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炳林
随着社会人群疾病的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当前社会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该病的特点有:病发率高、情况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患者死亡的原因多是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所致,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实施整体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 PA)的耐药情况和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在我院不同来源的50株PA,收集其药敏结果统计分析耐药情况,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50株细菌中检出7株有TEM基因,6株有OXA-10基因,4株外膜孔蛋白基因OprD2缺失。50株PA菌株对药物的耐药率情况为:亚胺培南6.00%,美罗培南6.52%,多黏菌素7.8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42%,左旋氧氟沙星12.77%,阿米卡星14%,环丙沙星14.29%,头孢他啶26.00%,头孢吡肟28.57%,哌拉西林29.55%,庆大霉素30.00%,氨曲南38.00%。结论50株PA菌株中,耐亚胺培南可能是因为OprD2蛋白表达缺失,但并非所有的OprD2缺失均导致亚胺培南耐药。携带TEM和(或) OXA-10基因则可能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
作者:廖旭东;王偲;谢伟;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新生儿护患纠纷诱发因素主要有新生儿产后特殊性、未严格遵循操作原则、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法律意识不足等。为避免护患纠纷医护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强新生儿监测,广泛实施人性化护理,加强自身的职业责任感,从而加强新生儿护理的临床有效率,并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张新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的性能,为临床AMI的诊断提供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方法制备直径为13nm和41nm的纳米胶体金的免疫层析试纸条,选取2013年4-9月就诊的42例AMI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双纳米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血清中cTnI和Myo的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cI和Myo水平显著高于体检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纳米免疫层析试纸条对于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双纳米金免疫试纸条联合检测AMI标志物cTcI和Myo具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度。因此双纳米免疫试纸条是作为AMI诊断的一种兼并多蛋白,高准确度,快捷简便的方法。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HP清除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清除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地西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酒依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4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立哌唑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戒断症状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戒断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戒断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酒依赖患者疗效较好,且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奇;冯芳;刘艳江;石秀华;李克松;张国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内镜保胆法进行胆囊息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68例胆囊息肉患者,择日行内镜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观察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68例患者均首次手术切除息肉,且术中无并发症,手术时间0.6~2.0h,随访1年无复发。术中所见:息肉大小2~14mm,平均10mm;数量1~6个,平均3个;腺瘤息肉16例,胆固醇息肉42例,炎性息肉8例,其他12例;合并胆结石7例。结论内镜保胆胆囊息肉摘除术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维持胆囊功能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为73.3%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规范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并辅以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支原体肺炎早期及时给予激素可明显缩短病程,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刘俊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94.12%),对照组治愈13例(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比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程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给予手术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手术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将两组患者分别与全国常模进行测评对比,并将随访5年2组患者的癌变控制率和5年内患者存活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人际关系略高于全国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子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中偏执、敌对及精神病性SCL-90细胞因子与全国常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SCL-90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癌变控制率和5年内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行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消除患者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并能显著提高癌变控制率和存活率,明显改善口腔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纺;张桂华;李农;王玉娟;赵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促卵泡激素( FSH)在鉴别梗阻性无精子症( OA)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NOA)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应有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6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和2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血清FSH水平,同时检测25例男性健康生育者血清FSH水平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FSH水平,探讨其在OA和NOA中的价值。结果 NOA患者的FSH水平为(8.82±0.87) U/L明显高于OA的(3.01±1.00) U/L和对照组的(2.89±1.0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A患者的FSH水平与对照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FSH对OA与NOA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主因被人发现冻伤昏迷4h于2013年1月17日12∶00来诊。既往患有抑郁症3年,高血压病史1年。入院后查体:处于深昏迷状态,T<35℃,不能测出,脉博( P)26次/min,呼吸( R)2~4次/min,BP 50/40mm Hg,双瞳孔散大约7mm,对光反射消失,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肠鸣音未闻及,病理症未引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律齐,心动过缓。化验室检查示:血钾3.0mmol/L,血糖17.9mmol/L,血肌酸激酶3777U/L,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183U/L,肌红蛋白1435 U/L,血气分析示:pH7.26, PCO234mm Hg, PaO2204mm Hg, SBE-11.2mmol/L,余化验结果正常。根据病史及化验结果初步诊断为:冻僵,休克,心动过缓,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抑郁症。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高流量吸氧、保暖、补液、升压、提高心率、降低血糖、促醒等抢救治疗,于13∶30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及肾上腺素静推等抢救治疗,2min后心跳恢复,予以呼吸机辅助治疗。
作者:任红芬;齐晓娜;任远征;朱慧军;高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同时与患者切除甲状腺包块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标本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符合率100%,良性33例(64.7%),恶性19例(37.3%)。结论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结节中应用,能够准确客观地对患者的病情准确反映,同时结合临床诊断及声像图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42例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同时和患者展开及时交流与沟通,消除、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对照组仅给予安抚,不加以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易引发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应对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耿月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安全管理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对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并为手术室的管理提供实践性导向。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6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1805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医疗差错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疗差错率为0.1%低于对照组的0.9%,护理满意度为98.9%高于对照组的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可有效地降低医疗差错事件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建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9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例。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接受护理后,乙组痊愈率明显高于甲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科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于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复常率、复常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急性黄疽型肝炎(AI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慢性重型肝炎(CSH)、肝炎后肝硬变(LC)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何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5例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相关情况,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5例患者的二氧化锆修复体未出现脱落、崩瓷、变色及桥体折裂等情况,牙龈也无出血、红肿、牙龈黑线等现象。修复前龈沟出血指数3级者7例,4级者6例,修复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0级和1级。结论二氧化锆全瓷系统在口腔修复中能够明显改善牙龈健康状态,保证修复体的稳定性,值得推广。
作者:鲍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嗪及氟美松预防吗啡所致皮肤瘙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PM组50例和DM组34例。 PM组给予异丙嗪治疗,DM组给予氟美松治疗,另选91例患者为对照组不给予预防用药,对比3组皮肤瘙痒情况。结果 PM组和DM组皮肤瘙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M组瘙痒例数和涉及躯干部瘙痒例数均少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异丙嗪和氟美松均能改善吗啡所致皮肤瘙痒情况,但异丙酚疗效优于氟美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生;陈鹏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