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劼;潘颖;赵葱霞
患者,51岁,男性,因“腹胀、气促,伴双下肢浮肿10d”入院.3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进食后明显,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夜间不能平卧,全身乏力,无发热、盗汗、恶心、呕吐、胸痛、咳嗽、咯痰等不适,于当地医院查CA125677.8kU/L,结核分枝杆菌DNA示正常.肺部CT示:(1)考虑肺部感染性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下肺大部分肺不张;(2)心包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心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心包积液;淤血肝声像,大量腹水,以抗感染等治疗后未见好转,遂至我院求治.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否认结核病史及接触史.20余年前曾感染“血吸虫病”,吸烟史20余年,每天1包,现已戒烟.饮酒史20余年,每周有1~3次应酬,常有醉酒.查体:体温36.5℃,血压125/81mm Hg(1mm Hg =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侧呼吸动度不对称,语颤减弱,双下肺呼吸音低,右肺明显,左肺可闻及少量湿啰罗音.
作者:章婷;杨宇;谭胜玉;刘虹;罗荧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发热门诊是常规医院门诊部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急性传染病期间排查和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发热门诊是发热病号的首选窗口,作广大发热患者服务的临床第一线.发热门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在2003年我国暴发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疫情,由于疫情的病情和普通发热感冒非常形似,早期并未得到相当的重视,因此造成了SARS暴发流行,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春季是发热流感暴发的一个时间段,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发热门诊患者的情况,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个发热患者,不推委、搪塞病患.
作者:杜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剖宫产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局麻药2%利多卡因5ml硬膜外腔匀速注入,观察组在注入局麻药的同时注入芬太尼50μg.观察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平面达到T8、T10所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利多卡因用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应用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效果明显,起效快,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程富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到来,老年眼病发病率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2012年10月-2013年2月,笔者对眼科高龄患者110例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10例,男67例,女43例,年龄60~93岁,中位年龄78.5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50例,高血压48例,糖尿病32例.经积极术前准备,患者行手术治疗93例,因患者原因未手术17例.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跌倒、碰伤、坠床、烫伤等意外事件,患者及家属对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知晓率≥9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体内研究抗氧化剂褪黑素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乳腺癌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组)、溶酶组(Diss组)、阿霉素组(ADM组)、褪黑素组(MLT组)和褪黑素联合阿霉素组(M+A组)5组.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浓度,处死各组部分小鼠,取心肌组织分别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每组剩余小鼠比较1个月后生存率.结果 共制备乳腺癌大鼠130例,成功116例;Blank组、Diss组和MLT组心肌中LPO、SOD和GSH-Px含量无显著差别,ADM组LPO含量明显增高,SOD和GSH-Px显著低于空白组,而M+A组较ADM组LPO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下可见:Blank组、Diss组和MLT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均未发现异常,ADM组可见程度不一的心肌损伤,M+A组心肌损伤则明显减轻;1月生存率以MLT组和M+A组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M组与Diss组和Blank组间未见差异.结论 褪黑素对阿霉素的抗乳腺癌作用具有一定增敏作用,与阿霉素同时应用可能通过降低对心肌的氧化损伤而减轻其造成的心肌损伤.
作者:马骖;张燕;李立新;相成;马志乾;马天;祝淑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由于肿瘤及化疗的影响,肿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增加可以比正常人高30%[1].化疗引起的2度消化不良反应使其热量及氮量的摄入明显减少,约为通常摄入量1/2并伴有氮源质量下降,Ⅳ度消化不良反应时热量和氮量的摄取量几乎为零,但是肿瘤患者对热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增加,从而加剧了患者热量需要增加而摄入量减少的矛盾.故肠外营养就成为肿瘤患者晚期营养的大来源.
作者:陈静娜;李媛媛;郝静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颅脑损伤是引起创伤死亡和致残的首位危险因素,表现为意识障碍、失语、头痛、呕吐、偏瘫、抽搐等症状,大面积的颅内出血,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1].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脑外伤颅内出血患者62例,其中48例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此乃方法探讨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2种输血方式对肺癌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癌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组(A组,22例)和异体输血组(B组,20例)2组.A组术前采血(400±50) ml,术中回输给患者;B组术中输异体血(455±50) ml.随访1、2、4年的生存率.结果 A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86.4%、72.7%;B组分别为85.0%、55.0%、40.0%.2组术后2、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能有效减少或避免输异体血所致的免疫抑制,延长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
作者:董亮;刘胜武;管菊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始应用到临床以来[1],已经在深静脉置管及介入治疗中得到应用,随着介入治疗及肿瘤化疗病人的增多,近几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将腋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临床68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5~80岁,中位年龄53岁;起搏器植入38例,深静脉置管30例.1.2 穿刺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选锁骨中外1/3交点、喙突下方4~ 5cm处为穿刺点,针尖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相交点外侧0.5~1.0cm处(相当于腋静脉与锁骨相交处),穿刺针与胸壁成30度~45度角穿刺.
作者:张永林;刘爱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口腔溃疡40例按治疗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对照组采用0.05%碘伏口腔护理液治疗口腔溃疡.评价2组治疗3d、6d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3d、6d后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
作者:马俊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绝经后出血是指更年期妇女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后又发生的阴道出血,主要是由于阴道、宫颈、子宫的各类炎症损伤,以及生殖器官的良恶性肿瘤引起,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症状.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绝经后出血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血性白带及接触性出血,严重干扰了妇女的正常生活.为早期诊治,预防子宫内膜癌,现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占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脑卒中发病率成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临床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虽有显著提高,但其致残率仍很高,在存活患者中约有1/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我科采用针灸配合经络通治疗仪治疗脑卒中躯体功能障碍患者4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解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M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宫外孕Ⅱ号方,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成功率为94.12%,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82.35%;对照组成功率为76.47%,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4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成功率及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米宝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重要并发症,如延误诊治可造成严重后果,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多由于降糖药物应用不当所致,笔者报道临床遇见的30例药物性低血糖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12年12月间住院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5 ~ 74岁,中位年龄58岁;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病程3 ~ 20年;合并糖尿病肾病12例,肝功能异常者3例,高血压病14例.用药情况:均有口服降糖药治疗,其中加用胰岛素注射治疗6例;使用的口服药物有美比达、优降糖、达美康、二甲双胍等.临床表现:表现有饥饿、头晕、心悸、出汗、手抖、四肢麻木无力等21例;住院期间出现意识障碍6例,表现为神志不清、呼吸浅慢,血压低,四肢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无明显症状3例,为住院期间定时监测血糖时发现.实验室检查:低血糖时血糖为0.5~ 2.8mmol/L.意识障碍患者6例行头颅CT扫描检查,排出了脑血管意外等.
作者:杨京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集束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神经内科住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200例,按住院时间段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集束干预.结果 试验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发生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从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够变为经济困难.结论 集束干预管理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患者意识到了解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对其疾病的积极影响.
作者:杨雅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患儿129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与对照组各43例,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分别予红霉素10mg· kg-1·次-1、3mg·kg-1·次-1治疗,对照组予等量氯化钠溶液.比较3组患儿肠内营养时间、肠外营养时间、肝功能损害及住院时间.结果 3组肠内营养时间中半量时间、3/4量时间、全量时间及肠外营养时间短的为大剂量组,其次为小剂量组,后为对照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的肝功能损害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的为大剂量红霉素组,其次为小剂量红霉素组及对照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不同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可明显缓解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且大剂量红霉素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
作者:卢燕玲;邓海亮;郭笑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绒毛膜及羊膜)破裂,破膜后1h内未发动引产者.胎膜早破是围产期常见并发症,可危及母儿安全,孕妇面临宫内感染及产褥期感染、产后出血等问题,胎儿面临难产、宫内呼吸窘迫、脐带脱垂等危险.因此做好胎膜早破的护理及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52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治疗和实施临床护理,妊娠结局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向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糖尿病足(DF)又称糖尿病(DM)肢端坏疽,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脱疽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本虚标实证,气阴两虚为本,湿热壅盛,瘀血阻络为标.湿热、瘀血日久成毒,毒损脉络导致血败肉腐形成,可导致感染、溃烂、断肢坏疽等,严重者可并发骨髓炎.我科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8例,对其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取得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改善老年患者上腹部术后呼吸功能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上腹部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根据需要给予曲马多镇痛,观察组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予咪达唑仑0.04mg/kg静脉注射,之后以起始剂量0.04mg·kg-1·h-1微量泵静脉泵入,根据Ramsay镇静评分每2小时调整1次泵速,使评分控制在2~3分,维持泵入药物48h.比较2组血气、肺功能及舒适度.结果 2组间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度(pH值)、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H值、PaO2、PaCO2、SaO2在不同时点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CV、FEV10、RR值组间、不同时点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0/FCV%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BCS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镇静不会加重老年患者上腹部术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舒适程度,稳定术后各项呼吸指标,对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康复起积极作用.
作者:邢军锋;张自强;彭军路;张占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微种植体可解决口腔正畸支抗控制问题,但其稳定性是影响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骨密度在影响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因素中占主导作用.采用何种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可提高患者,尤其对有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正畸患者的种植体的稳定性.笔者就此作如下探讨.
作者:王付涛;张彬;李金源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