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南 QL8000型微量元素分析仪稳定性分析

张春霞;管华

关键词:元素, 锌, 铁, 镁
摘要:目的:探讨济南 QL8000型微量元素分析仪测试结果的稳定性。方法随机抽取某一来本院就诊的患者静脉全血5ml 于肝素抗凝管中,混匀,按照济南 QL8000型微量元素分析仪样品处理方法制备50个(Zn、Fe、Ca、Mg)全血平行样以及50个(Pb、Cu)全血平行样,编号 A 组。按照质控品的配置要求分别配制50个(Zn、Fe、Ca、Mg)及(Pb、Cu)质控品样本,编号 B 组。测试 A、B 组中各个微量元素的数值并记录。结果 A、B 组间各微量元素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济南 QL8000型微量元素分析仪稳定性较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到本院进行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治疗的患者35例,对其中20例采取保守治疗,其余15例采取手术治疗,然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果随访发现,采取保守治疗的20例患者中,疗效优9例,疗效良7例,疗效可3例,疗效差1例,优良率为80.0%。采取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中,疗效优7例,疗效良4例,疗效可3例,疗效差1例,优良率为73.3%。结论对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应该根据其发病特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高俊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 A 组、B 组,各25例。在对两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 组采用红霉素治疗,B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 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4%(21/25)低于 B 组的96%(2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发热、咳嗽、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思长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采取氨基酸等营养支持治疗;插胃管留置,从胃管内注入多潘立酮等药物,促进胃肠蠕动;温盐水洗胃,促进胃功能恢复;纠正低蛋白血症,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精细护理,包括饮食护理、肠内营养护理、监测血糖和电解质、促进胃动力恢复、心理护理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观察组胃瘫持续时间为13~31d,平均(21.4±4.5)d。对照组患者胃瘫持续时间为17~42d,平均(27.3±5.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桂秀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2月接收治疗的80例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在围术期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在围术期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空腹血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对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马淑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均连续用药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刁依心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住院部收治的小儿髋关节滑膜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疾病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的优势,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作为本病的临床基础治疗方案。

    作者:黎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妇产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做任何的辅助分娩。试验组在第一产程中应用地西泮针对其宫颈的扩张,有利于顺利的娩出胎儿。使用后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试验组的自然分娩率80.00%(40/50)高于对照组40.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在顺产后出血率和顺产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地西泮针在分娩的第一产程中具有扩宫颈口的作用,降低子宫血管的张力,从而改善子宫内的血液循环,可给胎儿提供大量的氧气,使产程缩短,可避免胎儿的缺氧而窒息,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中使用效果较好。

    作者:晏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妇科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分析

    目的:比较妇科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院内护理和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15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院内护理)65例和对照组(家庭护理)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置管护理,试验组患者置管后接受院内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接受家庭护理,护理措施与试验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内 PICC 置管护理较家庭护理引发置管后并发症的风险更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罗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情况,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8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3~106min,平均(100.4±2.1) min;手术出血量85~119ml,平均(98.5±12.5) ml;住院时间3~8d,平均(4.8±2.1)d。术后1例并发皮下气肿,1例腹胀,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得以缓解。对于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如下:78例非常满意,3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8.78%。结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状况,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郭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取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阿莫西林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6.54%(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 WBC 和大便中 WBC 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胸闷、皮疹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无变化。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显著,患儿各临床指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傅碧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1-05-01本院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为界限,选取2009-05-01-2011-05-01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05-02-2013-05-01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比较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78例,留置尿管导致的感染(CAUTI)25例,误吸6例;对照组发生压疮2例,VAP 39例,CAUTI 3例,误吸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孙朝霞;孙贝贝;刘秀秀;刘龙飞;单勇;黄君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精细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意义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月来本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焦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不良情绪。

    作者:肖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本院就诊的80例绝经后需取环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取环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术前不作处理。分析比较两组妇女取环成功率、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妇女取环成功率、疗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取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疗效显著,可有效软化宫颈,降低取环的难度,同时减轻妇女的痛苦及心理畏惧。

    作者:安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2年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5年来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1.91%(264/13844),264例院内感染中,感染率45.4%(120/264),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导管等,主要分布于 ICU 病房(38.3%,46/120),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4.8%,136/248)。大部分患者基础疾病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平均感染年龄63.3岁,男女致病率之比为1.5:1。结论控制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非常重要,需要监测重点科室、易感人群、好发部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卢健聪;夏晓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咪达唑仑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于本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4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麻醉前给予咪达唑仑0.15mg/ kg,肌肉注射,30min 后行麻醉。对照组在麻醉前给予安慰剂0.15mg/ kg,肌肉注射,30min 后行麻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手术麻醉前使用咪达唑仑可以有效起到镇静效果,且产生不同程度的遗忘。

    作者:温焕月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3年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10d 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简易治疗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障碍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DL 评分和 MMSE 评分均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障碍。

    作者:吴琼;方梅琼;梁凤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哌沙班获 CHMP 推荐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对批准阿哌沙班(百时美施贵宝/辉瑞)新适应证采纳了一项积极的意见,新增适应证包括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以及预防这些病症在成人患者中的复发。对该推荐做出终决定之前,欧盟委员会已对该推荐进行了审查。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患者进行早期观察及相关护理措施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403例,其中12例并发 OFCS 作为研究对象,对疼痛、患肢肿胀、生命体征等方面进行早期观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以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疗效结果12例并发 OFCS 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肢经治疗及护理后基本恢复正常,未出现截肢及肢体坏死情况,患者经护理后疼痛感及焦虑/抑郁程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合并 OFCS 患者进行早期观察,能够根据病情予以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伍娉娉;黄淑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止咳平喘、抗感染、预防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咳嗽、发热和肺部症状的消失时间,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3.0±1.5)d 低于对照组(19.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急性重度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颅内压增高患者126例,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包括环境和心理护理、体位、饮食护理、吸氧降温护理、静脉滴注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结果在治疗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护理,126例患者痊愈80例,症状好转30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10例,死亡6例;病情的好转率为87.3%,病死率为4.8%。结论给予颅内压增高患者全面护理,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还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冯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