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刚;钱玉中;赵会颖;张建平;李贵琴
目的:研究奥曲肽在腹部外科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医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曲肽组与对照组各70例,奥曲肽组于术后应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作为对照,比较2组发生腹胀、腹痛的例数、患者恢复自主排气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奥曲肽组发生腹胀、腹痛的例数、恢复自主排气的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术后出血、脓肿继发脓毒症、术后胰腺炎、胰瘘的患者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曲肽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生;莫伟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信息化概念引入医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起到巨大促进作用[1]。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也促进药房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等[2]。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喹诺酮类药物本是一种广谱抗菌消炎药,加之不良反应少见被临床上广泛运用。在2013年6月我院运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1例泌尿系统感染者,在使用过程中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条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妈咪爱)粒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妈咪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葡萄糖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至﹤171μmol/ L 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葡萄糖联合妈咪爱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世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由子囊真菌侵染引起的稻曲病是一种新兴的水稻穗部病害。该病害威胁到世界主要水稻栽培区的生产,在中国严重年份的发病面积达到水稻栽培面积的1/3。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的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的孙文献教授与彭友良教授通过课题组合作,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找到了一些可能影响这种真菌致病力的基因,并提出了关于该真菌侵染机制的见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药学监护(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PC 是一种过程,它包括了3种功能:(1)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2)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3)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的发生。药学监护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直接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大中城市三级以上医院药学监护工作开展得很好,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进展缓慢[1]。凭借多年基层医院工作经验,结合基层不合理用药现状,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作者:黎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临床分析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提供流行病学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治疗患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送检到检验科的不同临床标本,共4340份,其中血液标本共835份、呼吸道标本共1605份、粪便标本共820份、尿液标本共80份、其他标本1000份。对这些标本进行接种培养,记录阳性结果,计算阳性率,比较各种标本阳性率的差异。结果4340份标本中,478份结果培养为阳性,总阳性率为11.01%;阳性检测率高低排序依次为呼吸道标本(19.00%)、尿液标本(8.75%)、血培养标本(6.95%)和粪便标本(5.00%);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与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及尿液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16.35、87.00、23.42,P ﹤0.05)。结论临床分析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的区别,可以指导临床医师更好的医治患者。
作者:萧凤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正常情况下,人们都具有化学和物理屏障、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充分发挥着抵御细菌及病原菌的作用,防止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引发疾病。而由于肿瘤、创伤、脾切除、肿瘤等原因使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受到损伤或影响的时候,机体往往无法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出现感染。同时,因为感染免疫缺陷患者的大多数病原菌都属于机体的正常菌群,因此对这部分的病原菌的诊断也非常困难,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多种原发病影响,使得治疗难度也大大增高。鉴于此,笔者就当前免疫缺陷者感染特征的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余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吸氧、抗感染、雾化吸入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匹多莫德予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停药后的感染次数、感染持续时长等。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停药半年内的平均感染次数和平均感染时长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在治疗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上有明显优势,配以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疗效卓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D-二聚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前景,并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转归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D-二聚体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莫超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和非饮食控制组各40例,饮食控制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非饮食控制组对孕妇体质量与饮食没有落实控制,根据2组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饮食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低于非饮食控制组,且一直处于正常范围内,与非饮食控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饮食控制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彩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脑膜瘤是中枢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矢状窦旁又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约占脑膜瘤的17%~20%[1]。矢状窦旁脑膜瘤供血丰富,由颈内、颈外动脉双重供血,与矢状窦、大脑皮层静脉和大脑重要功能区关系密切,手术全切难度大,复发率较高[2]。自2007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矢状窦旁脑膜瘤35例,均采取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大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医院门诊2013年4~9月的处方共计7614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为3318份,占43.6%,抗菌药物单联处方占93.2%,两联应用的处方占6.8%,其中不合理处方占3.3%。其中口服用药占85%,注射用药占15%。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培训、宣传与管理,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作者:廖长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静脉输注抗生素并配合三黄散加芒硝加压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散加芒硝治疗急性乳腺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张军辉;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进食调节及吞咽功能训练等指导。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及疗效判定。结果干预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60.3%、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岚;李巧薇;林新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伴抑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患者抗抑郁治疗的同时,给予整体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康复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及社会化教育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 HAMD 评分平均分为(22.4±5.8)分,治疗后得分为(8.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总体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凡;杨斌;李影;任婷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脑梗死即脑部动脉系统中血栓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管腔闭塞、狭窄,动脉供血区域出现局部脑组织坏死的一种情况,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讲话不清、半身麻木、偏瘫等等,以往被称之为脑血栓的形成。多见于﹥55岁的老年人,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且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因此,怎样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成为临床医师近年来致力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脑梗死疾病期静脉溶栓治疗能够令缺血脑组织供血功能恢复,减少梗死的面积[2]。本次研究探讨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的研究进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翠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藻酸盐联合泡沫敷料用于腹部术后脂肪液化伤口的效果。方法对腹部术后发生脂肪液化伤口的150例随机纳入新型敷料组(藻酸盐联合泡沫敷料)和传统敷料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在减轻创面疼痛、平均愈合时间、换药间隔时间及患者舒适情况。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新型敷料组81例,传统敷料组69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型敷料组创面疼痛程度较传统敷料组明显减轻(P ﹤0.05),新型敷料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敷料组( P ﹤0.05);新型敷料组平均换药时间较传统敷料组长( P ﹤0.05);新型敷料组患者不适例数少于传统敷料组(P ﹤0.05)。结论新型敷料组能有效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换药次数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新型敷料用于腹部术后脂肪液化伤口的换药方法优于传统的换药方法。
作者:刘丽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 CDDO-内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组、糖尿病肾病对照(DN)组、CDDO-内酯低剂量(CDDO-L)组、CDDO-内酯高剂量(CDDO-H)组和 CDDO-甲酯(CDDO-Me)组,每组6只。DN 组、CDDO-L、CDDO-H 组及 CDDO-Me 组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STZ)55mg/ kg 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成模4周后,CDDO-L、CDDO-H 组及 CDDO-Me 组分别灌胃给予 CDDO-内酯3mg· kg -1·d -1、6mg·kg -1·d -1及 CDDO-甲酯3mg·kg -1·d -1,C 组及 DN 组给予等体积的芝麻油,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与 C 组相比,DN 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 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 DN 组相比,CDDO-L 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DO-H 及 CDDO-Me 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CDDO-H 的效果与 CDDO-Me 相当(P ﹥0.05)。结论 CDDO-内酯与 CDDO-Me 均有相应的肾功能保护作用,CDDO-内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功能保护作用与 CDDO-甲酯相当。
作者:李会梅;丁选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又无痛的分娩已成为每个产妇的渴望和要求。分娩产生的疼痛主要是由子宫收缩引起的,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下降压迫盆底及扩张宫颈使产痛加剧。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其他产妇疼痛呻吟声的不良刺激,均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的增加,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终出现产程的延长,酸碱平衡失调和胎儿宫内窘迫的不良后果。因此,分娩镇痛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证。我院近年已开展100余例分娩镇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