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芬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俊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一定意义上讲,所有药物都具有某种不良反应,用药本身就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纵观近几年各大媒体报道,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频见报端,即使是国人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药箱常备药——维C银翘片,也难过此关.所以,为了提高用药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全面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显得愈发重要.
作者:黄志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和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较早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采用同样的药物联合化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服米非司酮,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全部缓解率(CR)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骨髓和胃肠道反应的不良反应中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明显提高化疗效果,但对不良反应减弱作用不显著.
作者:邓秀莲;宁淑敏;王玖珍;李林权;董林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及肌红蛋白(MYO)测定用于诊断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6例AMI患者,应用免疫金标法分别测定患者血清CK-MB、cTnT及MYO三种标志物的水平,统计比较各自作为AMI诊断价值的差别.结果 AMI患者发生胸痛6h内MYO的敏感性高;在6~24h内cTnT的敏感性高.CK-MB的敏感性显著低于cTnT和MYO,cTnT的特异性显著高于CK-MB和MYO,cTnT的漏诊率显著低于CK-MB和MY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T在CK-MB、cTnT及MYO三种标志物中检测AMI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高,尤其在AMI发病早期具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测用于AMI的检测更加准确.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替勃龙(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A组单纯给予甲硝唑治疗,B组给予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高于A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失眠1例,5d后症状消失;B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血小板,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CR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纪信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减少ADR的相关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该院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168份,分析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结果 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岁患者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病用药ADR发生率高于其他药品种类(P<0.05);口服、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A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外用及其他给药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制剂造成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中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或器官(P<0.05).结论 加强中药制剂生产监测,规范用药管理,重视老年人用药指导,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李育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是指血浆葡萄糖浓度< 3.9mmol/L.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具有确切降糖效果,且价格低廉,深受患者及基层医师的欢迎[1].但如不掌握药物的特性,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医源性低血糖,带来不良后果.2008年6月-2012年3月我科对磺脲类降糖药致严重低血糖患者42例,实施了院前急救与护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磺脲类降糖药致严重低血糖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8 ~76岁,中位年龄60.8岁;入院时患者均出现大汗、意识障碍、昏睡昏迷;发作时血糖0.5~3.8mmol/L.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2h血糖≥11.1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2].所有患者分型均属于2型糖尿病,发病前均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其中服用格列苯脲24例,服用格列齐特15例,服用格列吡嗪3例;合并使用二甲双胍10例,阿卡波糖8例;慢性肾衰竭9例,感染6例,使用磺胺类抗炎药5例,饮酒5例,未按时进餐4例.
作者:胡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该所收治的COPD合并PTB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PTB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所内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结果 除临床症状外,2组临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b)及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OPD合并PTB以COPD症状为主,典型结核症状少,且ADA阳性率不高,胸片缺乏典型PTB表现,临床治疗与远期效果差.
作者:朱倬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CO2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aO2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持久等优点,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瑞忠;肖丽丽;许书萍;刘爽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小剂量化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和长期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2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进行口腔癌治疗的患者514例进行随访.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化疗的效果,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单纯手术与诱导化疗加手术治疗的术后缓解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等.结果 完成诱导或单纯化疗患者187例,短期总有效率为67.9%(127/187).诱导化疗加手术治疗的患者与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三年生存率及五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加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患者不同时期五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加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三年复发率及五年复发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癌小剂量化疗近期疗效较好,但诱导化疗不能提高总生存率.
作者:张志纺;张桂华;李农;王玉娟;赵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并与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对比.方法 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试验数据,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2009年1月-2011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总的ESBLs发生率为25.0%、34.3%、56.8%,呈上升趋势,而2012年1-9月,ESBLs发生率为31.0%.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第3代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 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青霉素类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
作者:周丽燕;洪滟;蒋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该院静脉配置药物情况,以提高静脉配置的合理性,增加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2012年1-12月静脉输液医嘱4857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静脉输液医嘱4857份中不合理性医嘱340份,占7.0%.我院各科室存在的静脉配置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可分为给药方式不当、溶剂选择错误、药物配伍不当和给药剂量不当.结论 提高临床药师专业能力,让其应充分发挥与临床紧密结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马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年龄多在15 ~44岁,是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炎性反应疾病,感染率在15%~30%,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在阴道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远高于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且易复发[1].BV与盆腔炎、输卵管炎、泌尿系感染、术后感染、异位妊娠、不孕症及妇科肿瘤等有关.如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感染或带菌者,病原体因外来或生理因素影响可再次复活而侵袭传播,使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BV可通过性传播,是由加德纳杆菌和某些厌氧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临床上由于应用大量抗生素,使加德纳杆菌的感染率不断升高,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BV对患者影响较大,增大BV孕妇胎膜感染,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早产及低体质量新生儿的发生率,BV还可引起组织性绒毛膜炎、羊水感染等妊娠并发症[2].
作者:付金红;董英;李素清;李淑媛;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为临床常见且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之一[1],其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2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仍以妊高征产后出血为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因此,为有效提高妊高征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笔者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妊高征产后出血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菊;高会芳;王根民;刘翠荣;许金萍;高洁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显效73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100例患者中出现恶心2例,腹胀2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涛;张进;苏宝印;孙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癌症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癌痛护理;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实施癌痛管理.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疼痛感评分为(1.76±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3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痛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作者:邓贤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开展药学服务的宗旨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学服务的关键是合理用药,通过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可促进药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易佑奎;王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团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10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110例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SDS和HAMD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使患者的抑郁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得到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在护理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段洁明;解坤;马华;邵彦青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