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李彦州;刘宝敏

关键词: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预防, 护理措施
摘要: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常因颅内出血及脑神经损伤而导致昏迷,伴有吞咽、咳嗽反射减弱等.其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共收治各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5例,笔者分析其并发肺部感染病因,探讨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0 ~73岁;损伤类型:颅内血肿20例,脑挫裂伤14例,复合伤1例;气管切开6例.1.2诊断标准以《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依据,X线胸片显示阳性指征,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确诊:(1)发热;(2)白细胞数增高;(3)脓性支气管分泌物;(4)肺部啰音;(5)痰液培养连续2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35例患者均符合医院内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5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和统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替勃龙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勃龙(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A组单纯给予甲硝唑治疗,B组给予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高于A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失眠1例,5d后症状消失;B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外敷组和传统组各60例,其中传统组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并常规换药,而外敷组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胰岛素外敷,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疮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 2组疮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敷组疮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疮面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行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应用于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辅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CD4 +/CD8+和NK均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稳定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伟波;罗丽红;侯超;王灿;王璇;宋风林;解然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高原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32例.A组给予高压氧治疗,B组给予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治疗后3、7、15d分别观察2组GCS评分.结果 A组治疗后3d、7d GC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5d 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脑水肿有明显疗效.

    作者:吴华;孔晨曦;李超;魏林节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生长抑素在消化道术后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消化道术后应用生长抑素对消化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消化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术后加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未用生长抑素治疗,其他处理方式相同,观察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道手术后生长抑素的使用具有安全性、可行性,生长抑素能促进消化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作勤;陈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血脂和Hcy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血清Hcy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TC、TG及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通过迅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及血脂水平.

    作者:王进;孙其桓;张之惠;郜艳芳;马芳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治疗前,白蛋白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透明质酸、LN、PCⅢ及Ⅳ-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外伤性肠穿孔的临床救治效果分析

    腹部外伤在临床急诊外科中较为常见,其中腹部外伤致肠穿孔是常见的急腹症类型,而腹部外伤性肠穿孔多合并其他外伤,病情较为复杂,需要临床正确诊断并及早正确处理[1].在腹外伤致肠穿孔的救治中,是否实施手术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本文选择我院腹外伤所致肠穿孔患者23例,观察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尿液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确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DM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作为DN组,以及30例体检确认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同时试验室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FPG)、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H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S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G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统计年龄、性别、病史、体质量及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随着糖尿病肾损伤程度的加重,尿液中L-FABP、mALB、α1-MG、β2-MG,24hpro,血液中THC、LDL-C、FBG水平逐渐增高.DN组中尿L-FABP敏感性高于SUA,尿mALB、α1-MG、β2-MG,24hpro.尿L-FABP与尿液中mALB、α1-MG、β2-MG、24hpro,HbA1c,THC、TG、LDL-C、SUA、ALT、FPG、SBP、病史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尿L-FABP与BUN、SCr、BMI、DBP、HGB、年龄、性别无相关关系(P>0.05).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α1-MG、HbA1c、TG、病史是L-FAB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尿L-FABP水平能准确反映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标志物.

    作者:赵瑛;张惠莉;高继东;张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抗抑郁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抗抑郁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帕罗西汀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评分,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宗氏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DS)评分.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抗抑郁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文;张雪孪;赵伟;刘勇;宋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显效73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100例患者中出现恶心2例,腹胀2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涛;张进;苏宝印;孙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分析

    近年来由于药物品种发展迅速,许多药物如心血管药、抗生素、激素、各种中药及中西药组方制剂等,因治疗与抢救工作需要,联合用药机会越来越多,其目的为达到治标又治本,取长补短,增强疗效,提高临床治愈率等.但对不同的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在体内的变化,临床上必须慎重考虑.各种药物均有其各自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配伍得当可达预期目的,若配伍不当不仅在体外可能产生变化,如沉淀、结块、变色等,而且在体内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甚至失效或产生毒性等[1],现将中西药联合应用易出现的相互作用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党晓英;柴图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防治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D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6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DDS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循证护理后1个月46例患者中DD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循证护理前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护理的基础,可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护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作者:陈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卟啉病误诊为功能性腹痛1例

    血卟啉病是由先天性和后天性卟啉代谢紊乱所致疾病,临床表现多变化,又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1].现将1例误诊为功能性腹痛的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患者情况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主因间断腹痛伴呕吐4个月余,于2013年10月2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余前进食狗肉及饮白酒后出现脐周钝痛,伴腹胀、恶心、呕吐,非喷射性,为少量胃内容物,无发热,无腹泻、呕血、黑便,无口腔溃疡,无皮疹及关节痛,于当地卫生所以急性胃肠炎对症处理腹痛有所缓解,但此后腹痛反复发作,平均每月发作1次,多在月经前2~3d发作,每次发作时伴关节肌肉酸痛,四肢发麻,并渐加重,遂来我院.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软,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肠鸣音减弱,1~2次/min.

    作者:周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剖宫产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调查该院剖宫产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调查方法,对该院2013年1-6月120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用品种以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曲松为主;120例均术前未用术后用;平均用药天数为2.04d.结论 该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问题是部分用药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偏长等;应加强用药监管,以促进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开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探讨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分离出的352株肠球菌,应用常规方法或Vitek系统进行鉴定,琼脂扩散法(k-b法)予以药敏试验.结果 肠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血液、创面及伤口分泌物、痰液.其中粪肠球菌216株(61.4%),屎肠球菌132株(37.5%),母鸡肠球菌与铅黄肠球菌各2株,共4株(1.1%).结论 肠球菌在血液、创面及伤口分泌物和痰液中具有较高分离率,与目前侵入性治疗方法增加,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重症患者免疫力下降具有一定相关性;肠球菌对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具有较高敏感性,对其他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性,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其合理性.

    作者:郎少磊;常婧;安淑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观察组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即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建伟;夏小丽;王昌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大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先给予泮托拉唑80mg静脉推注,后以8mg/h速度持续静脉滴注72h;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72h.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较好,无严重不良发应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薄德峰;李瑞霄;曹文功;田永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心理干预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接受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夜间呼叫率和住院满意度.结果 2组术后1d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4d评分均低于术后1d,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7d时夜间呼叫率为12.70%(8/63)低于对照组的30.16% (19/63);住院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缓解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紧张焦虑,降低了夜间呼叫率,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朱秋红;孙立;黄丽;刘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