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炳林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260例患儿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60例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249例,成功率达96%。结论小儿静脉穿刺相对难度较大,但只要充满信心,情绪稳定,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学习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和分布特征,按步骤进行穿刺和固定,善于观察总结并指导用于实践,能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白梦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9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例。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接受护理后,乙组痊愈率明显高于甲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科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于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胆道出血外科治疗疗效。方法通过对该院2008-2010年收治的16例胆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结果4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全部痊愈,12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死亡1例,其中死亡患者为晚期肝脏肿瘤以及胆道出血,术后出血停止,但出现了肝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结论应根据胆道出血的具体的原因及出血位置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
作者:刘永茂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其康复,有效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高频超声诊断确诊,观察淋巴结大小、形态、数量及分布情况。结果6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肿大淋巴结位置:脐周26例,右下腹32例,混合部位5例,其他部位5例;所有患者均为淋巴结肿大,大面积为1.7cm ×2.7cm;其中10例患者脐周或右下腹出现3~5个增大不明显的淋巴结,大面积为1.3cm ×1.3cm,血流较丰富,其中24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盆腔与肠间隙积液,经治疗后肿大淋巴结回缩。结论高频超声能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要影像检查方式。
作者:郭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连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痛、呕吐及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高于对照组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作出准确的诊断前提下,早期应用诺氟沙星和复方黄连素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并且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
作者:区健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的变化,计算血糖比值( FINS/FP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HbA1c、FPG和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HbA1c、FPG,2hP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BMI、FINS、FINS/FPG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娜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深静脉血栓(DVT)指在深静脉内血液非正常地凝结,为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骨科手术后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对骨科术后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云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确诊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相符程度。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并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0例,测试患者的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观察对象中临床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程度。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乙肝患者的其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66.82%。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确诊过程中,临床诊断只能作为初级诊断,医务人员及患者应及时进行病理检查,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李芬;陈薪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冷光源光照疗法治疗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5例确诊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儿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冷光源光照疗法治疗并配合系统光疗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总结冷光源光照治疗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降低(P<0.01),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冷光源光照疗法治疗危重病理性黄疸患儿效果确切,配合系统光疗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提高治疗效果,在阻碍黄疸进一步加重和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国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输液接头临床输液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普通外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36例,其中接受正压无针输液接头的患者107例( A组),接受肝素帽接头的患者129例( B组),进行有效性(回血、堵管)和安全性(感染、护士意外针刺)的评价。结果 A组发生回血、堵管、感染、护士意外针刺伤等事件的几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静脉滴注操作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喹诺酮类抗生素( FQs)抗菌谱广、活性强、高效、使用方便、无交叉耐药性,主要包括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1]。FQs的不良反应( ADR)并不突出,但随着其药物品种增多,使用范围扩大,用量增加,FQs的ADR发生率也逐渐上升[2]。为探讨FQs发生ADR的特点及规律,笔者对我院近2年FQs致ADR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坤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同时与患者切除甲状腺包块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标本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符合率100%,良性33例(64.7%),恶性19例(37.3%)。结论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结节中应用,能够准确客观地对患者的病情准确反映,同时结合临床诊断及声像图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在相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即护患关系,它与患者的康复状态息息相关,也与医院的精神风貌不可分割。护患关系通常处理的不到位,尤其是在内科护理中,其危重患者较多,病情较复杂,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或其家属沟通时,易出现矛盾。找出内科护理沟通中常见问题,并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高频电波( LEEP )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行LEEP刀手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9.0%;术后患者均未发生盆腔继发感染,未对妊娠分娩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结论 LEEP刀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各类宫颈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我院长期担任驻昆某部的新兵训练卫勤保障任务,自2013年起由原来的冬季征兵调整为夏季征兵,在新兵训练卫勤保障中体现出与以往冬季训练有明显的区别。
作者:王月兵;李秀银;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急性脑血管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00%高于对照组的5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有效药物,药源广,使用方便,中西药联合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天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对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行无痛肠镜患者循环系统波动的影响。方法100例无痛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首先注射麻黄碱0.1mg/kg(3mg/ml),而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紧接着匀速泵入丙泊酚1.5mg/kg;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取代麻黄碱,其余方案同观察组。2组均由同一肠镜检查医师再实施肠镜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丙泊酚给药后即刻、1min、3min的SBP值、DBP值、HR值均低于基础值(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给药后即刻、1min、3min的SBP值、DBP值、HR值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行无痛肠镜检查前使用小剂量麻黄碱能够减轻肠镜检查时血压及心率的下降,提高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行无痛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牛民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1c、肝、肾功能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2hPG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FPG、HbA1c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且疗效显著。
作者:赵新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焦虑与抑郁评分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缓解其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有效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董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