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及早干预可防艾滋病毒感染者骨折

药品资讯网

关键词:早干预, 艾滋病毒, 感染者, 学科带头人, 常见并发症, 预防骨折,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早治疗, 早诊断, 传染病, 筛查, 患者, 风险, 策略
摘要: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卢洪洲教授指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干预,会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骨折的合理策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废弃物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年有520万人死于医疗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其中400万人是儿童,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3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使得各医疗单位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本文对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置不当的常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作者:郭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炎琥宁与阿奇霉素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评价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与炎琥宁粉针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2种成分配伍后0~8h 外观、pH 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的变化。结果室温、自然光条件下,门冬氨酸阿奇霉素与注射用炎琥宁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8h 配伍液颜色、pH 值、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8h 内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在2种配伍液中含量无明显变化,注射用炎琥宁在2种配伍液中4h 后含量下降明显。结论0~4h 内阿奇霉素、炎琥宁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张成湘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维生素D补充剂应用现状

    维生素 D(VitD)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脂溶性维生素。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VitD 缺乏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但研究也发现 VitD 缺乏仍是目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严重,因此合理补充VitD 显得尤为重要[1~2]。但各地应用 VitD 补充剂防治 VitD缺乏的不多,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就 VitD 补充剂的应用现状做一个总结。

    作者:陈爱宏;何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ω-3鱼油脂肪乳在脓毒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1],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因素,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脓毒症人群中,AKI 的发生率随着脓毒症的严重程度上升而增加。在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患者中,AKI 的发病率分别达23%、51%[2]。一项多国多中心研究显示在1753例 AKI 患者中,脓毒症导致的占47.5%,脓毒症性 AKI 住院病死率为70.2%,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性 AKI(51.8%)[3]。脓毒症引起肾脏功能损伤的原因复杂多样,研究表明,大量炎症介质释放、肾脏低灌注是造成脓毒症患者 AKI 的重要原因[4、5],降低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循环灌注,有利于改善预后。近年来,ω-3鱼油脂肪乳由于具有抗炎作用而备受关注,在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取得了的显著作用,对于肾脏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治疗作用。以下就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及鱼油脂肪乳用于脓毒症并急性肾损伤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洪澄英;张卫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常规给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必要时输血,在此基础上予奥美拉唑针40mg 静脉滴注,每天2次,并联用注射用血凝酶1KU 静脉推注,后予1KU 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5d 为1个疗程,评价其疗效。结果86例中显效64例(74.42%)、有效17例(19.77%)、无效5例(5.81%)。总有效率94.19%;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头晕、乏力,停药后自行缓解,不需要对症治疗。结论注射用血凝酶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缩短了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荣模;朱应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药师参与危重病例会诊体会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是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重大转变,也是临床药师的职责之一和显示临床药师作用和地位的关键环节。我院临床药师3次受邀参与了1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例的会诊,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血清 CA153、TSGF 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癌相关糖蛋白抗原(CA153)、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在乳腺癌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患者静脉血标本,乳腺癌患者6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 TSGF,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CA153含量。结果乳腺癌组2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CA153和TSGF 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

    作者:常文娟;权永志;戴肖力;赵军山;张月梅;闫立伟;徐海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终止早期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口服150mg 米非司酮后,600μg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与口服给药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服药,观察组将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改为阴道给药。观察2组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流产失败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对照组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阴道给药的流产效果优于口服给药方式,阴道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口服给药。

    作者:崔海平;聂俊芝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静脉输注抗生素并配合三黄散加芒硝加压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散加芒硝治疗急性乳腺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张军辉;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仅1例轻微咳嗽,对照组口干、恶心、呕吐4例,均对症处理消失,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智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治疗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 Hp 根除率分别为97.5%、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Hp 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症状缓解迅速,治疗更加彻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小儿给药途径的临床分析

    儿科药学研究的对象涉及胎儿、新生儿及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孕妇用药势必对胎儿产生效应,药物也可以分布至乳汁,对母乳喂养小儿产生影响[1]。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在每个发育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尤其是新生儿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酶系统也不够健全,药代动力学参数随着年龄变化表现出对一些药物很耐受,而对另一些药物则又十分敏感[1]。小儿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药物在体内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1]。

    作者:贾树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部外科手术后应用奥曲肽的综合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奥曲肽在腹部外科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医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曲肽组与对照组各70例,奥曲肽组于术后应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作为对照,比较2组发生腹胀、腹痛的例数、患者恢复自主排气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奥曲肽组发生腹胀、腹痛的例数、恢复自主排气的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术后出血、脓肿继发脓毒症、术后胰腺炎、胰瘘的患者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曲肽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生;莫伟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急诊医疗纠纷对策

    急诊科是医院全天候接诊患者的一线科室,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接诊患者多,病种杂,人际关系复杂,且患者就诊时间无规律,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风险性高,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繁重等特点,使其成为医患纠纷的高发地。我院急诊2008-2012年共接诊急救患者32955例,发生医疗纠纷35例,占接诊人数0.106%。其中医师因素占0.034%,护士因素占0.033%,患者因素0.011%,120工作人员因素0.003%,环境因素占0.025%,后果严重的为6起,医院直接经济损失89.5万元。

    作者:王艳霞;张聪辉;崔占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临床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盆腔炎治疗中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科室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治疗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留置导尿管患者尿道口护理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对清水与稀碘伏消毒留置导尿管患者尿道口对尿路感染的影响研究与分析。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取清水消毒尿道口,对照组采取0.05%碘伏消毒尿道口,分别对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发病进行研究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路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以遵循各种预防尿道感染的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发现选择凉开水进行尿道口护理比消毒剂进行尿道口护理更佳,因尿路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更小。

    作者:刘春兰;李华;赵晓瑞;夏云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远程缺血预适应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再发脑梗死的影响

    目的: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IPC)治疗仪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采用远程 IPC 治疗仪,同时按照2011年美国脑卒中和 TIA二级预防指南用药。对照组单纯按照2011年美国脑卒中和 TIA 二级预防指南用药。观察治疗前后脑卒中发病率。结果治疗组 TIA 再发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治疗组脑卒中发病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远程 IPC 治疗仪对 TIA 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杨永刚;钱玉中;赵会颖;张建平;李贵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于当前免疫缺陷者感染特征的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正常情况下,人们都具有化学和物理屏障、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充分发挥着抵御细菌及病原菌的作用,防止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引发疾病。而由于肿瘤、创伤、脾切除、肿瘤等原因使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受到损伤或影响的时候,机体往往无法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出现感染。同时,因为感染免疫缺陷患者的大多数病原菌都属于机体的正常菌群,因此对这部分的病原菌的诊断也非常困难,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多种原发病影响,使得治疗难度也大大增高。鉴于此,笔者就当前免疫缺陷者感染特征的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余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DHS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观察 DHS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7月采用 DHS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进行优良率的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优38例(57.6%),良23例(34.8%),可3例(4.5%),差2例(3.1%),优良率92.4%。1例 DHS 术后松动,后经制动患肢而愈合,但留有不同程度的髋内翻畸形。结论 DHS 是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朱勤庄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残留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采用不同方式止血对残留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126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观察组采用镜下缝合法止血,比较2组血清雌二醇( E2)、促卵泡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卵巢间质血流收缩期峰值(PSV)及卵巢窦卵泡数。结果2组术后1个月 E2水平、PSV 及卵巢窦卵泡数明显低于术前,FSH 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是对照组降低或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 E2、FSH、LH 水平、PSV 及卵巢窦卵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镜下缝合法止血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电凝止血。

    作者:叶飞雪;田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