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郭柯

关键词:平滑肌瘤, 腹腔镜, 手术期间,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情况,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8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3~106min,平均(100.4±2.1) min;手术出血量85~119ml,平均(98.5±12.5) ml;住院时间3~8d,平均(4.8±2.1)d。术后1例并发皮下气肿,1例腹胀,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得以缓解。对于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如下:78例非常满意,3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8.78%。结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状况,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9月本院接诊的3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就诊的35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遗传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以大片梗死、腔隙性梗死、多变性梗死为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危险因素较多,预后相对较差。严格控制患者血糖,降低患者血脂浓度,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合理的选择抗凝治疗,对防治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珂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5~84岁2型糖尿病患者670例,将患者按10岁的年龄间隔分成5组,每组13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7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只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试验组进行口腔卫生宣教、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复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牙周附着丧失(AL)指数。结果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A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 AL 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腔卫生宣教、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状况。

    作者:吴家嘉;庞晓军;罗建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不会影响心率、血压情况,安全可靠。

    作者:杨颖;蒋金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6月门诊收治的1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腹胀痛、反酸及烧灼感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金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咪达唑仑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于本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4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麻醉前给予咪达唑仑0.15mg/ kg,肌肉注射,30min 后行麻醉。对照组在麻醉前给予安慰剂0.15mg/ kg,肌肉注射,30min 后行麻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手术麻醉前使用咪达唑仑可以有效起到镇静效果,且产生不同程度的遗忘。

    作者:温焕月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新方法

    骨质疏松症泛指骨骼每单位体积内骨矿物含量减少,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为特征的系统性骨骼疾病。目前针对大多数骨质疏松的人选择钙补充剂和维生素 D 的补钙方式,其实传统的钙剂含钙量没有问题,只是人体吸收困难,维生素 D 虽然能够促进吸收,但它仅为维持血钙浓度,不能真正增加骨密度,而且长期以此补钙还会造成对钙剂的依赖。本文拟将中西医思想结合,提出一种全新的防治观念和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张秋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210例,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急救措施和临床施治,观察患者抢救后的各项生命指标与抢救成功率,总结相关急救措施的有效性。结果经过急救处理后,210例患者中174例继行了急诊外科手术,36例转入 ICU 并发开展观察治疗,共抢救成功202例,抢救成功率为96.2%(202/210),急救后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急救前,心率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应保证有效准确的临床观察与判断,为急救措施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急救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的监控,可有效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耿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肿大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下的特点,总结鉴别良、恶性结节的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的患者150例,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手术后比例切片结果进行分析,其中良性淋巴结肿大患者85例为良性组,恶性淋巴结肿大患者65例为恶性组。结果两组患者 L/ S 值、皮质厚度、回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良性结节髓质结构清楚、血流不丰富、淋巴结中心性成像患者数均高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比二维 B 超更加灵敏,对淋巴结内血流及增生坏死观察更为准确,对鉴别良、恶性腋窝淋巴结肿大具有重大的意义,能为判断腋窝淋巴结的性质提供方法和依据。

    作者:郭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本院就诊的80例绝经后需取环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取环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术前不作处理。分析比较两组妇女取环成功率、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妇女取环成功率、疗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取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疗效显著,可有效软化宫颈,降低取环的难度,同时减轻妇女的痛苦及心理畏惧。

    作者:安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双水平机械通气(BIPAP)用于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本院 ICU 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采用BIPAP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认知护理、舒适护理以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9.8±2.4)d,对照组为(14.8±4.2)d。观察组26例治疗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后,11例治疗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3.83%(31/33),对照组为78.35%(26/33)。两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英;董媛媛;王黎黎;商全梅;王曙霞;王纪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均连续用药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刁依心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德福韦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7-2012年收治的39例确诊为肺结核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合并有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9例,对照组服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6~8个月并给予常规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德福韦酯10mg 口服,1次/ d,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 HBV DNA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肝功能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 HBV DNA 为(3.1±0.2) lg 拷贝/ ml,对照组为(7.3±0.5)lg 拷贝/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观察组肝炎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能够降低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肺结核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时的肝脏损伤。

    作者:赖清谊;赵有为;李华;吕振梁;吕敏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比较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巨大儿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3年本院78例分娩巨大儿产妇分成两组,其中经产妇分娩巨大儿为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巨大儿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娩巨大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孕次、年龄、身高、孕检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应当加强孕期保健和分娩期的监护护理,注重产妇的营养指导,从根本上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及母婴并发症。

    作者:谢红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冠心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其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46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并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氨碘必利治疗( A 组)与利培酮治疗(B 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 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43/50),B 组为80%(40/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 -74)生活质量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两组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以静坐不能、失眠、恶心、头晕等为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共13例。B 组以肌紧张、失眠、口干、头晕,女性有月经失调出现等为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共1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与利培酮总体效果一致,具较高安全性,同具改善生活质量效果。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09年10月-2013年7月采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硫酸镁静脉给药注射,总量为25~30g/ d,用药时生命体征监护仪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10mg 片剂,舌下含服,3次/d。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硫酸镁对患有妊高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立红;陈祖雄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缓解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到本院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4h 和72h,试验组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姜鲜娥;侯开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56例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三角肌注射,对照组采取宫体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变化情况和第三产程时间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术后2h 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的良好药物,采用术中静脉加管滴注的方式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第三产程,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3年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10d 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简易治疗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障碍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DL 评分和 MMSE 评分均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障碍。

    作者:吴琼;方梅琼;梁凤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本院儿科收住院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阿剂霉素,10mg·kg -1·d -1,1次/ d,连续服用3d;对照组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20mg·kg -1·d -1。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41/4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40/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病效果理想,安全性高,且给药方便。

    作者:李明权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