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郭会辉

关键词:手术室, 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该院对引起该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学习,提高控制感染意识;加强手术空气的净化;做好术前准备及消毒工作;规范工作人员操作及工作程序;手术器械物品严格管理。通过执行此套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同时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并于术毕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h和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医学论文撰写中的常见问题

    1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1)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2)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3)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2关于题目要求(1)可检索性;(2)特异;(3)明确;(4)简短。3命题方法(1)方法;(2)结论;(3)探讨。4关于把“构成比”当“率”的概念问题在医学文献中,发现有些作者对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感染率等概念混淆不清。5关于疗效的确切评价问题只有观察组而无对照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医学研究结果如无适当的对照比较,就难得出结论。即使有了对照组,若两者之间无可比性,同样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以上可见,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定在性别、年龄、病情、病期、病型、部位、疗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有可比性,其结果才有科学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药泡脚降温的护理体会

    高热是儿科很多疾病共同的表现,给高热患儿降温便成了急诊护士经常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地给患者降温也是进行满意度调查重要的一项内容。我科自2012年9月开始对门急诊高热不退的患儿开展了中药泡脚,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12年9-2013年9月高热不退患儿1526例,男780例,女746例;年龄6个月~14岁。使用中药泡脚的患儿1198例。

    作者:何家伟;方映玲;谢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90例,将其中采用单纯性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单纯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复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眼压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复合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单纯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单纯组,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发生率低于单纯组,滤过泡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继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 CSP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内生型早期CSP患者30例为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另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内生型早期CSP患者20例为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中2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CSP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侠;刘士梅;石琳;高淑凤;孙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定定向力,采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及HD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2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HDS-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王颖;介李璞;鲁雅琴;蒋珍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治疗,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和Karnofsky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1.11%(2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1%(13/36),治疗后观察组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与桑菊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良庚;柏茂树;刘继明;梁百武;武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支持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覃龙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内镜下高电频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82例,共有息肉156枚。根据息肉的大小形状选择电灼切除或圈套器切除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电灼切除52枚,圈套器切除104枚,均一次性切除,治愈率100%。2组患者未出现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腹痛6例,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随访,其中电灼切除复发3例,复发率为5.8%,圈套切除复发6例,复发率为5.8%,复发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复发率为16.1%,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电频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生症少,安全有效,需掌握好手术治疗指征,腺瘤性息肉易复发,应该增加随访次数,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缔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全面观察和护理用于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观察与护理干预在胃溃疡合并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设计问卷调查2组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1),观察组护理的满意率为97.78%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全面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胃溃疡并发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加强应用。

    作者:曲延丽;连方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正常足月单胎头位产妇,根椐产妇有无镇痛需求分为观察组202例和对照组198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对照组采用普通经阴道正常分娩,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h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产妇在生产时的疼痛,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对胎儿无不良反应,保证了母婴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侯杰;王淑伟;罗美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的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封闭穿孔治疗,观察组则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行针对性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牙齿拔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的48.98%,牙齿拔出率为16.33%(8/49)低于对照组的38.78%(1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牙齿拔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娅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皮肤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8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d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护理总满意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DS、SAS及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银屑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雪香;张峰;卢婉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013年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品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处方点评对该院门诊2013年1-12月静脉或口服给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儿科、呼吸、肾内、眼科为主,其中应用数量多的品种为地塞米松注射液,用药金额大的是甲泼尼龙片。结论该院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基本合理,在门诊医师和临床药学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趋于合理化、规范化。

    作者:张洁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5.7%;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荣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依从性,是护理学科发展的趋势。

    作者:王寒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联合强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联合强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联合强骨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JOA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联合强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靖;陈德生;张展展;王吉山;赵素霞;张德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 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收治的CHB+NAFLD患者150例作为A组,予以肝穿刺组织活检及肝脏CT平扫,对血液生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同时选取同时期150例CHB和150例NAFLD患者分别作为B、C组。比较3组(1)血清学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丙氨酰转肽酶(GGT)。(2)血脂、血糖、胰岛素检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S)、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3)肝组织学检查、肝/脾CT比值。结果 A组ALT、AST和GGT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血清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TC、TG、FBS、INS和IRI水平低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C组TC、TG、FBS、INS和IR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组和 C 组脂肪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高于B组和C组(P<0.05)。 A组患者肝/脾CT比值低于B组,高于C组(P<0.05)。结论 CHB+NAFLD患者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与单纯CHB、NAFLD存在差异性,检查诊断时应予以区分。

    作者:杨学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经口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急诊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该院急救中行紧急气管插管的危重病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气管插管的技术特点及在临床急救应用的经验。结果急救中有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越早实施气管插管,插管成功率越高,插管所用时间越短,抢救成功率越高。结论急诊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行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技能,果断而及时地实施气管插管,切勿延误抢救时机。

    作者:邢胜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4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 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干预护理。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出院时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90.48%(38/42),并发症发生率为9.52%低于A组的3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方面的干预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晓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