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沈丽丽

关键词:青春期, 痛经, 中医病因和病机, 中草药
摘要: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易受心理、精神等因素影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避孕药治疗,取效虽然快捷,但易产生消化道溃疡、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且疗效难以持久。中医药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此外,经期预防保健对疾病的治疗也具有积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微小癌手术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临床特点和淋巴转移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建议和意见。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特点、术前诊断、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患者中92例乳头状腺癌,18例滤泡型腺癌;85例单侧腺叶发病,25例双侧腺叶发病,其中43例甲状腺良性并发症。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症患者7例。经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的误诊率为61.9%,漏诊率为10.1%,灵敏度为89.9%,特异度为38.1%。结论术前超声检查、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手段,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原发灶处理与颈部淋巴结的处理两方面进行。

    作者:赵战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妊娠早期妇女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药物流产的孕49d~3个月妇女1024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流产方法,具体为首先每日晨口服米非司酮,75mg/次,连续服用3d;末次服药24h后于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600μg,并注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随访并记录流产效果。结果1024例妊娠妇女中,完全流产955例(93.3%),不全流产55例(5.4%),流产失败14例(1.4%),药物流产后发生感染16例(1.6%)。1024例妊娠妇女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02例(68.6%),其中服用米非司酮后出现不良反应689例(67.3%),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均自行缓解;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出现不良反应13例(1.3%),主要表现为手心发痒、面部潮红,用药1h后自行缓解。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安全有效,应用方便。

    作者:唐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收治的14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上述患儿在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肺炎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一类新型肿瘤治疗药

    急性髓样白血病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以及治疗后的残存肿瘤存活都有赖于氧化磷酸化( OXPHOS)。因此,抑制这类肿瘤中的线粒体复合物I是条独特的治疗途径。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效复合体I OXPHOS抑制剂( IC50﹤10nM),包括IACS-10759。IACS-1131的优化造就了IACS-10759,在小鼠、大鼠、犬和食蟹猴种表现出良好的药动学性质,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佳(﹥90%),清除率适中,t1/2长。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人流术后乡镇随访减少炎症性不孕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流术后早期乡镇随访对于减少患者炎症性不孕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进行人流术并且能够保证长期电话随访的育龄期妇女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以健康教育随访,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人流术后炎症性不孕反应发生率,并对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炎症性不孕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为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流术后早期进行健康教育随访和相关炎症疾病诊治有助于减少人流术后炎症性不孕的发生率。

    作者:张建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的治疗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2年收治的30例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病患者,分析患者的诊断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30例患者中有3例进行保守治疗,其余26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例在治疗中死亡。接受治疗的2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病患者治疗预后的情况比较良好,患者一旦确诊,必须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避免出现病情恶化,早期诊断和手术是对患者成功治疗的关键。

    作者:沈雄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抢救和护理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患者的科学方法,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患者18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94例。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急诊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临床抢救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顺利;王光燕;莫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加味苦参汤外治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加味苦参汤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加味苦参汤治疗,对照组应用妇科常规消毒液(1%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疗程为10d,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15/16),高于对照组的75.0%(1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加味苦参汤治疗阴道炎时,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维地洛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1.97%(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杨礼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总舒适率为100.00%(43/43),高于对照组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符晓晖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自拟散疣汤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散疣汤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门诊多发性跖疣患者220例,予自拟散疣汤浸泡治疗,1次/d,每次1h以上,如时间允许可2次/d,每次半小时及以上,水温保持在能耐受高温度,连续2周为1疗程。通过观察结果评价中药自拟散疣汤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137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29例,复发4例,总有效率为85.00%,痊愈后随访1年,复发率3%。结论自拟散疣汤具有显著疗效,并且简便易实施,无创伤及痛苦,患者依从性好,可推广开来成为多发性跖疣患者提供简便易行、安全无创且不易复发的中医治疗手段。

    作者:黄仲平;刘光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FDA批准梯瓦新款哮喘药物二丙酸倍氯米松HFA预防性用于哮喘患者

    梯瓦(Eisai)2014年5月26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新款二丙酸倍氯米松HFA(QVAR)作为一种预防性疗法,用于5岁及以上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该新款QVAR带有一个剂量计数器,旨在帮助哮喘患者及其看护者清楚地了解药罐中剩余的剂量。梯瓦计划于2014年晚期将新款QAVR推向市场。QVAR是一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ICS),作为2次/d的药物,用于哮喘的长期控制。此外, QVAR也适用于需要系统性皮质类固醇管理的患者,添加QVAR可能减少或消除全身性皮质类固醇的需要。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体外震波碎石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在外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静脉尿路造影术( IVU)或腹部平片( KUB)确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体外震波碎石( ESWL)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体外震波碎石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从总有效率及各疗程有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第3疗程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L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显著,明显缩短排石时间。

    作者:王春仙;于洋;索勇;黄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某院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窗口2010-2013年配制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进行统计,就结果进行探讨。结果2010-2013年药房共收取处方159374张,其中麻醉性镇痛药处方1533张,占0.96%;患者平均(51.4±12.6)岁,癌症占25.99%,30~40岁376例次,40~50岁531岁,≥50岁524例次;用药频度( 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增幅大达到33.20%,年均增幅21.23%,各品种药剂排序未改变,芬太尼注射液、布桂嗪注射、哌替啶注射增幅高,年均增幅分别为45.6%、25.91%、21.23%。结论该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量迅速增长,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注射类药品,癌症患者使用较多。

    作者:宋赛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9月32例确诊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照组行葡萄糖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5d后,观察组环丙沙星的小抑菌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小抑菌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弹性绷带配合松动坍塌试验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弹性绷带配合松动坍塌试验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初次发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性给予松动坍塌试验的手法治疗,配合使用AQ踝足弹性绷带,通过8字形固定,弹性回缩牵引,使内翻、下垂足回至功能位进行行走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分别对功能性步行量表( FAC)、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FMA)、10m步行测量步长、步速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FMA下肢评分均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步速、跨步长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步速、跨步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速、跨步长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绷带配合松动坍塌试验手法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

    作者:戴文娟;邵银进;林茂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肾功能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 E峰值)、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能够更为有效的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和心功能,是社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方法。

    作者:杜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多种措施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和效果。结果显效2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90%;且随访无患儿出现病情反复和死亡。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多种措施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陈换如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顺铂用于舌鳞癌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采用顺铂( CDDP)进行化疗对治疗舌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舌鳞癌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CDDP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进行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级别。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CDDP对舌鳞癌的患者进行化疗可以取得显著的化疗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可以成为临床上舌鳞癌化疗的一线药物。

    作者:郭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择期手术分娩的产妇1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和护理质量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质量在基础护理质量方面,包括针对性护理质量、术前准备工作质量、术后工作质量、整体护理程序衔接质量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顾海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