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心悸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王立新;曹静静;马慧娟

关键词:心悸, 生活方式, 护理干预
摘要:针对日益增多的心悸患者,我们利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住院护理干预,从而达到增长人们的预防保健知识,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的目的.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常伴有心前区不适.任何引起心律、心率或者心肌收缩力改变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心悸.西医学中的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病.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能量对结肠癌患者手术耐受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正能量对结肠癌患者手术耐受性的效果.方法 将结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正能量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手术耐受情况、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2组患者手术耐受情况、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癌患者实施正能量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情况.

    作者:刘彦荣;张丽华;郭月香;陈彦格;李淑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某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病历用药状况.方法 逐月随机抽取2012全年32个科室出院病历共3200份进行用药分析及处方点评.结果 240份病历存在不合理用药255处(7.5%),主要包括诊断与治疗药物不相符,药物联用不合理等9类.结论 该院存在的用药不合理病历较2011年度有明显减少(2011年占14.8%),说明处方点评工作常态化能有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燕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分娩新生儿3068例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新生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情况.方法 对2012年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3068例,住院期间母乳喂养2674例(87.6%).结论 强化母乳喂养宣教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韦彩丽;廖东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过程中阿托品中毒原因及对策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重要药物,有些医师为追求尽快达阿托品化或缺乏用药经验,或受以往所谓阿托品用药“宁过量勿不足”的错误观点影响,常加量使用以致过量或中毒.有报道阿托品中毒发生率为40%~60%,死亡率为18.33%[1].笔者根据其治疗AOPP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对阿托品应用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贾海霞;张慧景;祁亚卓;祁焕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培美曲塞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西他赛联合柏顺化疗,治疗组采用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比较2组化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少于多西他赛联合柏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贺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果酸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价果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痤疮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浓度为20%,35%,50%的果酸治疗,对照组仅外用中药面膜治疗.15周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果酸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

    作者:郑小帆;吴玉清;黄英举;刘卉;唐真武;陈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路径的应用和评价

    临床路径(CP)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诊疗计划.是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不必要和不合理诊疗行为来降低医疗费用,通过相关学科的专家合作,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出标准化的诊断程序和治疗方案,以降低由于医护人员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质量隐患n].临床路径科学、系统的评价可以发现路径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提高临床路径的有效性.本文就对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和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进一步了解路径在医学领域中的价值和前景.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消防员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心理及职业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消防员消化性溃疡(PU)发病与心理及职业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PU患者的EPQ、SCL-90测查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消防员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E分值、N分值及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阳性例数均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防员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病与心理及职业因素存在明确关系,要尽量消除心理因素和职业因素的影响.

    作者:赵学军;程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物性低血糖30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重要并发症,如延误诊治可造成严重后果,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多由于降糖药物应用不当所致,笔者报道临床遇见的30例药物性低血糖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12年12月间住院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5 ~ 74岁,中位年龄58岁;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病程3 ~ 20年;合并糖尿病肾病12例,肝功能异常者3例,高血压病14例.用药情况:均有口服降糖药治疗,其中加用胰岛素注射治疗6例;使用的口服药物有美比达、优降糖、达美康、二甲双胍等.临床表现:表现有饥饿、头晕、心悸、出汗、手抖、四肢麻木无力等21例;住院期间出现意识障碍6例,表现为神志不清、呼吸浅慢,血压低,四肢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无明显症状3例,为住院期间定时监测血糖时发现.实验室检查:低血糖时血糖为0.5~ 2.8mmol/L.意识障碍患者6例行头颅CT扫描检查,排出了脑血管意外等.

    作者:杨京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眼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随着社会老龄化到来,老年眼病发病率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2012年10月-2013年2月,笔者对眼科高龄患者110例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10例,男67例,女43例,年龄60~93岁,中位年龄78.5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50例,高血压48例,糖尿病32例.经积极术前准备,患者行手术治疗93例,因患者原因未手术17例.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跌倒、碰伤、坠床、烫伤等意外事件,患者及家属对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知晓率≥9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镜下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对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危重的并发症,病情十分凶险,病死率高.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70%,反复出血发生率为80%[1].我院消化科内镜中心采用经胃镜组织胶注射联合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术(EVS)、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海燕;武素霞;侯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葛花对大鼠胚胎致畸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葛花对SD大鼠胚胎的致畸作用.方法 受孕的雌性SD大鼠随机不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称重并编号.大鼠受孕第7 ~16天,以葛花受试物灌胃,第20天处死,分析大鼠胚胎发育指标与胎仔发育指标,观察胎鼠外观和骨骼有无异常.结果 样品各剂量组孕鼠体重、体重增重、子宫连胎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各剂量组活胎率、死胎率、吸收胎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各剂量组胎仔胎盘重、体重、身长、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各剂量组胎仔外观畸形率、内脏畸形率、骨骼畸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剂量的葛花对大鼠无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人体每天葛花摄入量7.5g,属安全推荐量.

    作者:关则婷;叶小忠;梁群欢;陈冠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9例(8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2眼)和对照组39例(41眼),2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化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内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切除治疗中有效促进了眼表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对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中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34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膝关节因骨性退变、创伤性关节炎、炎性反应、类风湿等引起的疼痛、关节病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功能,降低了其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有效方法之一,不仅能有效解除疼痛、矫正畸形,还能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然而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坏,与良好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密切相关.选取我院近年来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4例,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建立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之一,对于永久性血管通路尚未建立或瘘管闭塞的患者来说,常以中心静脉穿刺导管术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进行紧急或短期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并发症少、血流量充足等优点,稳定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治疗的保证.

    作者:张彦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癌前期病变的诊治进展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其致死率较高.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因此,乳腺癌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乳腺癌前期病变的诊治,对于患者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现就对乳腺癌前期病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进展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振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保护血透患者内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保护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作用.方法 将2011年3~9月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加热敷,对照组单纯用热敷.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发生内瘘狭窄、栓塞、血管硬化、肿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血管弹性、血流量、血管杂音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对动静脉内瘘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以明显降低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中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主要是指在进入医院前对于各种遭受创伤、中毒、灾难性事故等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进行的紧急救护…,它作为急诊医学的始发环节,对于成功救治危急病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当医疗服务不能及时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期望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医疗纠纷,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急需解决的医疗问题之一.院前急救不仅所处环境条件差,患者病情多样,且由于患者多是危重症,病情多变且发展迅速,极易发生各种意外状况,因此,院前急救产生医疗纠纷的概率很大,需要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李珍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以内镜下黏膜表面形态为分型依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研究

    目的 研究以内镜下黏膜表面形态为分型依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诊断.方法 以内镜下黏膜表面形态为分型依据,将慢性胃炎胃窦黏膜表现分5型,每型根据其亚特征再细分亚型,对每型病变不同特征表现处分别取材与病理组织学对照,比较各型及亚型对CAG的诊断价值.结果 光滑红斑型、粗糙不平型、结节不平型、凹陷不平型、凹凸不平型病理CAG检出率分别是3.8%、12.5%、63.3%、84%和96.8%;结节不平型分均匀结节、非均匀结节、散发灰色结节和散发红色结节4亚型,其中均匀结节型仅7.1% (2/28)有轻度萎缩,而非均匀结节型病理CAG检出率高达95.7% (45/47),散发的灰色结节和红色结节亦有较高的CAG检出率,分别为80.0%和53.8%;凹陷不平型分明显凹陷和轻微凹陷2亚型,其中8例非萎缩性胃炎全部在轻微凹陷型;凹凸不平型凹陷处病理CAG检出率(96.8%)稍高于凸起处(87.1%),而凸起处黏膜病理肠上皮化生检出率(41.9%)较凹陷处(12.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粗糙不平型病理示CAG者其粗糙程度明显加重,侧面仔细观察均可见不均匀结节样改变.结论 以内镜下黏膜表面形态为分型依据诊断CAG,客观性强,简单实用,可提高胃镜诊断准确率.

    作者:薄元恺;刘宏伟;何建霞;张金宝;聂桂红;张恩宏;王丙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肠梗阻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病,患者多数有腹部手术史.由于手术会造成新的粘连或加重粘连,因此大多数临床医师认为粘连性肠梗阻应首选非手术治疗.为了使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至关重要.对我院2004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翠梅;张爱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