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代治国;胡迎富;李昌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高龄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治疗老年急性脉综合征(ACS)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入院的老年 ACS 患者108例,在常规使用 ACS 的治疗基础上加用rhBNP,连用3~5d;测定治疗前和停止静脉注射4h 后血浆 BNP 水平、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血清肌酐(SCr)、收缩压(SBP)等指标,比较 rhBNP 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及观察安全性。结果静脉注射rhBNP 后患者血浆 BNP、HR、LVEF、LAD、SCr 及 SBP 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hBNP 静脉注射治疗老年 ACS 致急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痰热清对胸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对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医院放射治疗科住院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痰热清辅助常规放射治疗)32例与对照组(常规放射治疗)32例,对2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发生放射性肺炎现象8例,占25.00%;治疗组32例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炎现象3例,占9.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痰热清能够有效的使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得到降低,无过敏现象和不良反应,对胸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对患者的治疗后生存质量进行了改善。

    作者:胡寒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紫外线诱发皮肤癌的讨论

    紫外光谱致癌作用强的部分是在波长290~320nm 的中波紫外线(UV-B),即晒伤的光谱范围。1紫外线致癌机制紫外线致癌作用机制大体包括:(1)紫外线对上皮细胞有瘤促发剂和增强剂2种作用。(2)紫外线可能消弱机体对变性的上皮细胞的免疫应答。白化病小鼠实验证明紫外线的致癌机制可能是固醇经化学转化成为胆固醇-5α、6α环氧化物之类的致癌物。多胺生物合成酶鸟氨酸脱羧酶的诱导可能是致癌过程中的一个必需步骤。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导致 DNA 损伤。这种损伤的修复不全引起恶性转化。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此类患者皮肤癌极为常见,他们体内一种酶(紫外线核内酶缺乏而引起紫外线损伤的 DNA 修复不全。除了直接致癌作用外,紫外线还引起免疫抑制,以致瘤性皮肤细胞存活并生长。免疫抑制不仅对皮肤细胞产生影响,而且对经皮肤血管带到体表附近的细胞也有影响。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有细胞毒作用的 T 细胞不能增殖。细胞毒性 T细胞增殖需要2个信号:与 I 区产物一起递呈的上皮细胞抗原和非特异性放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的产生。皮肤的Langerhans 细胞(LC)具有 Ia 标志,并引起递呈皮肤细胞抗原的作用。紫外线是 LC 数量减少或通过某种尚为明了的机制干扰其功能,因此损害了 LC 刺激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增殖的能力。除了 LC 诱导的 IL1产生外,角质细胞也能产生一种 IL-1样的物质,叫做上皮细胞胸腺细胞激活因子(ETAF)。LC 处理抗原完成之后,ETAF 的产量看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随之发生的 T 细胞增值性应答的大小。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不仅损伤 LC 功能,而且减少 ETAF 的产生,并进一步阻碍刺激免疫 T细胞。虽然在某些实验条件下证实了 ETAF/ IL-1产生减少,但在另一些研究中,这些介质的产生事实上增加了。ETAF/ IL-1水平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紫外线的剂量和用作照射的光源不同。紫外线诱发的肿瘤能逃脱免疫损伤的另一个主要机制是抑制性 T 细胞的产生。小鼠实验表明,紫外线诱发的肿瘤移植到与肿瘤产生动物同系的正常小鼠时有80%不生长(退行性瘤),但有20%生长(进行性瘤)。虽然正常小鼠排斥移植的大多数紫外线诱发肿瘤,但那些初接受了亚致癌剂量的小鼠对肿瘤不再抵抗,而是允许移植的肿瘤进行性生长。

    作者:徐广琪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给予莫沙必利片,复方阿嗪米特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沙必利及复方阿嗪米特。分别于2周、4周、8周末记录临床症状观察结果,对比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在2周、4周、8周时总有效率分别达80.3%、95.8%、97.2%,明显高于对照组24.6%、78.9%、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消化不良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靳淑黎;李丽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乳腺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乳腺良性疾病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96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外科换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9.7±5.8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乳腺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够改善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常文娟;权永志;常建伟;赵军山;张新彦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下颌骨肉瘤误诊为面部感染1例

    患者,男,52岁,汉族,农民。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常感右面部肿胀,疼痛未予治疗。一个半月前,感面部肿痛加剧,常伴前额部阵发性放射样剧痛,难以忍受,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县医院以面部感染、冠周炎收住院。入院后予以抗炎止痛,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患者诉切开后无脓,但有较多的血样液体流出)效果不佳,疼痛加剧。2d 后又拔除右下第三磨牙,拔牙后告之此牙无牙根。疼痛无缓解,拔牙3d 后面部肿胀加剧,伴张口困难,阵发性颌部疼痛间歇时间明显缩短,持续时间长,放射样疼痛更为剧烈,县医院继续予以抗炎止痛治疗,无效,遂来本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颌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部以下颌角为中心肿胀明显,局部轻度充血,体温较高,未触及乒乓感及波动感,肿胀区中央扪及一(5×3)cm2的硬块,质硬,界不清,压痛(++),右髁状突动度减弱,右外耳道冲击感减弱,右耳屏前压痛(++),张口度2cm。右下磨牙区龈颊沟膨隆,无波动感,右下第三磨牙拔牙窝内充满了结节状,暗紫色的新生物。右下第一、二磨牙松动(++)。下颌曲面断层片示右髁状突,喙突及右下颌角及升枝处骨质呈弥漫性破坏,边缘不清,骨膜反应重,无新骨形成。术后病理诊断为:颌骨骨肉瘤。

    作者:仙扎根;房倩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必净治疗恙虫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确诊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及器官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50~100ml 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 marshall 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主要实验室指标、平均住院日、疗效等。结果2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治疗组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差值、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平均住院日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促进各脏器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松;欧汝奋;林恒;蔡静月;何日东;杨世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肺动静脉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诊断体会

    肺动静脉瘘(PAVF)又称为肺动静脉畸形(PAVm),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近日我院呼吸内科收住1例肺动静脉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主因反复咳嗽、咯痰、喘息5年,加重1月住院。患者有反复咳嗽、咯痰、喘息5年,每年冬春季受凉后好发,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曾在当地医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月前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再发。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否认反复鼻出血、咯血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查体:全身未见出血点、皮疹,口唇发绀,右肺闻及少量哮鸣音,心腹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增宽,三尖瓣左心功能正常。肺功能:轻度通气功能减损,轻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血气分析:pH 值7.398,PO250.3mm Hg,PCO239.5mm Hg。X 线胸片:(1)右肺上野见片状渗出影;(2)左肺门近肺门区及左肺下野见高密度结节影;(3)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结增大。肺 CT:(1)双肺间质性改变、肺气肿;(2)双肺陈旧性结核;(3)左肺上叶动静脉畸形可能。肺增强 CT(见附图1)及 CTA(见附图2):见左上肺2条状影和结界影由肺门发出,迂曲走形,与近左上胸壁2小结节相连,增强后见条状影及结节影呈血管样强化,分别与肺门的血管相连。诊断肺动静脉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因患者高龄、肺动静脉瘘较小、分流量少,未做特殊治疗,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抗感染、吸氧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

    作者:成永晖;王丽;陈继红;许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1mg +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剂2ml 加入0.9%氯化钠溶液5ml 中压缩雾化吸入,2次/ d。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在 PaO2、P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作者:秦祝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吡拉西坦片联合自拟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片联合自拟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补肾益智汤,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因突变、胆碱能缺失等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治疗老年性痴呆,总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艳萍;侯玉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43例临床分析

    急性阑尾炎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5岁儿童多见,小儿阑尾腔细壁薄,肌层组织少,一旦发生梗阻或血运障碍,极易发生坏死穿孔。因此,虽然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较成人低,但病势较成人严重。由于小儿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体征,且大网膜发育不全,对炎性病变的局限能力弱,一旦发生穿孔即迅速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此外小儿腹膜吸收能力强,短期内可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可威胁其生命,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对持续腹痛和发热的患儿进行反复检查,以免漏诊误诊。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志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1]。心脏起搏技术是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对46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珍;罗民香;戴国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与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适应证在不断扩大,因其创伤小,无需开胸,不留永久性疤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对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7例实施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加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静梅;周桂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治体会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据统计,我国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患者≥400万,﹥65岁的 DHF 患者病死率每年约为15%。可见, DHF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2]。

    作者:石吉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氟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均予应用硝酸脂类、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氟伐他汀口服,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做法与体会

    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及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我院结合自身临床用药情况,近3年在全院广泛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严格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赵俊;木森;顾明;赵杰东;江云贵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便秘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老年便秘患者56例,辨证分型:气虚、血虚、阳虚以及阴虚4种,药方为通舟方,10d 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4个疗程。对治愈情况进行探讨。结果56例患者中,治愈28例(50.00%),显效17例(30.36%),好转8例(14.29%),无效3例(5.36%),总有效率为94.64%。结论通舟方治疗是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医治,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县级医院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误诊情况分析

    低血糖症状临床十分常见,通常容易处理;但当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一定极限时会导致复杂的的临床综合征,甚至出现昏迷,其次是表现特殊,容易误诊;同时严重而长时间的低血糖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使脑组织细胞的损害不可逆,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干预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发生临床死亡。现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低血糖昏迷患者误诊情况进行和分析。

    作者:吕鸣;周观彦;范红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12年1月来本院分娩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1380例,对其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60例进行分析。结果560例术前、术中、术后均按传染病消毒、护理,婴儿预防注射按常规操作。无麻醉意外,无产妇及胎儿死亡,无切口感染,无医务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66例前次剖宫者亦无粘连,手术顺利。结论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药用量少,诱导迅速,效果确切,镇痛及肌松良好,术后无麻醉药物残留的作用。

    作者:温凯升;王维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给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遵医用药、生活方式、按时复诊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改变其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绪荣;王志芹;安淑霞;杜雪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体会

    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其病机为肝郁气滞,痰湿困脾,以至肝脾两伤,痰瘀互结,瘀滞成块。以乳房胀痛、结块,经前或经期加重为主要临床特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其临床症状,按中医辨证分型,配以自制中药粉剂外敷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解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