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丛径
目的 探讨先天性无症状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新生儿41例作为感染组,健康新生儿2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一般情况、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测查、听力学随访结果、52项神经发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 2组新生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格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NA测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婴儿期智力、婴儿期神经运动发育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刚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 将232例老年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予以止酸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善状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治疗老年胃溃疡症状效果明显,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该院静脉配置药物情况,以提高静脉配置的合理性,增加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2012年1-12月静脉输液医嘱4857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静脉输液医嘱4857份中不合理性医嘱340份,占7.0%.我院各科室存在的静脉配置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可分为给药方式不当、溶剂选择错误、药物配伍不当和给药剂量不当.结论 提高临床药师专业能力,让其应充分发挥与临床紧密结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马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适合该院情况的临终关怀方式.方法 将100例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开展临终关怀政策,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卫生教育.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分析2组患者实施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的癌症患者开展人性化的临终关怀,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心理抑郁,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保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门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同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保胎效果、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保胎成功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82.86%;试验组治疗时间为(6.5±2.7)d长于对照组的(5.9±3.2)d,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能有效地治疗先兆流产,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
作者:刘德浪;叶静;张亚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肠结核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近年来有增多趋势[1],系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为消化系统结核病中常见者.结核杆菌来源主要是食入性的,主要因结核杆菌的痰液而引起,偶尔因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或血源性或腹腔、盆腔其他脏器结核的直接蔓延.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为1.85∶1.病理上包括溃疡型、增生型及混合型3型.肠结核除治疗作用外,精心周全的护理对于患者治愈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院选取了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肠结核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部分重症患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呕吐物窒息或严重外伤致死[1].我院急诊科2012年1-12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57例,在使用纳洛酮救治的同时,给予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57例,男135例,女22例;年龄16 ~69岁,中位年龄32.4岁;饮白酒82例,啤酒23例,红酒14例,数酒混合38例,其中饮白酒量200~1050ml;饮酒到就诊时间0.5~10h,平均1.35h;轻度中毒43例,中度中毒93例,重度中毒21例;自杀性饮酒12例,合并外伤24例.
作者:黄青松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 将300例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术前2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手术前不应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手术时间、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宫口松弛良好,肢体扭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可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扩张宫颈,减少出血量,因用法简单,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樊亚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贯序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咯痰改善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左氧氟沙星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阿奇霉素.
作者:李春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行内镜下介入治疗,同时辅助中药联合放疗,对照组行单纯放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牙拔除术是口腔科门诊常见,基本的治疗性手术,而其中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因牙齿周围阻力及牙体本身的解剖变异,操作空间有限,拔除时难度大或常发生断根,易造成术后疼痛、肿胀、出血,或一定程度的全身反应,亦或造成某些并发症如下牙槽神经损伤等.传统拔除术常采用凿骨劈冠法和敲锤增隙法,局部创伤大,患牙易被推挤移位,可能进入舌下间隙或颌下间隙,甚至造成颌骨骨折等并发症;而且劈冠的方向不易确定,锤击时强烈的震动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损伤[1].我院自2010年起,引进了微创拔牙理念和技术,采用标准化器械、微创化技术、规范化操作,拔除下颌低位埋伏第三磨牙136例,现将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童振宇;李婷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改善和预防作用.方法 将237例SAH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2组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变化,比较2组患者发生CVS情况.结果 观察组CV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和脉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SAH患者CVS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国;王军霞;李会玲;王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比较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和七氟醚用于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需进行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各60例,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麻醉,七氟醚组给予七氟醚麻醉.比较2组用药剂量、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麻醉用药量少于七氟醚组,起效时间短于七氟醚组,阻滞完全时间短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中无不良反应发生,七氟醚组术后6h内出现了呕吐及恶心和头痛等不良反应3例,短期内未采取任何处理,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麻醉效果优于七氟醚.
作者:刘慧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肿瘤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之一,已成为了中国大陆的第二大人口死亡原因.目前,低龄肿瘤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现代医学深入发展、护理模式愈加多样化的过程中,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方式愈加人性化[1].本文从分析青少年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入手,就其护理方式报道如下.
作者:吉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在常规拔出气管导管后出现急性肺损伤,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无创通气前、无创通气2h、24h和撤机时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的动态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37例,占88.1%,无效5例,改行有创通气,占11.9%.37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RR显著下降,SpO2逐步升高,PaO2及PaO2/FiO2逐渐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HR下降、MAP及CVP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早期无创通气治疗可改善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不良反应轻.
作者:杨龙峰;瞿星光;叶永青;叶均强;张飞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减少ADR的相关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该院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168份,分析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结果 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岁患者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病用药ADR发生率高于其他药品种类(P<0.05);口服、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A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外用及其他给药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制剂造成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中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或器官(P<0.05).结论 加强中药制剂生产监测,规范用药管理,重视老年人用药指导,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李育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合并妊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并观察2组产妇情况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糖及羊水过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起强化降糖作用,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是治疗的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腹部护理利于增加腹部手术的舒适程度,是整体护理中主要理念之一,也是评价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为探讨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笔者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该院治疗的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行腹部手术患者120例,其中行直肠癌术21例,胆囊切除术39例,胃切除术29例,阑尾切除术3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3±9.8)岁.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6.3±7.9)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作者:周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尿液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确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DM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作为DN组,以及30例体检确认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同时试验室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FPG)、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H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S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G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统计年龄、性别、病史、体质量及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随着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尿液中L-FABP、mALB、α1-MG、β2-MG,24hpro,血液中THC、LDL-C、FBG水平逐渐增高.DN组中尿L-FABP敏感性高于SUA,尿mALB、α1-MG、β2-MG,24hpro.尿L-FABP与尿液中mALB、α1-MG、β2-MG、24hpro,HbA1c,THC、TG、LDL-C、SUA、ALT、FPG、SBP、病史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尿L-FABP与BUN、SCr、BMI、DBP、HGB、年龄、性别无相关关系(P>0.05).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α1-MG、HbA1c、TG、病史是L-FAB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尿L-FABP水平能准确反映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标志物.
作者:赵瑛;张惠莉;高继东;张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