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法治疗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的疗效研究

黄波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穿孔, 腹腔镜, 引流术
摘要:目的:研究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高龄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方法治疗。结果25例治疗成功,死亡8例,5例自动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手术、常规保守治疗病死率较高。采用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方法治疗疗效确切,且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68例急诊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评定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娩出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史庆绮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本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膝关节肿胀和疼痛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膝关节关节镜(Lysholm)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30%(42/4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红;李健康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4例盆腔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患者行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6/37),高于对照组的91.9%(3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5%(15/37),高于研究组的21.6%(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行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抗炎效果,且耐药性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邓素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脐静脉置管术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分析

    目的:观察脐静脉置管术(UV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50例行 UVC 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50例行 PIV 的早产儿为对照组,研究组行 UVC,对照组行常规周围静脉留置针(PIV)。对两组患儿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置管期间新生儿体质量增加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置管期间新生儿体质量增加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出现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出现13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UVC 的静脉穿刺次数少,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建议在 NICU 中推广。

    作者:谢润华;潘健儿;赵永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ARF)患者中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 COPD 合并 AR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并发症观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用力肺活量( FVC)、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3周的治疗后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 FEV1及 MVV 恢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pH 值、PaO2及 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治疗后的 PaO2及 PaCO2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pH 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后有2例(9.52%)需要气管插管,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需要气管插管(42.85%),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配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COPD 合并 ARF 效果明显,气管插管率低。

    作者:董媛媛;王黎黎;王英;刘燕;王静;张厚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同步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同步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66例高危出血患者采用同步枸橼酸抗凝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观察血滤前后生理指标变化,输入枸橼酸抗凝液后血滤过程中酸碱平衡、血钙、各时间点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平均血滤时间。结果72h 血滤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改善,出血并发症少,治疗后无碱中毒、钙代谢紊乱出现。患者的平均血滤时间达到(60.8±16.3)h。结论同步枸橼酸抗凝法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操作容易,滤器及管路使用寿命明显延长,节约了医疗耗材。

    作者:张朝晖;刘敏;刘琼;姚青;屈蕾;彭超;陈敏敏;刘静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祛瘀消异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祛瘀消异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来本院就诊的58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患者自愿选择服药种类,分单纯口服避孕药组、口服避孕药加祛瘀消异汤组、单纯口服祛瘀消异汤组。坚持服药半年,接受跟踪随访,比较3组疗效。结果资料完整者368例,单纯口服避孕药组与口服避孕药加祛瘀消异汤治疗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单纯口服避孕药组与单纯口服祛瘀消异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祛瘀消异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孔庆兰;林涛;迟玉丽;张香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精细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意义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月来本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焦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不良情绪。

    作者:肖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浅谈临床护理安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通过对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化服务理念,介绍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建立的护理安全监管制度,消除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不安全护理隐患,优质的护理服务需要护理安全的有力保障。

    作者:刘新红;潘佳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产后出血产妇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产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6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6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情况,分析产后出血产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流产史、巨大儿或双胎儿、子宫异常、妊娠并发症、剖宫产、产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产道损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出血产妇经血容量扩充、压迫子宫、宫腔纱布填塞术、结扎子宫动脉或者血管介入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切除子宫等治疗后干预后控制出血。结论产后出血产妇危险因素主要为流产史、妊娠并发症、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产道损伤,临床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以改善产妇的预后。

    作者:马纪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硫唑嘌呤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新型隐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复发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目前关于 SLE 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情况的报道和研究几乎没有,SLE 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也未明确。针对这一情况,JP Vinicki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分析 SLE 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和未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从而确定 SLE 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3年7月的《狼疮》(Lupus)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新型隐球菌是常见的病原体,是这一研究队列死亡的主要因素,且硫唑嘌呤是感染发生发展的惟一风险因素。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冠心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其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46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并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不会影响心率、血压情况,安全可靠。

    作者:杨颖;蒋金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法治疗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高龄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方法治疗。结果25例治疗成功,死亡8例,5例自动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高龄患者消化道穿孔手术、常规保守治疗病死率较高。采用常规保守及早期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方法治疗疗效确切,且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哌沙班获 CHMP 推荐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对批准阿哌沙班(百时美施贵宝/辉瑞)新适应证采纳了一项积极的意见,新增适应证包括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以及预防这些病症在成人患者中的复发。对该推荐做出终决定之前,欧盟委员会已对该推荐进行了审查。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210例,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急救措施和临床施治,观察患者抢救后的各项生命指标与抢救成功率,总结相关急救措施的有效性。结果经过急救处理后,210例患者中174例继行了急诊外科手术,36例转入 ICU 并发开展观察治疗,共抢救成功202例,抢救成功率为96.2%(202/210),急救后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急救前,心率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应保证有效准确的临床观察与判断,为急救措施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急救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的监控,可有效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耿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临床路径应用于危重症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危重症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本院急诊科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为界限,选取2009-2011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2013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对生命征的密切观察护理、心理康复护理等系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以及抢救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死亡6例,急诊抢救时间为(20.4±4.4)min,康复治疗时间为(3.2±1.1)个月;对照组经治疗死亡17例,急诊抢救时间为(44.4±5.8)min,康复治疗时间为(7.3±2.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对于危重症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缩短了抢救时间,为挽救生命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质量也明显提升。

    作者:韩海霞;李娜;李月霞;张莹;李静;尚应萌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发生规律。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240例出现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病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各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以及临床表现,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年龄、用药时间等的关系。结果临床上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出恶心呕吐、皮疹、腹泻、发热等症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给药方式、时间以及患者年龄之间存在着较紧密的联系。结论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在应用时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测工作。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的164例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与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且有利于改善产妇的抑郁状态,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作者:余新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09年10月-2013年7月采用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硫酸镁静脉给药注射,总量为25~30g/ d,用药时生命体征监护仪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10mg 片剂,舌下含服,3次/d。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硫酸镁对患有妊高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立红;陈祖雄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