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张书仁;王琦;丰育功;杨新生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治疗, 综述
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处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不良的预后[1,2],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干预,均不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包括开颅、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溶解术、内镜血肿抽吸溶解术、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脑室引流术和去骨瓣减压,或几种手术方法结合应用.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和ICAM-1的表达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993~1998年间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存档蜡块标本66例,同期正常宫颈组织标本20例和宫颈炎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DC和ICAM-1的表达,并与正常宫颈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相对照.结果 20例正常宫颈组织DC皆为阴性表达,30例宫颈炎标本有3例为弱阳性表达;正常宫颈组织20例ICAM-1皆为低度表达,30例宫颈炎组织中2例高度表达.DC和ICAM-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学类型无关;随FIGO手术分期的增加,DC阳性表达率降低,ICAM-1高度表达率增加(χ2=9.899、13.074,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DC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ICAM-1高度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差异有显著性(χ2=8.963、21.512,P<0.01).DC阳性病人3年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DC阴性病人,ICAM-1高度表达病人3年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低度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检测DC和ICAM-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指导宫颈癌临床治疗和估计病人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赵晓华;纪新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2例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13例,神经纤维瘤8例,颈动脉体瘤1例)行CT扫描,5例同时行MRI扫描.结果 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因发生的解剖部位较特殊,依据肿瘤邻近间隙、肌肉及血管等的移位方向,可大体推测出其来自于哪一组神经.神经鞘瘤影像学上多呈不均匀低密度或混杂信号包块,增强后不均匀现象更明显.结论 CT和MRI扫描是诊断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薛杰;张忻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体会

    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退缩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近记忆损害,伴有抽象思维、判断力、人格等改变.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迄今共收治老年痴呆病人52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艳玲;王磊;崔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颅脑肿瘤CT、MRI诊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确定是否为肿瘤、肿瘤的定位、肿瘤的定量、肿瘤的定性四个方面的内容是颅脑肿瘤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中的主要任务.CT、MRI对病变的定位准确,不但能区分脑内、脑外,脑室内、脑室外,对脑实质病变可准确地定位于脑回水平.CT、MRI等数字成像技术则更便于定量,包括测量肿瘤的径线、面积甚至体积,也可测量肿瘤的密度或MR信号强度.

    作者:隋庆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胃癌DNA倍体分析及TIMP-2和MMP-9的表达

    目的 检测胃癌DNA倍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以探讨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基础和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和TIMP-2在99例胃癌、16例癌周黏膜、16例胃癌远处转移灶和25例胃癌淋巴结转移灶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47例胃癌、6例癌周黏膜及4例胃癌远处转移灶标本的DNA倍体及S期分数.结果 MMP-9的表达与LAUREN分型、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转移部位、浸润深度和肿瘤TNM分期有关(χ2=6.65~8.03,P<0.05、0.01);TIMP-2表达与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χ2=5.01~7.05,P<0.05);DNA异倍体率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083、11.750,P<0.05),S期分数与肿瘤大小、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931~6.299,P<0.05);MMP-9和TIMP-2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22,P<0.05);MMP-9表达、DNA异倍体率和S期分数在胃癌与癌周非癌黏膜间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9和TIMP-2的异常表达尤其二者间的失衡及DNA异倍体和高S期分数参与了肿瘤的演进和异质化过程.

    作者:张景芳;张原平;苗芳;纪祥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宫颈妊娠诊断及处理研究进展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发病率很低但危险性很高的妊娠类型,其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1‰~1/10万,在异位妊娠中其发生率<1%[1],随着IVF-ET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宫颈妊娠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2].

    作者:余慧;田瑞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麻醉微量镇痛泵镇痛效果观察

    为了探讨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我院将硬膜外麻醉微量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按给药方法不同,观察其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耸;孙静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海上院前救护12例分析

    海上救护是院前急救的一项新课题,如何使病人得到像陆地上一样的紧急救护,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海上救护除了必备的海上转运工具,如快艇、豪华客轮等外,还要急救人员快捷的应急服务.本文对海上轮船实地救护12例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 评价MRI在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神经鞘瘤21例,均为单发,其信号特点为长T1、长T2 12例,等T1、长T2 6例,长T1、混合T2 3例;其中4例伴囊变;在17例强化病灶中,呈环状强化15例,不均匀强化2例.神经纤维瘤47例,单发41例,多发6例,其信号特点与神经鞘瘤相似,以长T1、长T2改变为多见;有囊变11例;增强扫描32例,呈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5例可见椎弓根骨质局限性吸收、破坏.结论 MRI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通;朱月莉;王国华;王欣;孙景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显像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96例疑为肾上腺肿瘤病人进行超声显像检查,经手术与病理等证实为皮质腺瘤45例,皮质腺癌8例,嗜铬细胞瘤24例,肾上腺转移癌16例,髓样脂肪瘤3例.结果 肾上腺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声像图表现亦各不相同.超声显像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5.8%(92/96),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2.7%(89/96).结论 超声显像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较大,可作为临床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不同病理类型肾上腺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熟练掌握超声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密切结合临床表现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对于进一步提高超声显像诊断本病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正滨;王建红;盛纪香;王建华;江秀丽;孙咏梅;李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效果

    目的 探讨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 对采用支架血管腔内治疗的43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3例病人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病人死亡.结论 熟练掌握支架技术可提高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牟;张居文;陈平;孙林;车海杰;勇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膨式带膜支架并导管灌注化疗对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自膨式带膜支架置入结合导管灌注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食管恶性狭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置入自膨式带膜支架,导管灌注组在置入自膨式带膜支架同时行导管灌注化疗.结果 两组各32个支架一次性成功置入,置入支架后,吞咽困难100%得到缓解.没有发生与置入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观察,置入自膨式带膜支架生存达1年的病例,导管灌注组明显多于对照组(χ2=3.87,P<0.05).导管灌注组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89,P<0.05).结论 中晚期食管恶性狭窄置入自膨式带膜支架,能迅速解除吞咽困难,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结合导管灌注,能有效防止再狭窄,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作者:高国政;杨永民;黄文沂;徐春玲;张锡海;张洪涛;王秀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外伤术后植物状态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植物状态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4例植物状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推拿点穴、针灸、旋磁疗法治疗,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3~9个疗程,评定康复治疗后PVS评分.以10例未行康复治疗的植物状态病人作为对照.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PV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F=177.2,q=24.152,P<0.01);早期治疗组(30 d内)的PVS评分较晚期治疗组(31~90 d)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q=23.029,P<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植物状态病人的预后.

    作者:于兆华;李铁山;于尉杰;王志宪;吴秀英;李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乌体林斯对哮喘病儿外周血Th1/Th2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简称U)对哮喘病儿外周血Th1/Th2功能平衡的影响.方法 分离20例哮喘发作期病儿和15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经植物血凝素(PHA组)、PHA+U1(草分支杆菌混悬物浓度为1×10-2 g/L,U1组)、PHA+U2(草分支杆菌混悬物浓度为1×10-3 g/L,U2组)刺激后,对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哮喘病儿PBMC经PHA诱生后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组(t=3.05、4.16,P均<0.01);而IL-4水平则明显升高(t′=11.18,P<0.01).哮喘病儿U1组PBMC诱生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单纯PHA组(F=33.69~262.63,q=7.34~31.76,P均<0.01),也明显高于U2组(q=4.96~21.41,P均<0.01);哮喘病儿U2组PBMC诱生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单纯PHA组(q=10.35、7.38,P均<0.01),而IL-4水平略低(q=3.29,P<0.05).结论 乌体林斯(1×10-2 g/L)可明显提高哮喘病儿PBMC诱生IFN-γ和IL-4水平,尤以前者为著,在促进Th细胞成熟的同时上调Th1功能,改善哮喘病儿Th1/Th2功能失衡状态.

    作者:杨静;蒋玉红;张秋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处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不良的预后[1,2],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干预,均不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包括开颅、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溶解术、内镜血肿抽吸溶解术、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脑室引流术和去骨瓣减压,或几种手术方法结合应用.

    作者:张书仁;王琦;丰育功;杨新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X线球管窗口贴敷铝箔技术在头颅整形定位测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一种在头颅整形定位侧位图像上能同时清晰显示骨组织和软组织的摄影技术.方法 采用在头颅定位测量X线机球管窗口上贴敷包装牙片用铝箔的方法,通过测量不同年龄、性别和头型病人的头颅横径数值,探讨其与X线摄影条件、铝箔大小、厚度之间对应关系,根据质量评价标准,对所摄图片质量进行评价分级.结果 X线球管窗口贴敷铝箔摄影技术与普通摄影技术相比,能有效平衡和补偿在一定摄影条件下,因头型及软、硬组织厚度和密度不同所造成的颌面部骨性组织和软组织不能同时清晰显示的难题,提高了头颅整形定位侧位片的图像质量.结论 X线窗口贴敷铝箔摄取头颅整形定位侧位片技术简便、实用,取材容易,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摄影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涛;吕恩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95例临床分析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目前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多不满意[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行介入治疗95例ANFH病人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了ANFH对介入治疗的敏感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波;陈士宗;石德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在颈丛阻滞手术中的应用

    颈丛阻滞麻醉由于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易于控制,对甲状腺切除病人生理干扰较小而深受麻醉医师欢迎.但处于清醒状态的病人常常存在紧张和恐惧,引起病理生理改变,甚至不能配合手术,增加手术和麻醉的困难.因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能控制病人心理应激的药物.本文旨在研究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在颈丛阻滞病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志凯;孙富德;王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中耳图像分割

    目的 使用主动轮廓模型进行中耳图像分割,探讨适合中耳图像分割的方法.方法 将传统的梯度外力、梯度加压力及梯度矢量流外力应用于主动轮廓模型,分别对砧骨、锤骨、砧骨和锤骨间的共享狭窄面及鼓膜等图像进行图像分割,比较图像分割的结果,选择收敛速度快、分割结果准确的方法.结果 当初始化模型非常贴近边缘时,应用梯度或梯度矢量流外力均获得了较好的分割结果;当初始化模型距离边缘较远时,应用梯度外力分割失败,而应用梯度矢量流外力得到了快速而准确的收敛结果;对于鼓膜图像的分割,应用梯度外力和梯度矢量流外力均易越界,应用梯度加压力得到了较好的分割结果.结论 对于简单的图像,梯度外力和梯度矢量流外力均能得到较好的分割结果;对于较复杂及边界凹陷的图像,梯度矢量流外力的分割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外力;对于纤细图像应用梯度加压力的外力更容易控制模型越界的现象.

    作者:姜春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边缘MR T2WI高信号区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边缘MR T2WI高信号区(HIZ)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椎间盘退变和临床症状的关系,以提高对此征象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9月间行腰椎MR检查者,排除外伤、骨折、手术、肿瘤、椎间盘突出等影响分析结果的疾病后,分析椎间盘HIZ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226例中54例发现HIZ,共检出HIZ 107个;HIZ与临床症状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HIZ在退变椎间盘的发生率相当高,但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崔巍;冯卫华;徐文坚;刘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