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凝聚素与肿瘤的关系

杨波;王家宏;于雷

关键词:凝聚素, 肿瘤, 功能, 特点
摘要: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正常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细胞凋亡概念的引入,凋亡相关因子的研究成了热点.凋亡促进因子和凋亡抑制因子的共同调节,对人体细胞保持正常形态以及保持内环境稳态都十分重要,而凋亡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药物耐受的产生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细胞正常凋亡机制的破坏是由于凋亡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或突变引起的,细胞的凋亡过程受到干扰将使细胞无限增殖或积累突变,促使肿瘤的发生.因此肿瘤不仅是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的疾病.凝聚素是与细胞的凋亡机制十分相关的因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肠外营养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由于肿瘤及化疗的影响,肿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增加可以比正常人高30%[1].化疗引起的2度消化不良反应使其热量及氮量的摄入明显减少,约为通常摄入量1/2并伴有氮源质量下降,Ⅳ度消化不良反应时热量和氮量的摄取量几乎为零,但是肿瘤患者对热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增加,从而加剧了患者热量需要增加而摄入量减少的矛盾.故肠外营养就成为肿瘤患者晚期营养的大来源.

    作者:陈静娜;李媛媛;郝静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诊外伤患者处置的急救措施

    急诊外伤患者的创伤与一般外伤患者的创伤有着很大不同,因此急救的方法和特点也有所不同.急诊科急救护士的应急能力和护理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直间关系到抢救的成功与否[1].护理的质量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情况,还可以更好的提高急诊的急救技术,为达到急救护理目的,提高护士的素质,我院采用了定期组织急诊护士参加急救的知识讲座及定期的技能培训的方法,在实践中逐渐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并改善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降低医疗护理的纠纷发生,进而可采取更有利的急救措施.

    作者:李艳;曹建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的辨证施护

    糖尿病足(DF)又称糖尿病(DM)肢端坏疽,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脱疽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本虚标实证,气阴两虚为本,湿热壅盛,瘀血阻络为标.湿热、瘀血日久成毒,毒损脉络导致血败肉腐形成,可导致感染、溃烂、断肢坏疽等,严重者可并发骨髓炎.我科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8例,对其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取得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例抗感染治疗体会

    患者,女,70岁,身高159cm,体质量54kg.发现血糖升高近10年,于2013年6月7日入院.患者2004年体检发现血糖偏高,空腹血糖高13.0mmol/L,餐后2h18.0mmol/L左右,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症状,此后多次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早期服用二甲双胍降糖,出现恶心、心慌不适等症状,遂自行停药,后一直未正规服药.近2年来间断行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优泌乐30)降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今入院治疗,随机血糖16.3mmol/L,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优泌乐30)早20U、晚12U皮下注射治疗.病程中患者有双足麻木,大便正常,小便频急,无尿痛.既往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间断性发热,予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作者:李贤文;郑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留置尿管减轻尿道疼痛的护理措施

    导尿术常用于尿潴留,留尿作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测定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膀胱测压,注入造影剂,膀胱冲洗,探测尿道有无狭窄及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2013年1~7月共有40例患者留置导尿,大部分患者留置导尿后主诉疼痛,我们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旭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M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宫外孕Ⅱ号方,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成功率为94.12%,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82.35%;对照组成功率为76.47%,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4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成功率及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米宝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闭式穿针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盖氏骨折47例临床观察

    盖氏骨折为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为前臂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1],临床治疗方法有多种.现应用闭式穿针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盖氏骨折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盖氏骨折患者47例,年龄12 ~68(46.74 ±6.9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左侧18例,右侧29例.骨折原因:摔伤所致者34例,车祸所致者6例,坠落所致者7例.骨折情况:骨折向掌侧成角、尺骨头向背侧成角的患者12例,骨折向尺侧成角、尺骨头向桡侧脱位者35例;伴有明显软组织损伤患者10例,伴有神经损伤患者4例,Ⅱ型26例,Ⅲ型21例.

    作者:李松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温度超标的评估分析

    目的 对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温度超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方法 运用平均动力学温度(MKT)近似计算一段时间内温度超标对正在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的药品影响程度.结果 平均动力学温度(MKT)表明该次温度超标对正在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的药品基本无影响.结论 平均动力学温度(MKT)是一种产品在温度不断变化的贮存或分销过程中累积热效力的表现方式,可用于评估一段时间内温度不断变化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作者:董光辉;赵柳入;叶明良;黄海波;方玲;曹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1608例分析

    为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抗-HCV,以抗-HCV阳性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对丙型肝炎病毒检测1608例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患者为玉林市骨科医院、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和平南县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年龄0~85岁,男850例,女758例.1.2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抗-HCV,以抗-HCV阳性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按年龄分3组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统计分析.

    作者:关妮;吉惠华;张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现患率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医院微生物样本送检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微生物样本送检率,推动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同期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3年7月24日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37.5%;接受限制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为35.6%和2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5%.使用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和林可酰胺类,分别占抗菌药物使用总数的66.4%、8.7%和7.4%和7.4%.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s)排名靠前的是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头孢西丁钠注射剂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累计DDDs分别是63.8、19.2和8.3.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使用率为31.3%,其中骨伤科是72.7%.结论 临床医师应通过提高微生物样本送检率,根据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增加目标用药,控制耐药菌过快增长.有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使用率,同时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作者:赵美;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MC-00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NO及NOS的影响

    目的 研究MC-002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扎格雷钠组(18mg/kg)和MC-002高、中、低剂量组(30、18、10.8mg/kg).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脑组织及血清中NO含量、NOS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MC-002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0.05).结论 MC-002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OS活性,减少NO含量有关.

    作者:赵炎;张凤云;吴玉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芦丁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采用正交的方法研究槐米中芦丁的提取,从而选择出安全、成本低、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槐米中提取的芦丁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选取佳提取工艺.结果 槐米中提取芦丁的佳工艺为用2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40min.结论 正交实验L9(34)提取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

    作者:张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季节性传染病的控制

    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气象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发现了诱发许多疾病的环境因素,并根据这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因气候变化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气象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大多具有季节性,天气陡然变化时,往往在几天内骤然增加许多感冒、哮喘、呼吸道感染、胃溃疡穿孔以及咯血的患者.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机体难以随气候的变化及时调节而诱发出的疾病.

    作者:章俊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建立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之一,对于永久性血管通路尚未建立或瘘管闭塞的患者来说,常以中心静脉穿刺导管术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进行紧急或短期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并发症少、血流量充足等优点,稳定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治疗的保证.

    作者:张彦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抗骨质增生口服液的制备

    骨质增生系中老年人多发慢性疾病,临床上亦称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病等.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抗骨质增生口服液为我院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得来的经验方,具有通经活络,舒筋止痛,补肾强筋,除风利湿之功效,临床用于骨质增生,瘀血肿痛,跌打损伤诸症,其抗骨质增生疗效确切.我院通过大量临床观察研究证实,但组方制备成口服液较丸剂服用可更多地保留有效成分、提高疗效,同时减小服用量.笔者现就该方口服液制备的提取与制备工艺介绍如下.

    作者:杨劼;潘颖;赵葱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腋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

    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始应用到临床以来[1],已经在深静脉置管及介入治疗中得到应用,随着介入治疗及肿瘤化疗病人的增多,近几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将腋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临床68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5~80岁,中位年龄53岁;起搏器植入38例,深静脉置管30例.1.2 穿刺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选锁骨中外1/3交点、喙突下方4~ 5cm处为穿刺点,针尖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相交点外侧0.5~1.0cm处(相当于腋静脉与锁骨相交处),穿刺针与胸壁成30度~45度角穿刺.

    作者:张永林;刘爱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FOLFOX4与FLP方案化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4)与顺铂(DDP)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LP)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4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FOLFOX4方案)和对照组(FLP方案)各24例,对照组行顺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放疗治疗,试验组行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放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放疗近期疗效及长远疗效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放疗近期效果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为12.5%、50.0%稍优于对照组的4.2%、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总生存期为6.7个月、15.1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个月、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与FL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相当,但FOLFOX4长期疗效优于FLP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人群中胆石症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健康体检人群中胆石症发率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2025例参与体检人员进行超声检查及相关生化化验调查研究,胆石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原因.结果 胆石症的患病率为8.0%,其发生与吸烟、高龄、高血压及胆石症病史、TC、TG、BMI、LDL-C、ALT等因素密切关联.结论 健康体检者患胆石症比例较高,与高龄、吸烟、高血压及胆石症病史、BMI、TC、TG、ALT、LDL-C等因素有关,了解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对预防胆石症和早期干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迎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CO中毒迟发脑病是指CO中毒患者昏迷后,经抢救苏醒后2~ 60d的“假愈期”,突然出现精神意识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为主的一系列脑损伤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行动缓慢、智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瘫痪等,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其中年龄越大、昏迷时间越长、假愈期越短患者发病率越高[1],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高压氧是治疗CO中毒迟发脑病的重要措施,通过结合精心的护理及科学的康复训练,能大限度的促使患者身心全面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现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7例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通过高压氧治疗及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大肠埃希菌52株药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药敏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大肠埃希菌52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2种药品中,药物敏感依次亚氨培南敏感菌52株,占100.00%;头孢西丁47株,占90.38%;阿米卡星43株,占82.69%;环丙沙星41株,占78.85%;庆大霉素35株,占67.31%;复方新诺明18株,占11.54%;头孢吡肟7株,占13.46%;头孢塞吩5株,占9.61%;头孢他啶5株,占9.61%;头孢塞肟4株,占7.69%;哌拉西林3株,占5.77%;阿莫西林2株,占3.85%.结论 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李仙;向战兰;邵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