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产褥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感染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并行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微创手术治疗,统计手术手术时间、硬化剂使用量、注射用时间、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人均硬化剂使用量(2.90±1.63)ml、手术用时间(34.25±4.20) min、注射时间(7.08±1.17)min;手术均获成功,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术中3例出现血管硬结症状,术后4例接受续注射,1例浅静脉炎,均自行缓解,未见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未严格遵照医嘱复发1例。结论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后需适度减轻工作量,以防复发。
作者:蒋雷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患儿,男,日龄42d。因出生后即出现哭闹时嘴唇发绀入我院。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哭闹时嘴唇发绀,听诊示心尖区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胎儿左心房扩大,室间隔增厚达1.1cm,左心室后壁厚0.4cm,心内结构未见连续中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可见五彩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示:患儿平静时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峰速为3.9cm/ s,压差为60mm Hg(见图1);哭闹时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峰速为5.0cm/ s,压差为126mm Hg。M 型超声检查示:二尖瓣前叶舒张期触及室间隔,收缩期 CD 段前向运动( SAM 征)。超声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追问家族史,其父在体检时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未进一步检查。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其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增厚达2.8cm(见图2)。对患儿家族进行普查,其祖父也患有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其他家庭成员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结合家族史终诊断为家族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Raindrop 是一种水凝胶角膜植入物,目前在美国尚处于临床研究中。但据参与研究的医师报道,植入 Raindrop 植入物的患者中,98%对效果表示满意。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应用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2012年12月份回收的处理器械578件设为观察组,2011年12月份回收的处理器械582件设为对照组,比较医院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前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士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人员自我防护,可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比较舒血宁与丹红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 d,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 +5%葡萄糖溶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 d,2周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昕;张英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正常情况下,人们都具有化学和物理屏障、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充分发挥着抵御细菌及病原菌的作用,防止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引发疾病。而由于肿瘤、创伤、脾切除、肿瘤等原因使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受到损伤或影响的时候,机体往往无法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出现感染。同时,因为感染免疫缺陷患者的大多数病原菌都属于机体的正常菌群,因此对这部分的病原菌的诊断也非常困难,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多种原发病影响,使得治疗难度也大大增高。鉴于此,笔者就当前免疫缺陷者感染特征的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余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对羊水过少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3年分娩的延期妊娠患者180例,分为羊水正常120例及羊水过少6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羊水正常组中羊水Ⅱ度以上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羊水过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慢性缺氧敏感的特异性指标,在延期妊娠的羊水过少孕妇中,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均明显升高,一经确诊应积极引产,若合并羊水Ⅱ度或以上污染及胎儿宫内窘迫症状,预计短时间内不能阴道分娩者,宜剖宫产结束分娩。
作者:唐海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全球第一个用于癌症预防的疫苗--HPV 疫苗(宫颈癌疫苗)已经问世。据了解,目前 HPV 疫苗已在多个国家上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 HPV 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者需要在6个月内打完三针接种。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准上市的用来预防由 HPV 6、11、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的癌症疫苗。至于宫颈癌疫苗预防原理,默沙东医学部介绍,HPV 疫苗是重组的 HPV 病毒样颗粒抗原,它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制备而成,其表面构造、形状和大小(直径约55nm)均与感染性 HPV 病毒类似,但无病毒 DNA,从而保留了免疫原性而无感染性。机体通过注射 HPV 疫苗后,它们会诱发中和性抗体产生,当再次感染时可与 HPV 病毒颗粒结合而防止它们感染细胞,从而预防相关的疾病。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电烧伤以四肢多见,对深部组织破坏性大,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负担。其治疗较一般热烧伤难度大,往往需手术甚至需多次手术才能治愈。我院于2005年9月-2013年9月共收治四肢电烧伤患者20例,均经1次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国;李庆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结合的方法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50例疑似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分析此方法在病灶发现率、病灶内部回声分辨率及病灶全貌探查等方面的优劣。结果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结合诊断,诊断宫外孕46例,手术确诊宫外孕42例,确诊准确率为91.3%。结论临床中采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结合的方法诊断宫外孕,有效快速,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对不典型肺结核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医院收治不典型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肺结核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实施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不典型肺结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治疗停止后肺结核病情复发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对不典型肺结核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急诊科是医院全天候接诊患者的一线科室,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接诊患者多,病种杂,人际关系复杂,且患者就诊时间无规律,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以及风险性高,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繁重等特点,使其成为医患纠纷的高发地。我院急诊2008-2012年共接诊急救患者32955例,发生医疗纠纷35例,占接诊人数0.106%。其中医师因素占0.034%,护士因素占0.033%,患者因素0.011%,120工作人员因素0.003%,环境因素占0.025%,后果严重的为6起,医院直接经济损失89.5万元。
作者:王艳霞;张聪辉;崔占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口服150mg 米非司酮后,600μg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与口服给药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服药,观察组将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改为阴道给药。观察2组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流产失败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对照组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阴道给药的流产效果优于口服给药方式,阴道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口服给药。
作者:崔海平;聂俊芝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采用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仅1例轻微咳嗽,对照组口干、恶心、呕吐4例,均对症处理消失,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智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建立客观、有效和可靠的护理技能培训与评估体系,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在护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无大量实际病例配合教学的问题,即使教学医院有合适的患者愿意配合,也存在病情的季节性、一过性和不可重复性等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满足不了护理教学的需要。因此,为加强护理教学实践效果,在院校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学生标准化患者(SSP),已成为护理教学实践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少英;张立红;孟庆斌;甄海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流感嗜血杆菌对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得到1873株流感嗜血杆菌,采取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检测了解其对相关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于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药物耐药性高,其次为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药物;流感嗜血杆菌对于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他啶等药物耐药性不高。结论了解流感嗜血杆菌对于现今所使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有效进行临床指导用药,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是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重大转变,也是临床药师的职责之一和显示临床药师作用和地位的关键环节。我院临床药师3次受邀参与了1例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例的会诊,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药学作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现代医院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安全、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为职责的一门学科[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药学教育观念的转变,高等临床药学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临床药学和临床医学二者紧密结合,互相影响,是医院治病救人,保证医院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解除病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两大关键因素。重视并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对于临床合理、安全、有效使用药物,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避免药源性疾病和事故,保证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药物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新的医院药学发展形势要求药学专业培养医药复合型人才[3]。本文从建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合理选用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临床实践、改革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探索了该课程的相关教学改革。
作者:陆红;韩亚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期以上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2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法,每天换药2次;对照组创面用0.5%碘伏持续湿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李容华;文贵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