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郭柯

关键词:平滑肌瘤, 腹腔镜, 手术期间,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情况,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8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3~106min,平均(100.4±2.1) min;手术出血量85~119ml,平均(98.5±12.5) ml;住院时间3~8d,平均(4.8±2.1)d。术后1例并发皮下气肿,1例腹胀,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得以缓解。对于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如下:78例非常满意,3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8.78%。结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状况,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解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理和非抗感染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近年来临床使用广泛的抗生素,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抗菌谱广泛等优势,因此受到临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已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胃肠动力障碍等疾病中广泛使用,上述作用的探索及发现,不仅使得药物应用范围被拓宽,同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及契机。

    作者:陈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筋骨草皮肤抑菌液对痹症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筋骨草皮肤抑菌液对痹症患者抗炎镇痛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痹症患者,使用筋骨草皮肤抑菌液治疗,通过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并观察用药前后疼痛强度来评价其镇痛作用。结果与用药前相比,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疼痛强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筋骨草皮肤抑菌液对痹症的抗炎、止痛效果显著。

    作者:王小林;李政鑫;宋强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抚触在新生儿早期干预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究抚触在新生儿早期干预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2013年6月-2014年2月正常分娩的136例新生儿,将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与常规组,各68例。常规组新生儿给予育儿指导与常规护理,抚触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与育儿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睡眠时间、体质量及黄疸值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经不同护理干预之后,抚触组新生儿在出院时睡眠时间、体质量及黄疸值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给予新生儿抚触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延长新生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调节新生儿情绪,还能增加新生儿体质量,降低黄疸值。

    作者:彭小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 COPD 患者46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和单独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剂治疗(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情况,并应用 St George's 呼吸问卷(SGRQ)对 COPD 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较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 COPD 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口腔科收治的164例牙周炎患者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口洁治、龈下超声刮治及根面平整,观察组患者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黑色素类杆菌量和厌氧菌总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D、PLI、SBI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PD、PLI、SBI、黑色素类杆菌量和厌氧菌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能较长时间控制龈下菌斑,改善牙周炎症情况,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杏蕊;黄颖荷;董明新;余坚铮;严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硬膜外镇痛联合肛门塞双氯芬酸钠栓剂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肛门塞双氯芬酸钠栓剂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取 PCEA 方式;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剂肛门塞药。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痛觉视觉模拟评分( VAS)、下床活动时间、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 VAS 在剖宫产术后1d 及术后2d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8h、出院前1d VA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镇痛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EA 联合肛门塞双氯芬酸钠栓剂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产妇下床活动早、满意度高。

    作者:彭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运用放射性131碘(131 I)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应用优势和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4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均先纠正心力衰竭或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在患者知情同意选择的基础上,近半年未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7例给予放射性131 I 治疗(A 组)、56例给予 ATD 治疗(B 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随访2年,去除失访,A 组、B 组均52例纳入研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以及心律失常等缓解情况。结果在治疗24个月后,A 组总有效率为92.3%(48/52);B 组总有效率为69.2%(36/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治疗24个月后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灵敏度促甲状腺激素(sTSH)和 TR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改善幅度要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甲亢性心脏病患者来说,运用放射性131 I 进行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心律失常,有着较高的治愈率。

    作者:何建华;黄昌成;白雪;蔡亮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硫唑嘌呤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新型隐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复发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目前关于 SLE 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情况的报道和研究几乎没有,SLE 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也未明确。针对这一情况,JP Vinicki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分析 SLE 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和未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从而确定 SLE 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3年7月的《狼疮》(Lupus)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新型隐球菌是常见的病原体,是这一研究队列死亡的主要因素,且硫唑嘌呤是感染发生发展的惟一风险因素。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新方法

    骨质疏松症泛指骨骼每单位体积内骨矿物含量减少,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为特征的系统性骨骼疾病。目前针对大多数骨质疏松的人选择钙补充剂和维生素 D 的补钙方式,其实传统的钙剂含钙量没有问题,只是人体吸收困难,维生素 D 虽然能够促进吸收,但它仅为维持血钙浓度,不能真正增加骨密度,而且长期以此补钙还会造成对钙剂的依赖。本文拟将中西医思想结合,提出一种全新的防治观念和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张秋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本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膝关节肿胀和疼痛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膝关节关节镜(Lysholm)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30%(42/4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红;李健康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63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观察两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变化。结果治疗组辅助呼吸肌动作减轻27例(84.34%),对照组辅助呼吸肌动作减轻12例(38.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IPPV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可纠正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改善呼吸频率和心率,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郑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住院部收治的小儿髋关节滑膜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疾病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的优势,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作为本病的临床基础治疗方案。

    作者:黎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止咳平喘、抗感染、预防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咳嗽、发热和肺部症状的消失时间,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3.0±1.5)d 低于对照组(19.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发生规律。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240例出现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病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各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以及临床表现,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年龄、用药时间等的关系。结果临床上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出恶心呕吐、皮疹、腹泻、发热等症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给药方式、时间以及患者年龄之间存在着较紧密的联系。结论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在应用时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测工作。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210例,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急救措施和临床施治,观察患者抢救后的各项生命指标与抢救成功率,总结相关急救措施的有效性。结果经过急救处理后,210例患者中174例继行了急诊外科手术,36例转入 ICU 并发开展观察治疗,共抢救成功202例,抢救成功率为96.2%(202/210),急救后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急救前,心率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应保证有效准确的临床观察与判断,为急救措施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急救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的监控,可有效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耿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妊娠高血压产后血压转归与围生期护理干预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对产后血压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围生期进行全程干预,包括围生期护理干预和药物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40d 血压恢复正常情况、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以及半年后高血压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40d 高血压恢复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半年后观察组高血压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围生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的护干预,可促进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减少产后并发症以及高血压复发,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冯秀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社区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疼痛的临床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腿疼痛方面的处理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本中心自2011-2012年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处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禁烟、饮食健康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社区综合治疗具有方便、可服务到家的优势,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疼痛,对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世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双水平机械通气(BIPAP)用于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本院 ICU 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采用BIPAP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认知护理、舒适护理以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9.8±2.4)d,对照组为(14.8±4.2)d。观察组26例治疗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后,11例治疗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3.83%(31/33),对照组为78.35%(26/33)。两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英;董媛媛;王黎黎;商全梅;王曙霞;王纪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妊娠期间糖尿病孕妇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孕妇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h 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孕妇合并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并且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对孕妇以及婴儿的生存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同步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同步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66例高危出血患者采用同步枸橼酸抗凝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观察血滤前后生理指标变化,输入枸橼酸抗凝液后血滤过程中酸碱平衡、血钙、各时间点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平均血滤时间。结果72h 血滤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改善,出血并发症少,治疗后无碱中毒、钙代谢紊乱出现。患者的平均血滤时间达到(60.8±16.3)h。结论同步枸橼酸抗凝法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操作容易,滤器及管路使用寿命明显延长,节约了医疗耗材。

    作者:张朝晖;刘敏;刘琼;姚青;屈蕾;彭超;陈敏敏;刘静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