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春
本文对156例患者使用洋地黄药物后进行心电图监测,分析总结数据,发现该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并通过对心电图的观察,为临床诊断、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杨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医院门诊2013年4~9月的处方共计7614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为3318份,占43.6%,抗菌药物单联处方占93.2%,两联应用的处方占6.8%,其中不合理处方占3.3%。其中口服用药占85%,注射用药占15%。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培训、宣传与管理,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作者:廖长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白天组和夜晚组各50例,白天组在早上8时许服用替米沙坦,而夜晚组在18时许服用替米沙坦,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白天组与夜晚组将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且恢复昼夜节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过研究表明,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夜晚18时许服用替米沙坦,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有效的恢复昼夜节律,改善血压类型,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水平和质量。
作者:吴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及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心肌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观察组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的复发率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心肌梗死,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心肌梗死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彦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各种中成药的研发加快,加之其服用方便,便于携带,人们也很乐于接受并使用,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滥用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也越来越多,有些甚至会导致中毒等严重后果,现急需一些规范性的用药方案,在中成药制作过程中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应用,种类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其携带方便、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1]而受到医患广泛推崇,使得销售比例逐年上升,但人们并不能完全正确地服用中成药而导致效果不明显甚至不良反应等出现,因此中成药能否合理使用将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作者:牟如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静脉输注抗生素并配合三黄散加芒硝加压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散加芒硝治疗急性乳腺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张军辉;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期以上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2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法,每天换药2次;对照组创面用0.5%碘伏持续湿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李容华;文贵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妈咪爱)粒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妈咪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葡萄糖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至﹤171μmol/ L 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葡萄糖联合妈咪爱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世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建立客观、有效和可靠的护理技能培训与评估体系,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在护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无大量实际病例配合教学的问题,即使教学医院有合适的患者愿意配合,也存在病情的季节性、一过性和不可重复性等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满足不了护理教学的需要。因此,为加强护理教学实践效果,在院校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学生标准化患者(SSP),已成为护理教学实践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少英;张立红;孟庆斌;甄海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尽管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骨质疏松症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并由此导致了多种疾病相继发生,包括骨骼畸形、骨痛、骨骼功能性障碍甚至引发骨折等,不但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主要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调养和护理,对于此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蔡颖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 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位[1],因此,产后出血的防治和护理严密关系着产妇的生命,只有做好预防和护理,才可能大限度地保障产妇安全,现将我院20例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烁;何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腹部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优势。方法将2005年后采用 VSD 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 VSD 组,将采用开放换药的40例患者作为开放组,比较2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及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SD 治疗腹部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有效,可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王玉虎;姚敏;杨建环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本病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脂、血液黏稠度增高、吸烟和血糖增高等,积极防治主要危险因素和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防治的关键。
作者:王静;李巧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低位直肠癌患者尤为多见,Miles 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仍是目前公认为治疗方法,每年将近10余万患者进行了此类手术[1]。永久性结肠造瘘是其中的一部分,术后大便经腹部造瘘口排出,给患者的带来极大的不便,使其躯体、心理等承受巨大的压力[2],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导致部分患者发生抑郁情绪,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变得必要,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癌 Miles 术的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霞;权永志;赵军山;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和非饮食控制组各40例,饮食控制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非饮食控制组对孕妇体质量与饮食没有落实控制,根据2组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饮食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低于非饮食控制组,且一直处于正常范围内,与非饮食控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饮食控制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彩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病情严重,病程较长,甚至伴有精神障碍,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笔者对我院66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明确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维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该病发病年龄多﹥40岁,发病率为0.5~1.0/10万人口。90%患者伴有高血压或Marfan 综合征。由于本病基础病变、夹层部位与扩展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现将我院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利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氟哌啶在预防和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时引起恶心呕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肿瘤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21例患者首次化疗疗程采用传统静脉注射方法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第2次化疗疗程则另加用穴位注射来预防和治疗,观察患者在化疗期间有无恶心呕吐等主观感受。结果穴位注射总有效率达85.7%明显高于传统静脉注射方法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注射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疗效明显。
作者:黄晓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 DHS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7月采用 DHS 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进行优良率的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优38例(57.6%),良23例(34.8%),可3例(4.5%),差2例(3.1%),优良率92.4%。1例 DHS 术后松动,后经制动患肢而愈合,但留有不同程度的髋内翻畸形。结论 DHS 是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朱勤庄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血清癌相关糖蛋白抗原(CA153)、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在乳腺癌诊断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患者静脉血标本,乳腺癌患者6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 TSGF,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CA153含量。结果乳腺癌组2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CA153和TSGF 对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
作者:常文娟;权永志;戴肖力;赵军山;张月梅;闫立伟;徐海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