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关节炎患者骨桥蛋白、IL-1β表达水平及意义

郑柏生;李锋生

关键词:关节炎, 原发性, 骨桥蛋白, IL-1β
摘要:目的:检测骨原发性关节炎(OA)患者骨桥蛋白(OPN)、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并探讨其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原发性 OA 患者的软骨标本20例作为 OA 组,以同期因意外受伤截肢的20例正常软骨标本为对照组。采用 HE 染色法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中OPN、IL-1β表达水平,并采用 SamplePCI 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软骨细胞外基质染色均匀,分散于软骨基质之中,细胞核着色清晰均匀,胞核、胞质清晰可辨。随着 OA 病变程度的加重软骨细胞基质染色不均,甚至出现纤维化,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经免疫染色后,OPN、IL-1β吸光值表示 OPN、IL-1β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相关分析得出,OPN 与 IL-1β呈正相关(r = O.899,P ﹤0.01)。软骨病变程度分级与 OPN、IL-1β呈正相关(r =0.909,0.904,P 均﹤0.01)。结论原发性 OA 患者软骨组织中 OPN、IL-1β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病变程度具有密切联系,为OA 治疗的靶点提供了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 CA153、TSGF 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癌相关糖蛋白抗原(CA153)、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在乳腺癌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患者静脉血标本,乳腺癌患者6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 TSGF,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CA153含量。结果乳腺癌组2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CA153和TSGF 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

    作者:常文娟;权永志;戴肖力;赵军山;张月梅;闫立伟;徐海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8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该病发病年龄多﹥40岁,发病率为0.5~1.0/10万人口。90%患者伴有高血压或Marfan 综合征。由于本病基础病变、夹层部位与扩展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现将我院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利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应用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2012年12月份回收的处理器械578件设为观察组,2011年12月份回收的处理器械582件设为对照组,比较医院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前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士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可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可接受氯吡格雷和 PPI 联用

    氯吡格雷被广泛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抗栓药物剂量的增加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增加。PPI 通过抑制胃壁细胞H +-K +-ATP 酶直接抑制胃酸形成。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大且持久,应用广泛。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药学》课程教学初探

    临床药学作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现代医院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安全、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为职责的一门学科[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药学教育观念的转变,高等临床药学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临床药学和临床医学二者紧密结合,互相影响,是医院治病救人,保证医院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解除病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两大关键因素。重视并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对于临床合理、安全、有效使用药物,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避免药源性疾病和事故,保证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药物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新的医院药学发展形势要求药学专业培养医药复合型人才[3]。本文从建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合理选用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临床实践、改革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探索了该课程的相关教学改革。

    作者:陆红;韩亚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职病理检验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理诊断与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病理技术的有力支持与保障。病理技术人员是此项技术的执行与操作者。因此,培养一支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过硬的病理检验技术人才是我们广大医学检验专业教师所必须关注与认真思考的问题。病理检验技术是近几年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生就业面,增加其就业几率,并增强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让学生获得多方位就业能力转换。然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使教学效果不如人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洪利;王军利;郜乐乐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超声对腹壁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的15例诊断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腔内膜以外出现异位的具备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造成的病变。子宫内膜随卵巢甾体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病变处初是斑点或小泡,以后逐渐增大,可形成结节或包块。现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1月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15例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包块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DCA 循环理论在降低 PICC 置管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PDCA 循环理论管理法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PICC 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后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等中心静脉的方法[1],因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血栓性静脉炎是 PICC 置管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除了给患者造成上臂肿胀、疼痛等痛苦外,还有并发肺静脉栓塞的风险。我科将 PDCA 循环理论运用到 PICC 置管预防血栓性静脉炎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继华;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进展

    脑梗死即脑部动脉系统中血栓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管腔闭塞、狭窄,动脉供血区域出现局部脑组织坏死的一种情况,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讲话不清、半身麻木、偏瘫等等,以往被称之为脑血栓的形成。多见于﹥55岁的老年人,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且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因此,怎样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成为临床医师近年来致力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脑梗死疾病期静脉溶栓治疗能够令缺血脑组织供血功能恢复,减少梗死的面积[2]。本次研究探讨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的研究进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翠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护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护理组在宫腔纱条填塞术的前、中、后加强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2组出血停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切除的几率。结果护理组出血停止时间(20.63±2.82)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6±3.71)min,并发症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全部经纱条填塞有效,无中转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切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术是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严密的护理可以减少再次出血和感染的几率,大可能保留生育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饶小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仅1例轻微咳嗽,对照组口干、恶心、呕吐4例,均对症处理消失,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智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内镜治疗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5例

    我院采用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技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5例,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9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内镜检查病人中共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物25例,所有手术患者均无内镜治疗禁忌证,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凝血试验、心电图等检查。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47.5岁,其中食道13例,胃10例,直肠2例。

    作者:吕鸣;范红莉;周观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终止早期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口服150mg 米非司酮后,600μg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与口服给药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服药,观察组将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改为阴道给药。观察2组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流产失败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对照组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阴道给药的流产效果优于口服给药方式,阴道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口服给药。

    作者:崔海平;聂俊芝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67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未来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楼俞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于试验体分析流感嗜血杆菌对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

    目的:分析流感嗜血杆菌对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得到1873株流感嗜血杆菌,采取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检测了解其对相关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于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药物耐药性高,其次为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药物;流感嗜血杆菌对于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他啶等药物耐药性不高。结论了解流感嗜血杆菌对于现今所使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有效进行临床指导用药,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及早干预可防艾滋病毒感染者骨折

    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卢洪洲教授指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干预,会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骨折的合理策略。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粘连性肠梗阻79例的护理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肠管所致,以腹部手术后多见,多表现为单纯性肠梗阻,少数也可转化为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则高达8%~13%。临床常规以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等治疗为主,若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且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围手术期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我院7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宫颈癌疫苗国内仍待上市不能治疗相关疾病

    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全球第一个用于癌症预防的疫苗--HPV 疫苗(宫颈癌疫苗)已经问世。据了解,目前 HPV 疫苗已在多个国家上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 HPV 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者需要在6个月内打完三针接种。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准上市的用来预防由 HPV 6、11、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的癌症疫苗。至于宫颈癌疫苗预防原理,默沙东医学部介绍,HPV 疫苗是重组的 HPV 病毒样颗粒抗原,它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制备而成,其表面构造、形状和大小(直径约55nm)均与感染性 HPV 病毒类似,但无病毒 DNA,从而保留了免疫原性而无感染性。机体通过注射 HPV 疫苗后,它们会诱发中和性抗体产生,当再次感染时可与 HPV 病毒颗粒结合而防止它们感染细胞,从而预防相关的疾病。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 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位[1],因此,产后出血的防治和护理严密关系着产妇的生命,只有做好预防和护理,才可能大限度地保障产妇安全,现将我院20例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烁;何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诊治体会

    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由于感染、吸烟、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作用,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其是常见病之一,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多发病。该病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尘肺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作者:齐善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