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峰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月来本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焦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不良情绪。
作者:肖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1-05-01本院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为界限,选取2009-05-01-2011-05-01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05-02-2013-05-01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比较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78例,留置尿管导致的感染(CAUTI)25例,误吸6例;对照组发生压疮2例,VAP 39例,CAUTI 3例,误吸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孙朝霞;孙贝贝;刘秀秀;刘龙飞;单勇;黄君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壳聚糖温敏凝胶制备工艺,为提高神经生长因子药物缓释性提供一定基础。方法以β-甘油磷酸钠(β- GP)浓度、pH 为考察因素,以胶凝时间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三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优化工艺,后进行验证,从而得到优的实验条件。结果三次多项式是描述因素与指标之间的佳模型,相关系数(r)=0.9963,校正决定系数(rAdj)=0.9998,变异系数(CV)=1.09%。佳优化工艺有三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都小于5%。该释药行为比较接近 Weibull 模型。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可用于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工艺优化,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优选性和预测性。
作者:蒋学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骨质疏松症泛指骨骼每单位体积内骨矿物含量减少,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为特征的系统性骨骼疾病。目前针对大多数骨质疏松的人选择钙补充剂和维生素 D 的补钙方式,其实传统的钙剂含钙量没有问题,只是人体吸收困难,维生素 D 虽然能够促进吸收,但它仅为维持血钙浓度,不能真正增加骨密度,而且长期以此补钙还会造成对钙剂的依赖。本文拟将中西医思想结合,提出一种全新的防治观念和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张秋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 AD 患者(观察组)及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ChE 及 AGEs 水平,采用简明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定两组受检者的认知功能,探讨 ChE和 AGEs 与 AD 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ChE 及 MMSE 评分低于对照组,AGEs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 AD 患者血清 AGEs 水平与 MMSE 评分呈负相关(r =-0.52,P ﹤0.05);而血清 ChE 水平与 MMSE 评分无相关性(P ﹥0.05)。结论 AD 患者血清 ChE 水平较健康者降低,可作为 AD 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AD 患者血清 AGEs 水平升高,与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作者:郭军英;陈东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于本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4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麻醉前给予咪达唑仑0.15mg/ kg,肌肉注射,30min 后行麻醉。对照组在麻醉前给予安慰剂0.15mg/ kg,肌肉注射,30min 后行麻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手术麻醉前使用咪达唑仑可以有效起到镇静效果,且产生不同程度的遗忘。
作者:温焕月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取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阿莫西林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6.54%(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 WBC 和大便中 WBC 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胸闷、皮疹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无变化。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显著,患儿各临床指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傅碧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加入健康教育后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熟知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综合治疗及专职的护理教育工作,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以及家长对病情的相关知识与护理工作的了解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的熟悉程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护理知识、康复知识、注意事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采取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患儿及家属对病情的了解,协助护理工作与治疗,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程利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不会影响心率、血压情况,安全可靠。
作者:杨颖;蒋金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按 Evans - Jensen 分型标准分型,通过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出院后随访,定期复查,记录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Ⅱ型患者的手术时间、近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Ⅴ型患者的手术时间、近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Ⅴ型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低于Ⅲ型、Ⅳ型、Ⅴ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于不同临床分型转子间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对复杂型转子间骨折医源性创伤较大,总体来讲,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国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本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膝关节肿胀和疼痛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膝关节关节镜(Lysholm)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30%(42/4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红;李健康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阿维 A 辅助二氧化碳激光用于复发性尖锐湿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皮肤性病科2010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维 A 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随访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4(IL -4)、白介素10(IL -10)及干扰素γ(IFN -γ)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IL -4、IL -10及 IFN -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维 A 辅助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及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祖志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血管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3年收治并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血管超声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影检测。观察两组的确诊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管超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结果准确等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断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嘉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符合 WHO 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安全用药护理,患者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从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遵医行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饮食调整、戒烟戒酒)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指导及安全用药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对保健意识的提高。
作者:吕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前交通破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及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前交通破裂动脉瘤患者5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早期(≤3d)进行显微手术者30例,晚期(﹥3d)进行显微手术者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致残率、植物生存状态和病死率与晚期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较入院时增加,且早期手术组大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交通破裂动脉瘤及早进行显微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应该得到临床重视。
作者:李冠军;陈亚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164例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与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且有利于改善产妇的抑郁状态,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作者:余新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氨碘必利治疗( A 组)与利培酮治疗(B 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 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43/50),B 组为80%(40/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 -74)生活质量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两组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以静坐不能、失眠、恶心、头晕等为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共13例。B 组以肌紧张、失眠、口干、头晕,女性有月经失调出现等为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共1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与利培酮总体效果一致,具较高安全性,同具改善生活质量效果。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高龄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方法治疗。结果25例治疗成功,死亡8例,5例自动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手术、常规保守治疗病死率较高。采用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方法治疗疗效确切,且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危重症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本院急诊科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为界限,选取2009-2011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2013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对生命征的密切观察护理、心理康复护理等系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以及抢救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死亡6例,急诊抢救时间为(20.4±4.4)min,康复治疗时间为(3.2±1.1)个月;对照组经治疗死亡17例,急诊抢救时间为(44.4±5.8)min,康复治疗时间为(7.3±2.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对于危重症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缩短了抢救时间,为挽救生命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质量也明显提升。
作者:韩海霞;李娜;李月霞;张莹;李静;尚应萌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P、AST及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P、AST及ALT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香莲;肖雪英;段水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