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医院门诊2013年4~9月的处方共计7614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为3318份,占43.6%,抗菌药物单联处方占93.2%,两联应用的处方占6.8%,其中不合理处方占3.3%。其中口服用药占85%,注射用药占15%。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培训、宣传与管理,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作者:廖长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通过对承德市20座水厂卫生管理状况和水质检测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承德市在对市政供水单位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后,供水单位的自身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卫生状况良好,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1]。但也有个别水厂消毒效果和水总硬度达不到国家标准,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更好贯彻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11年承德市卫生监督所转变对市政供水单位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在全市20座市政水厂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了解量化分级管理后各水厂卫生状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彦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妇科乳杆菌联合使用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旨在使医师更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使用药品。方法抽取医院门诊2012年6~8月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的处方共667例,进行归类分析。结果667例处方中单用乳杆菌活菌胶囊211例,联合其他药物使用456例。不合理处方177例,占26.5%,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115例,无适应证用药62例。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与外用洗剂(阴道冲洗)及口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应加强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浩;王兆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工作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日益严重的临床难题。在护理多重耐药菌患者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待多重耐药菌零宽容的态度,取得患者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作者:李兴云;闫红卫;曲秀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是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重大转变,也是临床药师的职责之一和显示临床药师作用和地位的关键环节。我院临床药师3次受邀参与了1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例的会诊,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2年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前后20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的合格率、满意度分别为95.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83.0%;培训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5.0%,较培训前的26.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增进护患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卢廷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降糖总有效率为8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治疗组体质量下降总有效率为7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体质量指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运涛;吴晓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氟哌啶在预防和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时引起恶心呕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肿瘤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21例患者首次化疗疗程采用传统静脉注射方法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第2次化疗疗程则另加用穴位注射来预防和治疗,观察患者在化疗期间有无恶心呕吐等主观感受。结果穴位注射总有效率达85.7%明显高于传统静脉注射方法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注射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疗效明显。
作者:黄晓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 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位[1],因此,产后出血的防治和护理严密关系着产妇的生命,只有做好预防和护理,才可能大限度地保障产妇安全,现将我院20例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烁;何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各种中成药的研发加快,加之其服用方便,便于携带,人们也很乐于接受并使用,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滥用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会导致中毒等严重后果,现急需一些规范性的用药方案,在中成药制作过程中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应用,种类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其携带方便、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1]而受到医患广泛推崇,使得销售比例逐年上升,但人们并不能完全正确地服用中成药而导致效果不明显甚至不良反应等出现,因此中成药能否合理使用将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作者:牟如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石楠叶和枇杷叶比较鉴别的方法,为今后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所选取的药材石楠叶和枇杷叶经中医药专家鉴定均为正品,对2种药材分别给予药材性状比较鉴别、显微比较鉴别、理化比较鉴别,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石楠叶和枇杷叶在药材性状、横切面显微、粉末显微、理化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结论石楠叶和枇杷叶功效迥异,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务必要通过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鉴别,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混淆使用的现象。
作者:江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麝香保心丸是由麝香、苏合香、蟾酥、牛黄、冰片和人参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芳香开窍、宽胸理气及温通的功效[1]。笔者临床应用近30年,实践证明:麝香保心丸作为心血管内科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石吉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酪酸梭菌活菌散佐治婴儿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湿疹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处予3%的硼酸外洗,同时给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每次0.3~0.5袋;对照组仅予等量硼酸外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用药物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儿湿疹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景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进食调节及吞咽功能训练等指导。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及疗效判定。结果干预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60.3%、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岚;李巧薇;林新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药学监护(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PC 是一种过程,它包括了3种功能:(1)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2)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3)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的发生。药学监护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直接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大中城市三级以上医院药学监护工作开展得很好,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进展缓慢[1]。凭借多年基层医院工作经验,结合基层不合理用药现状,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作者:黎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患者,男,52岁,主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呈阵发性,疼痛不剧烈,无进食哽噎感,偶有反酸。于当地行口服“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行胃镜检查示:胃腔内见大量宿食,无法观察;胃窦蠕动消失,黏膜弥漫性充血糜烂,于大弯侧可见一2cm ×1.5cm 的表浅溃疡,表面覆白苔,于溃疡边缘处取活检4块,质硬易出血;幽门重度变形,内镜不能通过,并可见鲜血流出;十二指肠未进入。病理诊断:胃窦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腹部 CT 示:胃窦癌。查无明确手术禁忌证,于2013年3月25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窦部可见一2cm ×2cm 的溃疡型肿物,质硬、侵及浆膜,胃体小弯侧局灶性增厚,取病理示:腺癌,考虑多发胃癌,遂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D2、食管空肠 Roux-Y 吻合术)。术后抗感染、静脉营养等药物治疗,恢复良好,进食后无不适。术后病理示:胃体为低分化溃疡型腺癌,胃窦为黏液性溃疡型腺癌,上、下残端未见癌侵犯,大网膜未见癌转移,胃大弯侧淋巴结可见癌转移(3/14),胃小弯淋巴结可见癌转移(1/6),幽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第二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第八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
作者:李金水;王东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40例,A 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B 组实施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B 组 MAP 下降较为平稳,而 A 组于气腹后 MAP 上升明显;2组于麻醉气管插管中呼吸加快,A 组较 B 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全凭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且疼痛程度轻,术后恢复快。
作者:程富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同时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实际负担。
作者:蔡静;刘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与炎琥宁粉针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2种成分配伍后0~8h 外观、pH 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的变化。结果室温、自然光条件下,门冬氨酸阿奇霉素与注射用炎琥宁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8h 配伍液颜色、pH 值、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8h 内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在2种配伍液中含量无明显变化,注射用炎琥宁在2种配伍液中4h 后含量下降明显。结论0~4h 内阿奇霉素、炎琥宁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张成湘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卢洪洲教授指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干预,会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骨折的合理策略。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