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张彩清

关键词:饮食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和非饮食控制组各40例,饮食控制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非饮食控制组对孕妇体质量与饮食没有落实控制,根据2组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饮食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低于非饮食控制组,且一直处于正常范围内,与非饮食控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饮食控制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静脉输注抗生素并配合三黄散加芒硝加压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散加芒硝治疗急性乳腺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张军辉;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酪酸梭菌活菌散佐治婴儿湿疹38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酪酸梭菌活菌散佐治婴儿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湿疹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处予3%的硼酸外洗,同时给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每次0.3~0.5袋;对照组仅予等量硼酸外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用药物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儿湿疹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景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监护的探讨

    药学监护(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PC 是一种过程,它包括了3种功能:(1)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2)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3)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的发生。药学监护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直接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大中城市三级以上医院药学监护工作开展得很好,基层医院由于条件限制,进展缓慢[1]。凭借多年基层医院工作经验,结合基层不合理用药现状,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作者:黎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穴位注射氟哌啶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氟哌啶在预防和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时引起恶心呕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肿瘤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21例患者首次化疗疗程采用传统静脉注射方法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第2次化疗疗程则另加用穴位注射来预防和治疗,观察患者在化疗期间有无恶心呕吐等主观感受。结果穴位注射总有效率达85.7%明显高于传统静脉注射方法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注射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疗效明显。

    作者:黄晓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复方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用复方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各症状总积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复方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刘长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思想干预对降低直肠癌 Miles 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护理体会

    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低位直肠癌患者尤为多见,Miles 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仍是目前公认为治疗方法,每年将近10余万患者进行了此类手术[1]。永久性结肠造瘘是其中的一部分,术后大便经腹部造瘘口排出,给患者的带来极大的不便,使其躯体、心理等承受巨大的压力[2],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导致部分患者发生抑郁情绪,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变得必要,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癌 Miles 术的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霞;权永志;赵军山;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承德市市政水厂卫生管理状况调查

    通过对承德市20座水厂卫生管理状况和水质检测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承德市在对市政供水单位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后,供水单位的自身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卫生状况良好,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1]。但也有个别水厂消毒效果和水总硬度达不到国家标准,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更好贯彻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11年承德市卫生监督所转变对市政供水单位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在全市20座市政水厂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了解量化分级管理后各水厂卫生状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彦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分析与控制措施

    目的:通过对医院近几年药房药品调配的差错分析,降低调配过程中的差错率,控制临床用药风险。方法对医院住院药房2010年6月-2013年6月3年差错登记本记载的药品调配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药师如何在药品调配过程预防或减少差错的发生,提高药师调剂质量和药学服务水平。结果3年内共发生调配差错108例,差错未造成患者伤害;出门差错与药房内部差错比例为1:4,其中药物数量差错30例,药物品种差错20例,药物剂量与剂型差错13例,包装相似差错12例,生产厂家差错12例,划价差错7例,退药差错5例,医师处方差错4例,发错科室3例,位置相近取错药2例。分析表明:药师自身问题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医院逐步规范了药房药师调配工作各个环节操作过程,并对药师进行定期业务培训。交流经验,增强调配药品中的风险意识与防范措施,并在实践中总结实际有效的控制措施,争取大化减少因药品调配错误所造成的损失与用药安全隐患。

    作者:王佳;侯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降糖总有效率为8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治疗组体质量下降总有效率为7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及体质量指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运涛;吴晓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终止早期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口服150mg 米非司酮后,600μg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与口服给药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服药,观察组将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改为阴道给药。观察2组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流产失败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对照组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阴道给药的流产效果优于口服给药方式,阴道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口服给药。

    作者:崔海平;聂俊芝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内镜治疗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5例

    我院采用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技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5例,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9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内镜检查病人中共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物25例,所有手术患者均无内镜治疗禁忌证,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凝血试验、心电图等检查。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47.5岁,其中食道13例,胃10例,直肠2例。

    作者:吕鸣;范红莉;周观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应用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2012年12月份回收的处理器械578件设为观察组,2011年12月份回收的处理器械582件设为对照组,比较医院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前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士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可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及早干预可防艾滋病毒感染者骨折

    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卢洪洲教授指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干预,会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骨折的合理策略。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小儿给药途径的临床分析

    儿科药学研究的对象涉及胎儿、新生儿及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孕妇用药势必对胎儿产生效应,药物也可以分布至乳汁,对母乳喂养小儿产生影响[1]。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在每个发育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尤其是新生儿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酶系统也不够健全,药代动力学参数随着年龄变化表现出对一些药物很耐受,而对另一些药物则又十分敏感[1]。小儿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药物在体内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1]。

    作者:贾树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DHS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观察 DHS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7月采用 DHS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进行优良率的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优38例(57.6%),良23例(34.8%),可3例(4.5%),差2例(3.1%),优良率92.4%。1例 DHS 术后松动,后经制动患肢而愈合,但留有不同程度的髋内翻畸形。结论 DHS 是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朱勤庄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部外科手术后应用奥曲肽的综合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奥曲肽在腹部外科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医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曲肽组与对照组各70例,奥曲肽组于术后应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作为对照,比较2组发生腹胀、腹痛的例数、患者恢复自主排气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奥曲肽组发生腹胀、腹痛的例数、恢复自主排气的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术后出血、脓肿继发脓毒症、术后胰腺炎、胰瘘的患者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曲肽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生;莫伟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咖啡酸片预防肺癌术后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预防肺癌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在化疗开始时给予咖啡酸片口服,对照组不给予口服药,2个疗程后根据白细胞减少程度给予适量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中骨髓抑制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2个疗程后升白细胞治疗中,观察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咖啡酸片可有效预防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减少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缩短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

    作者: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骨关节炎患者骨桥蛋白、IL-1β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检测骨原发性关节炎(OA)患者骨桥蛋白(OPN)、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并探讨其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原发性 OA 患者的软骨标本20例作为 OA 组,以同期因意外受伤截肢的20例正常软骨标本为对照组。采用 HE 染色法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中OPN、IL-1β表达水平,并采用 SamplePCI 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软骨细胞外基质染色均匀,分散于软骨基质之中,细胞核着色清晰均匀,胞核、胞质清晰可辨。随着 OA 病变程度的加重软骨细胞基质染色不均,甚至出现纤维化,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经免疫染色后,OPN、IL-1β吸光值表示 OPN、IL-1β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相关分析得出,OPN 与 IL-1β呈正相关(r = O.899,P ﹤0.01)。软骨病变程度分级与 OPN、IL-1β呈正相关(r =0.909,0.904,P 均﹤0.01)。结论原发性 OA 患者软骨组织中 OPN、IL-1β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病变程度具有密切联系,为OA 治疗的靶点提供了依据。

    作者:郑柏生;李锋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便秘的辨证施护

    便秘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状群,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肛门坠胀,排便不完或者手助排便等;大多数便秘者不进行合理的辨证施护,而是随意选择泻药,其结果只能治标不治本,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和痛苦。中医通常将便秘按虚秘、冷秘,热秘、气秘4种类型辨证论治,笔者对习惯性便秘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护理,按其分型辨证施护如下。

    作者:贾小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粘连性肠梗阻79例的护理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肠管所致,以腹部手术后多见,多表现为单纯性肠梗阻,少数也可转化为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则高达8%~13%。临床常规以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等治疗为主,若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且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围手术期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我院7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