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平;聂俊芝
药学监护(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PC 是一种过程,它包括了3种功能:(1)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2)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3)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的发生。药学监护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直接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大中城市三级以上医院药学监护工作开展得很好,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进展缓慢[1]。凭借多年基层医院工作经验,结合基层不合理用药现状,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作者:黎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降糖总有效率为8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治疗组体质量下降总有效率为7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体质量指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运涛;吴晓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Raindrop 是一种水凝胶角膜植入物,目前在美国尚处于临床研究中。但据参与研究的医师报道,植入 Raindrop 植入物的患者中,98%对效果表示满意。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妈咪爱)粒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妈咪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葡萄糖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至﹤171μmol/ L 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葡萄糖联合妈咪爱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世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信息化概念引入医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起到巨大促进作用[1]。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也促进药房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等[2]。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妇科乳杆菌联合使用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旨在使医师更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使用药品。方法抽取医院门诊2012年6~8月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的处方共667例,进行归类分析。结果667例处方中单用乳杆菌活菌胶囊211例,联合其他药物使用456例。不合理处方177例,占26.5%,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115例,无适应证用药62例。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与外用洗剂(阴道冲洗)及口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应加强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浩;王兆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常规给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必要时输血,在此基础上予奥美拉唑针40mg 静脉滴注,每天2次,并联用注射用血凝酶1KU 静脉推注,后予1KU 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5d 为1个疗程,评价其疗效。结果86例中显效64例(74.42%)、有效17例(19.77%)、无效5例(5.81%)。总有效率94.19%;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头晕、乏力,停药后自行缓解,不需要对症治疗。结论注射用血凝酶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缩短了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荣模;朱应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清水与稀碘伏消毒留置导尿管患者尿道口对尿路感染的影响研究与分析。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取清水消毒尿道口,对照组采取0.05%碘伏消毒尿道口,分别对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发病进行研究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路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以遵循各种预防尿道感染的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发现选择凉开水进行尿道口护理比消毒剂进行尿道口护理更佳,因尿路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更小。
作者:刘春兰;李华;赵晓瑞;夏云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同时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1]。它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输液量大、药品种类繁多、护士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是护理安全主要风险。我院在全面落实“患者安全目标”计划时,重点强调用药安全,我科将静脉输液做为重中之重,针对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有效对策,进行环节控制,减少了差错,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邓钰;孟桂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40例,A 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B 组实施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B 组 MAP 下降较为平稳,而 A 组于气腹后 MAP 上升明显;2组于麻醉气管插管中呼吸加快,A 组较 B 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全凭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且疼痛程度轻,术后恢复快。
作者:程富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期以上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2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法,每天换药2次;对照组创面用0.5%碘伏持续湿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李容华;文贵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该病发病年龄多﹥40岁,发病率为0.5~1.0/10万人口。90%患者伴有高血压或Marfan 综合征。由于本病基础病变、夹层部位与扩展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现将我院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利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术后按照循证护理方法对疼痛进行护理,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对疼痛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原因。结果术后1~2d,观察组 V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5d,观察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原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少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许文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患者,女,28岁,体质量85kg,因第1胎宫内孕38+5周,头痛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1个月,不规律宫缩1h 入院。查体:T 36.8℃,HR 110次/ min,R 20次/ min,BP 180/110 mm Hg,呼吸稍促,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尿蛋白(++)。血小板90×109/ L;肝功能:ALT 增高,总蛋白降低;眼底检查示:视网膜水肿,有絮状渗出。诊断:妊娠期高血压(重度)。患者术前未行正规治疗。急诊推患者入手术室,开放液路,于右侧卧位下腰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见脑脊液流出后缓慢给予0.75%布比卡因2.0ml +10%葡萄糖溶液0.5ml,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0cm,嘱患者仰卧、吸氧、头高脚低位,右髋部垫高20度,调节麻醉平面达胸8,手术开始后4min 取出1男婴,给予咪达唑仑2mg 入壶。胎儿娩出后10min 产妇心率达到130次/ min,给予西地兰0.2mg、速尿20mg 静脉滴注,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手术40min后结束,出血约300ml,补液500ml,尿量200ml,将产妇安全返回病房。交给值班医师20min 后,患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口唇发绀,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测 Bp 160/110mm Hg,HR 130次/ min,R 30次/ min,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立即行半坐位,面罩吸氧,西地兰0.4mg,呋塞米20mg,地塞米松20mg静脉推注,5min 后患者烦躁、呼吸困难加重、出现意识不清, SpO270%,急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正压通气,吗啡5mg 入壶,酚妥拉明20mg +5%葡萄糖溶液250ml 缓慢静脉滴注,根据血压变化适当调节滴速,5%碳酸氢钠200ml 静脉滴注,氨茶碱0.25g +10%葡萄糖溶液20ml 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呋塞米20mg 静脉推注。40min 后患者意识逐渐清晰,只有很少量的粉红色泡沫痰,测量 BP 120/75mm Hg,HR 110次/ min,SpO292%,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2h 后患者呛咳明显,无法耐受气管导管,吸痰后拔出气管导管。2d 后患者排气,开始进流食,可平卧及下地活动,8d 后痊愈出院。
作者:张威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和非饮食控制组各40例,饮食控制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非饮食控制组对孕妇体质量与饮食没有落实控制,根据2组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饮食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低于非饮食控制组,且一直处于正常范围内,与非饮食控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饮食控制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彩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四肢骨折,尤其是严重四肢骨折,常需要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1]。然而术后针道感染仍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针道感染率文献报道在6%~10%,高可达40%[2],感染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深部组织的感染如骨髓炎,感染严重还可导致固定松动而被迫拆除外固定架,导致手术失败[3]。针道感染的原因的探讨及防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故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四肢骨折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后发生针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欣;赵军山;杨丽芳;权永志;常建伟;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是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重大转变,也是临床药师的职责之一和显示临床药师作用和地位的关键环节。我院临床药师3次受邀参与了1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例的会诊,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8月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0例(108眼),随机分为A组45例(55眼)和B组45例(53眼),A组实施小切口囊外摘除术,B组实施超声乳化摘除术,比较2组的预后情况。结果2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视力恢复率、平均散光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术式疗效相当,但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操作简单,便于开展,经济、安全、可靠。
作者:陈巧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临床盆腔炎治疗中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科室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治疗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电烧伤以四肢多见,对深部组织破坏性大,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负担。其治疗较一般热烧伤难度大,往往需手术甚至需多次手术才能治愈。我院于2005年9月-2013年9月共收治四肢电烧伤患者20例,均经1次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国;李庆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