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芦丁提取工艺的研究

张颖

关键词:芦丁, 正交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计
摘要:目的 采用正交的方法研究槐米中芦丁的提取,从而选择出安全、成本低、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槐米中提取的芦丁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选取佳提取工艺.结果 槐米中提取芦丁的佳工艺为用2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40min.结论 正交实验L9(34)提取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普罗帕酮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5例疗效观察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儿科心血管系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治疗上有机械刺激及多种药物选择[1].根据PSVT发病特点,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终止发作,缓解症状,减少发作频率.我院儿科2009年12月-2013年4月应用普罗帕酮治疗PSVT患儿55例,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达伟;李巧玲;杨顺海;李书芳;李丰霞;丁淑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卵巢低反应的研究进展

    据报道显示,在接受促排卵治疗的不孕症妇女中卵巢低反应者发生率为9%~24%[1].尽管,针对这些患者临床上采用了很多治疗方法来改善其反应性,但效果都不理想.近有调查显示,卵巢低反应患者的数量和发生率在逐年增长,已成为辅助生殖领域临床医师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卵巢低反应病因、预测指标及其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孟盼;樊桂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口腔溃疡40例按治疗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对照组采用0.05%碘伏口腔护理液治疗口腔溃疡.评价2组治疗3d、6d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3d、6d后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

    作者:马俊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温度超标的评估分析

    目的 对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温度超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方法 运用平均动力学温度(MKT)近似计算一段时间内温度超标对正在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的药品影响程度.结果 平均动力学温度(MKT)表明该次温度超标对正在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的药品基本无影响.结论 平均动力学温度(MKT)是一种产品在温度不断变化的贮存或分销过程中累积热效力的表现方式,可用于评估一段时间内温度不断变化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作者:董光辉;赵柳入;叶明良;黄海波;方玲;曹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凝聚素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正常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细胞凋亡概念的引入,凋亡相关因子的研究成了热点.凋亡促进因子和凋亡抑制因子的共同调节,对人体细胞保持正常形态以及保持内环境稳态都十分重要,而凋亡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药物耐受的产生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细胞正常凋亡机制的破坏是由于凋亡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或突变引起的,细胞的凋亡过程受到干扰将使细胞无限增殖或积累突变,促使肿瘤的发生.因此肿瘤不仅是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的疾病.凝聚素是与细胞的凋亡机制十分相关的因子.

    作者:杨波;王家宏;于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照料患者的措施

    发热门诊是常规医院门诊部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急性传染病期间排查和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发热门诊是发热病号的首选窗口,作广大发热患者服务的临床第一线.发热门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在2003年我国暴发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疫情,由于疫情的病情和普通发热感冒非常形似,早期并未得到相当的重视,因此造成了SARS暴发流行,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春季是发热流感暴发的一个时间段,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发热门诊患者的情况,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个发热患者,不推委、搪塞病患.

    作者:杜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保护血透患者内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保护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作用.方法 将2011年3~9月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加热敷,对照组单纯用热敷.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发生内瘘狭窄、栓塞、血管硬化、肿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血管弹性、血流量、血管杂音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铃薯联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对动静脉内瘘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以明显降低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

    中药炮制是我国劳动人民从生活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知识,是整个中药学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先将炮炙法加以系统总结的是刘宋时代雷(敷),他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记述和经验,所著作的《雷公炮炙论》对中药的制剂学,作出了伟大贡献.中草药在制剂或配方前,大部分需要经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加工处理,这是提高和保证药材质量,做到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1].中药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月枝;冯艳梅;陈永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复发性骨巨细胞瘤48例,分析术后复发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中行病灶刮除植异体骨术13例,行瘤段切除32例,截肢3例.平均随访48.4个月,无复发40例,复发伴肺转移2例,死亡2例.瘤段切除病例中,行人工关节置换18例,行异体骨移植9例.对病灶刮除组、关节置换组和异体骨移植组进行Enneking功能评分,分别为29.3、25.8和1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刮除组的Enneking功能评分平均值高.各组复发率,病灶刮除组、关节置换组和异体骨移植组分别为15.8%,5.55%及0(P<0.05).结论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案应该按照疾病分期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案.

    作者:王晓康;李东;顾军权;周学斌;何能斌;董扬;严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

    目的 分析审方在中药饮片调剂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探讨改善质量的对策.方法 对中药房2010年1月-2013年1月中药饮片调剂处方35000张进行回顾分析,取改进审方前的15000张处方为对照组,取改进审方后的20000张处方为观察组,并对2组的差错率进行对比.结果 调查发现,2组中药饮片调剂处方在差错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差错率显然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饮片调剂中应用审方进行把关,对于减少调剂出错事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郭炜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灸配合经络通治疗仪治疗脑卒中患者45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脑卒中发病率成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临床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虽有显著提高,但其致残率仍很高,在存活患者中约有1/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我科采用针灸配合经络通治疗仪治疗脑卒中躯体功能障碍患者4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解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肺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婴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患儿60例,分为对照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盐酸溴己新0.1 ~0.3mg·kg-1·d-1,共5d.观察2组患儿术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结果 治疗组肺部感染率及肺不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溴己新可有效改善先心病小婴儿术后肺功能,防治肺部并发症,缩短辅助通气及监护时间.

    作者:金凌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对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此乃方法探讨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2种输血方式对肺癌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癌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组(A组,22例)和异体输血组(B组,20例)2组.A组术前采血(400±50) ml,术中回输给患者;B组术中输异体血(455±50) ml.随访1、2、4年的生存率.结果 A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86.4%、72.7%;B组分别为85.0%、55.0%、40.0%.2组术后2、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能有效减少或避免输异体血所致的免疫抑制,延长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

    作者:董亮;刘胜武;管菊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M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宫外孕Ⅱ号方,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成功率为94.12%,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82.35%;对照组成功率为76.47%,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4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成功率及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米宝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置人VVI起搏器心功能Ⅰ~Ⅱ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术前测2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术后随访3年,重新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对2组术前、术后血浆脑利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状况进行自身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前2组LVEF、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年LVEF均较术前降低、BN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试验组患者LVEF降低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BNP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能降低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对心脏功能影响.

    作者:兰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 笔者整理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课题的同时,结合2008-2012年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汇集为临床用药教育的素材.结果 在进行的各项临床疗效观察和药理实验研究,也揭示了中医药在改善CHF某些症状方面确实有显著的变化,初步探索和形成一定的临床诊疗经验和相当的理论体系.结论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主要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理气为主,调补五脏气血阴阳等.

    作者:江冬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诊疗体会

    腹部损伤在外科急诊很常见,通常由于交通事故、坠落、撞击、打斗等意外事件导致腹腔内脏器受损,发展迅速,病情有时隐匿,延迟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腹腔内大出血、脏器衰竭、腹膜炎等危及到患者生命.腹部闭合性损伤由于病情复杂、病症转变快、常伴随其他损伤,容易掩盖病史和体征,引起漏诊、误诊,一旦延误对患者的危害极大.笔者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心悸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针对日益增多的心悸患者,我们利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住院护理干预,从而达到增长人们的预防保健知识,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的目的.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常伴有心前区不适.任何引起心律、心率或者心肌收缩力改变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心悸.西医学中的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病.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

    作者:王立新;曹静静;马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药学工作的职业(专业)准备

    目的 探索做好临床药学工作应做的职业准备.方法 结合肿瘤科轮转工作,从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做、应该达到什么效果及个人做法等方面探索临床药学工作的职业准备.结果 逐渐了解临床、熟悉临床,并对临床药学的准备工作也有了较多领悟.结论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再次实践,有助于更好更快地走上临床药学工作岗位.

    作者:罗军;童荣生;王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7例;治疗组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予CHOP方案治疗,观察分析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0%,高于对照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彭海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