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住院部收治的小儿髋关节滑膜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疾病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的优势,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作为本病的临床基础治疗方案。
作者:黎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 COPD 患者46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和单独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剂治疗(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情况,并应用 St George's 呼吸问卷(SGRQ)对 COPD 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较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 COPD 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高龄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方法治疗。结果25例治疗成功,死亡8例,5例自动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手术、常规保守治疗病死率较高。采用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方法治疗疗效确切,且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膀胱癌患者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洗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采用卡介苗进行膀胱灌注,首月1次/周,随后次数逐月递减,连续治疗12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复发率,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膀胱癌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能够较好的改善预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春仙;杨永安;李锴;黄晶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肛门塞双氯芬酸钠栓剂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取 PCEA 方式;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剂肛门塞药。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痛觉视觉模拟评分( VAS)、下床活动时间、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 VAS 在剖宫产术后1d 及术后2d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8h、出院前1d VA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镇痛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EA 联合肛门塞双氯芬酸钠栓剂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产妇下床活动早、满意度高。
作者:彭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使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使用改革后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满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期间给予改革后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泓;张璇;廖冬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2013年来本院门诊体检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扫描仪记录心电图,比较运动前后 ST - T 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ST 段抬高在胸导联的比例高,肢导联的比例低;心率低于60次/ min 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率随着心率的增快而呈逐渐降低趋势,且常见于胸导联,另外还要根据患者的 T 心电图动态等进行综合鉴别诊断。
作者:张玲;戚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按 Evans - Jensen 分型标准分型,通过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出院后随访,定期复查,记录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Ⅱ型患者的手术时间、近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Ⅴ型患者的手术时间、近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Ⅴ型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低于Ⅲ型、Ⅳ型、Ⅴ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于不同临床分型转子间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对复杂型转子间骨折医源性创伤较大,总体来讲,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国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3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纠酸、补充清蛋白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通过每天动态观察新生儿的胆红素下降情况以及胆红素降至参考水平所需要的时间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胆红素日平均下降值(46.2±5.1)μmol/ L、胆红素降至参考值所需时间(4.1±0.8)d,均低于对照组(31.5±3.8)μmol/ L、(6.0±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能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缩短治疗时间、避免蓝光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赵晓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164例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与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且有利于改善产妇的抑郁状态,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作者:余新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符合 WHO 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安全用药护理,患者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从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遵医行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饮食调整、戒烟戒酒)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指导及安全用药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对保健意识的提高。
作者:吕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前交通破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及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前交通破裂动脉瘤患者5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早期(≤3d)进行显微手术者30例,晚期(﹥3d)进行显微手术者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致残率、植物生存状态和病死率与晚期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较入院时增加,且早期手术组大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交通破裂动脉瘤及早进行显微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应该得到临床重视。
作者:李冠军;陈亚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筋骨草皮肤抑菌液对痹症患者抗炎镇痛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痹症患者,使用筋骨草皮肤抑菌液治疗,通过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并观察用药前后疼痛强度来评价其镇痛作用。结果与用药前相比,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疼痛强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筋骨草皮肤抑菌液对痹症的抗炎、止痛效果显著。
作者:王小林;李政鑫;宋强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加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并加用加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1%(20/27),高于对照组的33.3%(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范晋鸿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赵保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09年10月-2013年7月采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硫酸镁静脉给药注射,总量为25~30g/ d,用药时生命体征监护仪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10mg 片剂,舌下含服,3次/d。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硫酸镁对患有妊高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立红;陈祖雄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与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77.09%(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复发患者,对照组复发率为12.50%,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肠梗阻,治愈率较高,病情恢复时间短。
作者:肖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近年来临床使用广泛的抗生素,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抗菌谱广泛等优势,因此受到临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已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胃肠动力障碍等疾病中广泛使用,上述作用的探索及发现,不仅使得药物应用范围被拓宽,同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及契机。
作者:陈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三叉神经痛诊断的意义。方法2013年本院共收治三叉神经痛患者34例,对其进行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查,并与健侧做对比,分析其特点。结果34例患者患侧与健侧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可以作为三叉神经痛辅助诊断的客观指标。
作者:李俊庆;李景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变化与甲状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12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糖尿病发病程度,可划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4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血糖、血脂水平及甲状腺癌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症组、重症组血糖、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轻症组、重症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与甲状腺癌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血糖、血脂水平异常程度升高,但对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礼灿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