糖为0.5~ 2.8mmol/L.意识障碍患者6例行头颅CT扫描检查,排出了脑血管意外等.

    作者:杨京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药学工作的职业(专业)准备

    目的 探索做好临床药学工作应做的职业准备.方法 结合肿瘤科轮转工作,从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做、应该达到什么效果及个人做法等方面探索临床药学工作的职业准备.结果 逐渐了解临床、熟悉临床,并对临床药学的准备工作也有了较多领悟.结论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再次实践,有助于更好更快地走上临床药学工作岗位.

    作者:罗军;童荣生;王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术前护理干预在预防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重要的疾病之一,冠脉介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尿潴留、穿刺处血肿、下肢静脉栓塞、腰部酸痛等是冠脉介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前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6月在我科行介入治疗的112例患者,男78例,女34例,年龄42~70岁,入选患者均意识清醒.

    作者:刘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清hCG和孕酮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早期先兆流产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给早孕妇女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先兆流产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无法预测先兆流产的发生和评估妊娠结局,临床上多需动态观察.先兆流产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多演变为难免流产,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而动态监测血清hCG和孕酮对于预测先兆流产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自己在临床中的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马文巧;李秀娟;高丽彩;杨俊红;杨淑芳;张立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双硫仑样反应的预防措施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服用某些药物后饮酒或接触乙醇(或含乙醇的药物、食物等)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起的中毒反应.双硫仑又称戒酒硫、双硫醒,接触了双硫仑的人再接触乙醇,会引起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药物研发人员利用双硫仑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严重反应的特性,将其开发成戒酒药,使酗酒者惧怕饮酒,从而起到戒酒作用.

    作者:王瑞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检测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检测68例体健的对照组人员相应指标,比较2组差别.结果 观察组HDL-C和LDL-C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临床治疗时应重视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正能量对结肠癌患者手术耐受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正能量对结肠癌患者手术耐受性的效果.方法 将结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正能量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手术耐受情况、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2组患者手术耐受情况、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癌患者实施正能量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情况.

    作者:刘彦荣;张丽华;郭月香;陈彦格;李淑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肺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婴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患儿60例,分为对照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盐酸溴己新0.1 ~0.3mg·kg-1·d-1,共5d.观察2组患儿术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结果 治疗组肺部感染率及肺不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溴己新可有效改善先心病小婴儿术后肺功能,防治肺部并发症,缩短辅助通气及监护时间.

    作者:金凌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置人VVI起搏器心功能Ⅰ~Ⅱ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术前测2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术后随访3年,重新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对2组术前、术后血浆脑利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状况进行自身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前2组LVEF、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年LVEF均较术前降低、BN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试验组患者LVEF降低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BNP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能降低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对心脏功能影响.

    作者:兰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7例;治疗组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予CHOP方案治疗,观察分析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0%,高于对照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彭海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剖宫产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局麻药2%利多卡因5ml硬膜外腔匀速注入,观察组在注入局麻药的同时注入芬太尼50μg.观察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平面达到T8、T10所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利多卡因用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应用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效果明显,起效快,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程富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11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急性胆囊炎大多是结石在胆囊内及其移位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常见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和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等[1].近年来我科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胆囊(LC),该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共收治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罗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中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主要是指在进入医院前对于各种遭受创伤、中毒、灾难性事故等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进行的紧急救护…,它作为急诊医学的始发环节,对于成功救治危急病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当医疗服务不能及时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期望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医疗纠纷,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急需解决的医疗问题之一.院前急救不仅所处环境条件差,患者病情多样,且由于患者多是危重症,病情多变且发展迅速,极易发生各种意外状况,因此,院前急救产生医疗纠纷的概率很大,需要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李珍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白蛋白输注对重症胰腺炎伴ARDS患者术中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成份液体输注在重症胰腺炎伴ARDS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的重症胰腺炎伴ARD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予林格液输注,观察组予白蛋白输注,比较2组患者输注前后气道峰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参数、胸肺顺应性及多巴胺用量.结果 观察组输注后的气道峰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参数、胸肺顺应性均优于对照组,多巴胺用量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蛋白输注对重症胰腺炎伴ARDS患者术中的效果较佳,对心肺功能的作用更为积极,故价值更高.

    作者:吕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腋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

    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始应用到临床以来[1],已经在深静脉置管及介入治疗中得到应用,随着介入治疗及肿瘤化疗病人的增多,近几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将腋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临床68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5~80岁,中位年龄53岁;起搏器植入38例,深静脉置管30例.1.2 穿刺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选锁骨中外1/3交点、喙突下方4~ 5cm处为穿刺点,针尖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相交点外侧0.5~1.0cm处(相当于腋静脉与锁骨相交处),穿刺针与胸壁成30度~45度角穿刺.

    作者:张永林;刘爱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的观测

    目的 初步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的观测,并观测OSAS患者睡眠时血压的改变.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151例和OSAS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余正常人群200例作为对照组.观测高血压患者151例中OSAS发病率,对OSAS患者160例监测睡前、醒后肘部血压测定及高血压发病率,对3组进行血压比较.结果 OSAS是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可达50%以上.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个独立于肥胖、年龄等因素以外的高血压危险因子,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的病因之一.

    作者:董艳丰;张素英;马磊;刘立刚;王龙;于永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