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足的辨证施护

贾小禹

关键词:糖尿病足, 辨证施护
摘要:糖尿病足(DF)又称糖尿病(DM)肢端坏疽,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脱疽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本虚标实证,气阴两虚为本,湿热壅盛,瘀血阻络为标.湿热、瘀血日久成毒,毒损脉络导致血败肉腐形成,可导致感染、溃烂、断肢坏疽等,严重者可并发骨髓炎.我科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8例,对其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取得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对植入VVI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置人VVI起搏器心功能Ⅰ~Ⅱ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术前测2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术后随访3年,重新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对2组术前、术后血浆脑利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状况进行自身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前2组LVEF、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年LVEF均较术前降低、BN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试验组患者LVEF降低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BNP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能降低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对心脏功能影响.

    作者:兰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癌前期病变的诊治进展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其致死率较高.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因此,乳腺癌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乳腺癌前期病变的诊治,对于患者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现就对乳腺癌前期病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进展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振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物干预治疗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微种植体可解决口腔正畸支抗控制问题,但其稳定性是影响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骨密度在影响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因素中占主导作用.采用何种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可提高患者,尤其对有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正畸患者的种植体的稳定性.笔者就此作如下探讨.

    作者:王付涛;张彬;李金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腋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

    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始应用到临床以来[1],已经在深静脉置管及介入治疗中得到应用,随着介入治疗及肿瘤化疗病人的增多,近几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将腋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临床68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5~80岁,中位年龄53岁;起搏器植入38例,深静脉置管30例.1.2 穿刺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选锁骨中外1/3交点、喙突下方4~ 5cm处为穿刺点,针尖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相交点外侧0.5~1.0cm处(相当于腋静脉与锁骨相交处),穿刺针与胸壁成30度~45度角穿刺.

    作者:张永林;刘爱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例抗感染治疗体会

    患者,女,70岁,身高159cm,体质量54kg.发现血糖升高近10年,于2013年6月7日入院.患者2004年体检发现血糖偏高,空腹血糖高13.0mmol/L,餐后2h18.0mmol/L左右,无明显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症状,此后多次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早期服用二甲双胍降糖,出现恶心、心慌不适等症状,遂自行停药,后一直未正规服药.近2年来间断行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优泌乐30)降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今入院治疗,随机血糖16.3mmol/L,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优泌乐30)早20U、晚12U皮下注射治疗.病程中患者有双足麻木,大便正常,小便频急,无尿痛.既往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间断性发热,予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作者:李贤文;郑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口腔溃疡40例按治疗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对照组采用0.05%碘伏口腔护理液治疗口腔溃疡.评价2组治疗3d、6d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3d、6d后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

    作者:马俊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普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40只大鼠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对照组(B)、普伐他汀(C,10mg·kg-1·d-1)、普伐他汀(D,20mg·kg-1·d-1)各10只.B、C、D组定期腹腔注射维生素D破坏内皮细胞,喂养3个月,抽血检测hs-CRP,IL-6,并解剖大鼠制作病理切片,后处死所有大鼠.结果 B组病理切片显示内膜明显增厚,管壁弥漫性隆起,内皮下含大量泡沫细胞,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而A组内膜光滑,内皮下未见泡沫细胞,中膜平滑肌排列整齐有序,未见增生改变,C、D组内膜增生情况较B组轻,较A组重,且C组较D组增生明显.炎症因子hs-CRP,IL-6在B、C、D、A中的检测水平依次下降,B组较A组、B组较C组、B组较D组、C组较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有降低炎症因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作者:郭水连;卓晓青;刘建立;万荣;李双宏;吕孝欣;田艳;马建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口腔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口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口腔门诊1200张处方,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7.50% (450/1200),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67% (12/450),占口腔门诊处方的1.00%.抗菌药物的单用占大部分比例,以口服为主,注射次之,抗菌药物的使用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红霉素类,其中抗菌药的使用符合口腔感染的治疗特点.结论 该院口腔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医院口腔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将进一步提升.

    作者:奚洪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自闭症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儿童自闭症属于一种发育障碍性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现在跟人交往和沟通时会出现一些交流障碍,兴趣活动受限,喜欢刻意重复,显得较为刻板和异常,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健康和学习等[1].为提高儿童自闭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病症,需要加强儿童自闭症护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和探讨,并根据实际状况合理的采用心理护理,提高心理护理的作用和功能.

    作者:叶雅萍;林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院药房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 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局域网资源,以网络技术为支持将药事管理和药学信息等分散数据融合形成信息化药品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逐渐明确和理顺药品的领发关系,明确规定从供货单位合法资格的审批,从药品的采购,入库验收和药库设置、职能以及各药房取药的具体方法,确定合理的药品流程.结论 医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药品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是一种较好的医院药房管理的工作模式.

    作者:陈文兴;王惠金;彭泽胜;叶少玲;谢晓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物性低血糖30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重要并发症,如延误诊治可造成严重后果,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多由于降糖药物应用不当所致,笔者报道临床遇见的30例药物性低血糖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12年12月间住院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5 ~ 74岁,中位年龄58岁;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病程3 ~ 20年;合并糖尿病肾病12例,肝功能异常者3例,高血压病14例.用药情况:均有口服降糖药治疗,其中加用胰岛素注射治疗6例;使用的口服药物有美比达、优降糖、达美康、二甲双胍等.临床表现:表现有饥饿、头晕、心悸、出汗、手抖、四肢麻木无力等21例;住院期间出现意识障碍6例,表现为神志不清、呼吸浅慢,血压低,四肢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无明显症状3例,为住院期间定时监测血糖时发现.实验室检查:低血糖时血糖为0.5~ 2.8mmol/L.意识障碍患者6例行头颅CT扫描检查,排出了脑血管意外等.

    作者:杨京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奥美沙坦酯与依那普利对高晨峰型高血压左心室重构干预效应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奥美沙坦酯与依那普利对高晨峰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干预效应.方法 高晨峰型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50例,A组给予奥美沙坦酯治疗,B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左心室结构参数.结果 A、B2组治疗6个月后血压晨峰(MBPS)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MBPS降低的幅度较B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2组治疗6个月后各项左心室结构参数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项指标降低的幅度较B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沙坦酯比依那普利对高晨峰型高血压的左心室重构具有更显著的抑制和逆转效应.

    作者:廖远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防粘连液预防小儿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后鼻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防粘连液预防小儿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后鼻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术后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加用手术防粘连液,对照组仅予鼻用糖皮质激素,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术后出现鼻腔粘连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鼻腔粘连2例(3.2%),对照组出现鼻腔粘连8例(1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防粘连液能有效预防小儿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出现鼻腔粘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琼;马利娟;胡道彩;周勤;高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粪便常规检查5860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及门诊患者粪便常规阳性状况.方法 对医院2012年8月-2013年5月门诊及住院就诊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5860例粪便常规中共发现各种异常1012例(17.3%);隐血试验阳性403例(6.9%).结论 粪便检查可以了解消化道及肝脏、胆道、胰腺等器官的功能,隐血试验可作为胃肠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的筛查试验.

    作者:翟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过程中阿托品中毒原因及对策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重要药物,有些医师为追求尽快达阿托品化或缺乏用药经验,或受以往所谓阿托品用药“宁过量勿不足”的错误观点影响,常加量使用以致过量或中毒.有报道阿托品中毒发生率为40%~60%,死亡率为18.33%[1].笔者根据其治疗AOPP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对阿托品应用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贾海霞;张慧景;祁亚卓;祁焕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 笔者整理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课题的同时,结合2008-2012年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汇集为临床用药教育的素材.结果 在进行的各项临床疗效观察和药理实验研究,也揭示了中医药在改善CHF某些症状方面确实有显著的变化,初步探索和形成一定的临床诊疗经验和相当的理论体系.结论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主要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理气为主,调补五脏气血阴阳等.

    作者:江冬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双硫仑样反应的预防措施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服用某些药物后饮酒或接触乙醇(或含乙醇的药物、食物等)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起的中毒反应.双硫仑又称戒酒硫、双硫醒,接触了双硫仑的人再接触乙醇,会引起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药物研发人员利用双硫仑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严重反应的特性,将其开发成戒酒药,使酗酒者惧怕饮酒,从而起到戒酒作用.

    作者:王瑞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该院2010-2013年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腹痛出现时初诊为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胆囊炎4例,肾结石5例.误诊时间3~ 12h,平均8h.所有酮症酸中毒患者经24 ~ 48h的正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血糖得到控制,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得到纠正,血、尿酮体明显下降,腹痛明显缓解,无1例死亡.结论 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易与外科急腹症等混淆,初诊时难以鉴别,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认识,加强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糖监测,以减少误诊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残病率及死亡率,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常地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温度超标的评估分析

    目的 对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温度超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方法 运用平均动力学温度(MKT)近似计算一段时间内温度超标对正在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的药品影响程度.结果 平均动力学温度(MKT)表明该次温度超标对正在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试验的药品基本无影响.结论 平均动力学温度(MKT)是一种产品在温度不断变化的贮存或分销过程中累积热效力的表现方式,可用于评估一段时间内温度不断变化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作者:董光辉;赵柳入;叶明良;黄海波;方玲;曹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FOLFOX4与FLP方案化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4)与顺铂(DDP)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LP)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4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FOLFOX4方案)和对照组(FLP方案)各24例,对照组行顺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放疗治疗,试验组行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放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放疗近期疗效及长远疗效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放疗近期效果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为12.5%、50.0%稍优于对照组的4.2%、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总生存期为6.7个月、15.1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个月、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与FL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相当,但FOLFOX4长期疗效优于FLP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