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华
正常情况下,人们都具有化学和物理屏障、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充分发挥着抵御细菌及病原菌的作用,防止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引发疾病。而由于肿瘤、创伤、脾切除、肿瘤等原因使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受到损伤或影响的时候,机体往往无法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出现感染。同时,因为感染免疫缺陷患者的大多数病原菌都属于机体的正常菌群,因此对这部分的病原菌的诊断也非常困难,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多种原发病影响,使得治疗难度也大大增高。鉴于此,笔者就当前免疫缺陷者感染特征的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余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期以上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2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法,每天换药2次;对照组创面用0.5%碘伏持续湿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李容华;文贵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同时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实际负担。
作者:蔡静;刘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穿孔是较严重并发症,需及时有效治疗。1病历资料患者,男,29岁,某监狱服刑,腹痛3d 伴发热、呕吐入院。3d 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痛,为持续剧烈性疼痛,约2h 后疼痛逐渐变为全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少许,非血性、非喷射状。逐渐出现腹胀,伴发热,体温未测,无腹泻,起病后未解大便,有少许排气。起病后纳差并逐渐不能进食,尿量减少。既往史:无。在监区医院多次拍腹部 X 线片未见异常,后1次拍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考虑消化道穿孔转入我院。入院急查血常规:WBC 14.4×109/ 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91.6%,HGB 136g/ L。入院诊断:消化道穿孔?急性腹膜炎。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大量脓性渗液,胃窦部溃疡穿孔,予修补;全部小肠高度扩张,直径约7cm,蠕动差,血运尚好,肠内容物为肠液及气体,大肠未发现占位或异物,考虑为麻痹性肠梗阻,行空肠减压。术后抗炎、营养支持治疗。术后发热达39℃;心(下转60页) ;率达150次/ min;血压正常;术后12h 输液总量为3000ml,尿量为450ml。查看术前肾功能结果示尿素氮36.33mmol/ L,肌酐352.40μmol/ L,尿酸536μmol/ L,肝功示白蛋白25g/ L。考虑并发肾功能不全,经治疗于术后第9天肾功能好转,尿量恢复正常,腹部疾病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郑永波;温晓华;李金生;苏秀霞;贺占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5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平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所有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患者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以及疾病发作频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值得我们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新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 CDDO-内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组、糖尿病肾病对照(DN)组、CDDO-内酯低剂量(CDDO-L)组、CDDO-内酯高剂量(CDDO-H)组和 CDDO-甲酯(CDDO-Me)组,每组6只。DN 组、CDDO-L、CDDO-H 组及 CDDO-Me 组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STZ)55mg/ kg 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成模4周后,CDDO-L、CDDO-H 组及 CDDO-Me 组分别灌胃给予 CDDO-内酯3mg· kg -1·d -1、6mg·kg -1·d -1及 CDDO-甲酯3mg·kg -1·d -1,C 组及 DN 组给予等体积的芝麻油,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与 C 组相比,DN 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 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 DN 组相比,CDDO-L 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DO-H 及 CDDO-Me 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CDDO-H 的效果与 CDDO-Me 相当(P ﹥0.05)。结论 CDDO-内酯与 CDDO-Me 均有相应的肾功能保护作用,CDDO-内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功能保护作用与 CDDO-甲酯相当。
作者:李会梅;丁选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由子囊真菌侵染引起的稻曲病是一种新兴的水稻穗部病害。该病害威胁到世界主要水稻栽培区的生产,在中国严重年份的发病面积达到水稻栽培面积的1/3。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的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的孙文献教授与彭友良教授通过课题组合作,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找到了一些可能影响这种真菌致病力的基因,并提出了关于该真菌侵染机制的见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该病发病年龄多﹥40岁,发病率为0.5~1.0/10万人口。90%患者伴有高血压或Marfan 综合征。由于本病基础病变、夹层部位与扩展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现将我院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利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降糖总有效率为8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治疗组体质量下降总有效率为7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体质量指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运涛;吴晓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来医院进行诊治的肺栓塞患者22例,经 X 胸片检查22例,采取 CTPA 检查15例,采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6例,采取肺动脉造影进行检查4例。结果22例肺栓塞患者,均采取积极的治疗21例,由于其他原因放弃治疗1例。经过治疗,患者治愈出院17例(77.3%),由于并发脑血栓而转院治疗1例(4.5%),死亡3例(13.6%)。结论 CTPA 联合下肢静脉多普勒检查是诊断肺栓塞的佳选择,能够实现小死亡率和大效价比的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王明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患者,男,52岁,主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呈阵发性,疼痛不剧烈,无进食哽噎感,偶有反酸。于当地行口服“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行胃镜检查示:胃腔内见大量宿食,无法观察;胃窦蠕动消失,黏膜弥漫性充血糜烂,于大弯侧可见一2cm ×1.5cm 的表浅溃疡,表面覆白苔,于溃疡边缘处取活检4块,质硬易出血;幽门重度变形,内镜不能通过,并可见鲜血流出;十二指肠未进入。病理诊断:胃窦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腹部 CT 示:胃窦癌。查无明确手术禁忌证,于2013年3月25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窦部可见一2cm ×2cm 的溃疡型肿物,质硬、侵及浆膜,胃体小弯侧局灶性增厚,取病理示:腺癌,考虑多发胃癌,遂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D2、食管空肠 Roux-Y 吻合术)。术后抗感染、静脉营养等药物治疗,恢复良好,进食后无不适。术后病理示:胃体为低分化溃疡型腺癌,胃窦为黏液性溃疡型腺癌,上、下残端未见癌侵犯,大网膜未见癌转移,胃大弯侧淋巴结可见癌转移(3/14),胃小弯淋巴结可见癌转移(1/6),幽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第二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第八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
作者:李金水;王东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患者,女,28岁,体质量85kg,因第1胎宫内孕38+5周,头痛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1个月,不规律宫缩1h 入院。查体:T 36.8℃,HR 110次/ min,R 20次/ min,BP 180/110 mm Hg,呼吸稍促,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尿蛋白(++)。血小板90×109/ L;肝功能:ALT 增高,总蛋白降低;眼底检查示:视网膜水肿,有絮状渗出。诊断:妊娠期高血压(重度)。患者术前未行正规治疗。急诊推患者入手术室,开放液路,于右侧卧位下腰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见脑脊液流出后缓慢给予0.75%布比卡因2.0ml +10%葡萄糖溶液0.5ml,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0cm,嘱患者仰卧、吸氧、头高脚低位,右髋部垫高20度,调节麻醉平面达胸8,手术开始后4min 取出1男婴,给予咪达唑仑2mg 入壶。胎儿娩出后10min 产妇心率达到130次/ min,给予西地兰0.2mg、速尿20mg 静脉滴注,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手术40min后结束,出血约300ml,补液500ml,尿量200ml,将产妇安全返回病房。交给值班医师20min 后,患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口唇发绀,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测 Bp 160/110mm Hg,HR 130次/ min,R 30次/ min,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立即行半坐位,面罩吸氧,西地兰0.4mg,呋塞米20mg,地塞米松20mg静脉推注,5min 后患者烦躁、呼吸困难加重、出现意识不清, SpO270%,急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正压通气,吗啡5mg 入壶,酚妥拉明20mg +5%葡萄糖溶液250ml 缓慢静脉滴注,根据血压变化适当调节滴速,5%碳酸氢钠200ml 静脉滴注,氨茶碱0.25g +10%葡萄糖溶液20ml 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呋塞米20mg 静脉推注。40min 后患者意识逐渐清晰,只有很少量的粉红色泡沫痰,测量 BP 120/75mm Hg,HR 110次/ min,SpO292%,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2h 后患者呛咳明显,无法耐受气管导管,吸痰后拔出气管导管。2d 后患者排气,开始进流食,可平卧及下地活动,8d 后痊愈出院。
作者:张威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对不典型肺结核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医院收治不典型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肺结核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实施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不典型肺结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治疗停止后肺结核病情复发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对不典型肺结核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信息化概念引入医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起到巨大促进作用[1]。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也促进药房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等[2]。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2年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前后20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的合格率、满意度分别为95.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83.0%;培训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5.0%,较培训前的26.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增进护患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卢廷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术后按照循证护理方法对疼痛进行护理,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对疼痛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原因。结果术后1~2d,观察组 V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5d,观察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原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少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许文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卢洪洲教授指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干预,会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骨折的合理策略。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产褥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感染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羊水为胎儿提供了恒温恒压的生长环境及活动空间,羊水的变化是反映胎儿生长发育、器官成熟及宫内安全的重要指标[1]。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羊水过少常引起宫缩不协调,进而使产程延长,增加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难产的概率。因此加强产前检查、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妇异常表现,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宋淑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央积极采取推进食品监管的改革,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就满足了监管中对灵敏、方便、快捷与准确的需求,本文结合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分析了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与意义,为现代化食品监管提供了思路,促进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改革,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1]。
作者:汤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