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覃贵贤

关键词:糖尿病, 血糖, 并发症, 家庭护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者数每年以75万人的速度上升。其中,糖尿病患者中90%为2型糖尿病[1]。并且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危害人类的第3大疾病。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至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88亿[2]。现阶段对糖尿病的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其目的是控制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的只占极少数的比例,时间也很短,只是病情严重或者出现并发症时才住院。患者平时处在复杂的社会中,能否把这些治疗落到实处,这就给患者及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难题。我科从2008年开展了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已经5年了,从目前情况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成角折顶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是临床常见儿童损伤疾病,其占全身骨骺损伤的50%[1]。我科自2009-2012年采用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5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56例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7~15岁;伤后至就诊时间0.5h ~7d;左侧者20例,右侧者31例,双侧者5例,全部病例均经 X 线片确诊,其中桡骨远端骨骺背桡侧分离者52例,掌桡侧分离者4例。56例患者的损伤均属闭合损伤,不伴发神经损伤症状。

    作者:朱勤庄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2月医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 组、B 组、C 组、D 组各4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A 组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B 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治疗,C 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给药治疗,D 组不给于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 A 组、B 组、C 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 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部 X 线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均明显短于 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B 组、C 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 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显效率明显高于 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捷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该院(二甲医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该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1~12月儿科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6000张,对有关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具1~5种药品的处方占总处方100%,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19种;单张处方金额≤100元占总处方91.93%,100~300元占总处方8.07%,平均处方金额80.52元;使用针剂的处方占总处方52.73%,其中静脉输液占65.11%;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51.57%,其中单用占96.96%,联用占3.04%,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占62.99%,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及中成药注射剂联用占50.13%。结论该院儿科门诊处方存在一些问题,尤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意识,加强对临床医师、药师的相关培训,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黎清耀;曾秋月;刘经飘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药熏蒸在肛肠手术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肛肠疾病术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肛肠疾病术后患者2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治疗组1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并配合相应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蒸,在缓解创口疼痛、减轻或消除水肿、减少出血等方面,疗效确切,优于高锰酸钾溶液;中药熏洗操作简单易行,迅速起效,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燕;闫桂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提高医院产科护士法律意识的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而我院产科部分护士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却不甚了解。根据我国法律,患者有7种基本权利:“医疗保障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受尊重权;与家属联系权;获得赔偿权。”当患者进入医院,从挂号的那一刻起,到取药后离开医院前,就与医院建立了无形的合同关系。故护理人员更要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办事,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为孕产妇服务。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诺华与 Ophthotech 合作获得 AmD 特效药物 Fovista 海外销售权

    诺华公司近宣布公司已经和 OPHthotech 公司达成协议,获得其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特效药物 Fovista 的海外市场销售权,这一协议的总金额将达到10亿美元左右。诺华公司此举是为了打破此前罗氏公司和 Regeneron 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对于 OPHthotech 公司而言,公司也很希望通过这一协议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OPHthotech 公司于去年正式在纳斯达克 IPO 上市,工筹集1亿6千5百万美元的资金,位列当年十大 IPO 公司之一。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1mg +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剂2ml 加入0.9%氯化钠溶液5ml 中压缩雾化吸入,2次/ d。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在 PaO2、P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作者:秦祝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及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医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1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恢复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术中及术后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恢复家务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恢复性生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疗效: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自然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能快速恢复,适用于有保留生育功能愿望的患者。

    作者:吴婉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喹诺酮类药物致起发热1例

    患者,男,42岁,于2013年6月某日因尿频,尿急,尿痛5d来我院就诊,以泌尿系统感染收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给予抗炎对症治疗(0.2%左氧氟沙星20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 +头孢曲松4g,做先锋霉素皮试阴性)就在静脉输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min 后,患者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寒颤、高热、憋气,测体温39.9℃。护理诊断:发热,分析患者症状考虑到疾病本身的发展或输液反应,遵医嘱停药拔针,吸氧,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0min后症状有所好转。第2天,继续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min 后患者又起上述症状,给予停药,吸氧,物理降温对症处理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此时确认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导致的药物热。第3天停用左氧氟沙星,其他用药不变,患者未诉发热不适,生命体征正常。

    作者:王条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90例临床分析

    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分3种,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处理及时预后通常良好。如确诊和治疗不及时,一旦发展为脑疝,则预后极差,致残及病死率极高。笔者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行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90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慈新;杨义;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为把护理不良事件控制在较低水平,避免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我院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发生了38例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认为加强护士法制观念,规范化培训和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环节制度管理,才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1]。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庆华;李璐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县级医院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误诊情况分析

    低血糖症状临床十分常见,通常容易处理;但当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一定极限时会导致复杂的的临床综合征,甚至出现昏迷,其次是表现特殊,容易误诊;同时严重而长时间的低血糖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使脑组织细胞的损害不可逆,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干预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发生临床死亡。现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低血糖昏迷患者误诊情况进行和分析。

    作者:吕鸣;周观彦;范红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紫外线诱发皮肤癌的讨论

    紫外光谱致癌作用强的部分是在波长290~320nm 的中波紫外线(UV-B),即晒伤的光谱范围。1紫外线致癌机制紫外线致癌作用机制大体包括:(1)紫外线对上皮细胞有瘤促发剂和增强剂2种作用。(2)紫外线可能消弱机体对变性的上皮细胞的免疫应答。白化病小鼠实验证明紫外线的致癌机制可能是固醇经化学转化成为胆固醇-5α、6α环氧化物之类的致癌物。多胺生物合成酶鸟氨酸脱羧酶的诱导可能是致癌过程中的一个必需步骤。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导致 DNA 损伤。这种损伤的修复不全引起恶性转化。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此类患者皮肤癌极为常见,他们体内一种酶(紫外线核内酶缺乏而引起紫外线损伤的 DNA 修复不全。除了直接致癌作用外,紫外线还引起免疫抑制,以致瘤性皮肤细胞存活并生长。免疫抑制不仅对皮肤细胞产生影响,而且对经皮肤血管带到体表附近的细胞也有影响。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有细胞毒作用的 T 细胞不能增殖。细胞毒性 T细胞增殖需要2个信号:与 I 区产物一起递呈的上皮细胞抗原和非特异性放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的产生。皮肤的Langerhans 细胞(LC)具有 Ia 标志,并引起递呈皮肤细胞抗原的作用。紫外线是 LC 数量减少或通过某种尚为明了的机制干扰其功能,因此损害了 LC 刺激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增殖的能力。除了 LC 诱导的 IL1产生外,角质细胞也能产生一种 IL-1样的物质,叫做上皮细胞胸腺细胞激活因子(ETAF)。LC 处理抗原完成之后,ETAF 的产量看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随之发生的 T 细胞增值性应答的大小。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不仅损伤 LC 功能,而且减少 ETAF 的产生,并进一步阻碍刺激免疫 T细胞。虽然在某些实验条件下证实了 ETAF/ IL-1产生减少,但在另一些研究中,这些介质的产生事实上增加了。ETAF/ IL-1水平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紫外线的剂量和用作照射的光源不同。紫外线诱发的肿瘤能逃脱免疫损伤的另一个主要机制是抑制性 T 细胞的产生。小鼠实验表明,紫外线诱发的肿瘤移植到与肿瘤产生动物同系的正常小鼠时有80%不生长(退行性瘤),但有20%生长(进行性瘤)。虽然正常小鼠排斥移植的大多数紫外线诱发肿瘤,但那些初接受了亚致癌剂量的小鼠对肿瘤不再抵抗,而是允许移植的肿瘤进行性生长。

    作者:徐广琪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甲状腺功能与月经失调相关性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女性月经失调发生率逐年升高。甲状腺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对生殖生理等均会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对月经失调相关研究的深入,妇产科医师逐渐认识到月经失调与甲状腺功能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的认为甲状腺亢进可能导致闭经,甲状腺减退可能造成子宫出血。文献认为因甲状腺功能减退造成的月经失调多为月经稀发[1]。现对甲状腺功能与月经失调相关性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阙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洛索洛芬钠缓释片的制备

    目的:考察不同因素对洛索洛芬钠缓释片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在缓冲液中测定 HPC、mCC、HPmC、压力等因素对缓释片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随着 HPmC、HPC 用量的增加洛索洛芬钠缓释片释药减慢,但随着 mCC 用量增加溶出速率增加,累积释放量亦有明显改善,压力增大释放减慢,但影响不明显。结论通过调节洛索洛芬钠缓释片可以得到满意的释放效果。

    作者:黄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1]。心脏起搏技术是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对46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珍;罗民香;戴国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美皮康敷料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美皮康敷料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6月收治的压疮高风险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2组均给予预防压疮的常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骶尾部使用美皮康保护,对照组给予水胶体敷料或海绵体敷料保护,比较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5.0%。结论使用美皮康对压疮的预防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玲;李爱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

    目的:了解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功效。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对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分2次进行,治疗前、治疗后时间为7d。结果采取常规治疗后,2组患者的 ALT、AST、GGT 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和 P ﹤0.01);治疗组 ALT、AST、GGT 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张咏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于胎龄儿体内生长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测定及作用分析

    目的:测定小于胎龄儿体内生长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并分析其在生长追赶现象中的作用。方法将156例新生儿分为适于胎龄儿组与小于胎龄儿组,小于胎龄儿组根据有无生长追赶现象的出现又分为有追赶现象组和无追赶现象组。比较其发育指标及生长调节因子水平。结果小于胎龄儿组的发育指标、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均小于适于胎龄组,生长素水平显著高于适于胎龄组。适于胎龄组的体质量标准得分、身高标准得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均高于有追赶现象组与无追赶现象组,生长素水平低于有追赶现象组与无追赶现象组。生长素与体质量标准得分呈负相关,与身高标准得分无相关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与体质量标准得分、身高标准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存在生长素高水平,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低水平的状态,3种因子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黄瑞如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心肝同治法及其组方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肝同治法及其组方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60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和高、低剂量组方组。除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外,结扎各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并于造模后予相应药物治疗12d。治疗结束后,检测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VD),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结果模型组缺血心肌mVD 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低剂量组方组及倍他乐克组 mVD 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高、低剂量组方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模型组 VEGFR-2mRNA 表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低剂量组方组及倍他乐克组 VEGFR-2mRNA 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低剂量组方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肝同治法及其组方能够促进缺血心肌 mVD、VEGFR-2表达,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作者:林华;蔡智刚;唐新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