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患者180例的护理体会

杨烁;何刚

关键词:剖宫产, 护理, 体会
摘要:近年来,随着手术指征的不断放宽,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上升。然而剖宫产手术切口大,创伤大,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如发热、子宫出血、肺栓塞、羊水栓塞等。因此剖宫产术后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优良的术后护理,可减轻产妇术后痛苦,是确保手术成功和产妇早日痊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环节[1]。只有做好术后的护理,才可能大限度地保障产妇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180例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长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护士长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处于特定的位置,身兼病区的领导者、管理者、协调者、组织者、指导者、计划者、执行者等多种角色,是命令的执行者和传递者,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担当重要的角色。现就护士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及在护理管理中的一些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杨春庆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组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口服,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显著低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更为接近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嗣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唇腭裂患儿的护理

    唇腭裂是一种额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如不及时整形治疗,将影响患儿颌面部的发育及正常的吸吮功能、语言功能以及面容形态,并容易产生呼吸道反复感染或咽鼓管炎而影响听觉功能,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合适的手术年龄,单侧唇裂3~6个月,双侧唇裂为6~12个月,腭裂修补原则上宜在患儿学习语言之前,一般在出生后10~12个月。此时幼儿手术耐受力增强。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引进国际友人资助的“阳光微笑工程项目”,实施在全麻下进行唇腭裂修复术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凤娟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病理检验技术》教学中的探索运用

    目的: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索适合《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方法在2011级三年制中专医学检验专业的一个班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尝试与实践,并与采用传统教学法分阶段(对照班)进行比较。结果技能操作成绩考核两班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结论一体化教学是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的病理检验技术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者:刘洪利;王军利;郜乐乐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凝血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凝血酶是人体凝血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因子,是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所产生的一种多功能蛋白酶,是机体正常凝血过程的一种关键酶。现将凝血酶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报道。

    作者:任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对空腹血糖(FPG)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格列美脲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均予格列美脲2mg 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二甲双胍0.25g,对照组加用阿卡波糖50mg,均为每天3次,观察其治疗前后的 FPG、餐后2h 血溏(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2组 FPG、2hPG、HbA1c 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控制 FPG 效果优于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

    作者:王英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青光眼 EX-PRESS 引流器植入术1例的护理

    作者:徐芳;彭忆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GFI1B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 M6和 M7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急性红白血病(M6)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亚型细胞患者独立生长因子1B(GFI1B)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髓系白血病系初治住院患者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M6型10例,M7型4例)作为观察组,GFI1B 表达正常者1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 GFI1B 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 GFI1B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M6患者中缓解6例,GFI1B 平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复发4例,GFI1B 平均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缓解患者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7患者中3例未行化疗,1例化疗后未缓解,未继续监测其 GFI1B mRNA 表达水平。结论 GFI1B 的表达水平反映 M6和 M7亚型的病情变化,对其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潘志兰;邢英杰;张永梅;冯丽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药物流产后宫腔内有残留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止血药和中成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90.3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无效25例,治愈率为59.68%,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宫腔残留,能有效使宫腔残留物排出,缩减阴道出血时间,降低清宫率。

    作者:蔡青红;何旭霞;周琼;蔡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老年吞咽障碍患者鼻饲后的护理体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维持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治疗,鼻饲已成为供给营养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鼻饲已是此类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措施。据相关报道[1],长期鼻饲患者口腔感染率38%,吸入性肺炎发生率32%,为降低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对老年鼻饲患者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避免因护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成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胎膜早破120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出现胎膜早破的孕产妇120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正常分娩孕产妇12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比较2组在产程、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等方面有何异同。结果观察组产程长于对照组,剖宫产比例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早产、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为保障母婴健康,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应积极预防胎膜早破。

    作者:王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育人群的分娩观念及当前生育政策的改变,剖宫产率明显上升,特别是妊娠合并剖宫产史,产前及孕期肥胖,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增加,使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手术难度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导致剖宫产术的各种并发症也相应增加。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长,给产妇带来一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状况,甚至会引起临床上一些小的医疗纠纷。因此,必须对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引起重视。本文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作者:张爱群;闫西红;逯彩虹;李秀娟;高丽彩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血清 CysC 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C)检测在早起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79例,分为糖尿病未并发肾病组(A 组)4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B 组)39例;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B 组 CysC 值明显高于 A 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 GLU 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 CysC、Cr、BUN 阳性率分别为22.5%、5.0%、2.5%;B 组分别为72.5%、15.0%、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sC 的检测为 T2DM 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与早期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梁丽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同期放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2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以及3年存活率进行调查记录,运用统计学工具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88%与对照组的5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共34例,对照组为37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年存活率为3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蔡怡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绞痛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京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经导管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中房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所有心脏病中其发病率高达18.0%,以往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是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出现,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预后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房室间隔缺损治疗中,但是介入手术的要求较高,术前准确的检查和术中精准的操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超声心动图成为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1]。我院在26例房间隔缺损经导管介入封堵术中应用了超声心动图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晓清;易永忠;夏润生;吴建云;欧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繁荣发展,母婴的健康安全也逐步被社会重视。在妇产科领域,护士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是否规范护理,能否认真负责,如何在做到保护母婴权益的同时,大限度避免医疗差错,减少护理纠纷,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孕妇作为比较特殊的患者群体,承担着社会、家庭、身体的压力和痛苦,如何帮助孕妇缓解或减轻以及消除焦虑及抑郁症状痛苦,给予她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成为妇产科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1]。

    作者:张胜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疏血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探讨 DPN 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86例 DPN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应用疏血通和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疏血通联合甲钴胺片能有效地修复 DPN,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是治疗 DPN 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雪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1]。是继小儿麻痹症后,又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早期发现与治疗,综合性康复训练及全面的护理是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治疗手段。我院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自2010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85例脑瘫患儿,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同时配合康复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康复护理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陶志雁;李琴;张智香;田恒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如今,我国的医疗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而由于老龄化加快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老年人重症吸入肺炎患者不断增加,并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导致老年人重症吸入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鼻咽部分泌物中吸入细菌,由于患者未进行及时的治疗使得这些细菌泛滥生长,终导致了肺炎发生[1]。为了进一步分析老年人重症吸入肺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以及效果,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海燕;侯咏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