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聪格;张涛;张茜;王艳芬;苏秀霞
目的:利用 BD 测试纸的耐洗、耐高温高压、便于书写、重量轻、易改型的特点,变废弃物为经济适用材料,贯穿于供应室对复用医疗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和灭菌物品的存放和发放的整个过程的运用。方法根据需要改成不同形状,在上面写上需表达的内容。结果回收分检器械时作为标示牌放在篮筐内以免器械混淆,打包时作为包外吊牌,可根据不同科室做成不同形状以示区别,并在吊牌上写上信息,起到质量信息溯源的作用。结论BD 测试纸的使用既经济实惠又省时省力,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少便利,并且对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包装质量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作者:傅佳;朱清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月医院内科收治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睡眠状况。结果研究组平均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总失眠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有利于其康复。
作者:左世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6例,按自愿原则分为西医组32例和中西医结合组94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西医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有效的减少每年发作次数,减轻其症状,延缓其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性。
作者:白德琴;李海娟;张瑛;胡森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了解肛周脓肿脓液中奇异变形杆菌(PM)的检出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4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耐药酶检测及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标本共检出 PM 菌株31株(12.92%);31株 PM 中检出产酶菌株19株(61.29%),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10株(32.26%),产头孢菌素酶菌株5株(16.13%),同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菌株4株(12.90%)。31株 PM 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保持着高的敏感性,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氨曲南亦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度≥75%),但对头孢噻肟、替卡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敏感性降低而耐药性逐渐增强。结论 PM 已经成为肛周脓肿的常见致病菌,且容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及第四代头孢菌素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建珍;郭爱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包括2个方面,一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另一个是个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术后疼痛控制不好,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因此,手术患者的身心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医学专家的关注,作为医护人员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身体情况,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国内外调查表明,心理疾病更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恢复情况[1]。医护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对整个手术效果至关重要,从而促进身体早日恢复。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进行腹部外科手术后62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以缓解其术后疼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急性脑梗死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卢铁兵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药物流产后宫腔内有残留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止血药和中成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90.3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无效25例,治愈率为59.68%,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宫腔残留,能有效使宫腔残留物排出,缩减阴道出血时间,降低清宫率。
作者:蔡青红;何旭霞;周琼;蔡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青少年药物滥用的情况。青少年药物滥用,会使身体与精神产生依赖感,影响其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安定和谐。笔者就从青少年药物滥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其成因及对策。
作者:张岩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化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以多西他赛为主联合吡柔比星化疗,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完成化疗后,经过护理干预,化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42例,发生率为70%;护理干预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能耐受化疗疗程,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晓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并结合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总体反应分析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并对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好转率为5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 G)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艳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凝血酶是人体凝血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因子,是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所产生的一种多功能蛋白酶,是机体正常凝血过程的一种关键酶。现将凝血酶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报道。
作者:任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如今,我国的医疗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而由于老龄化加快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老年人重症吸入肺炎患者不断增加,并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导致老年人重症吸入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鼻咽部分泌物中吸入细菌,由于患者未进行及时的治疗使得这些细菌泛滥生长,终导致了肺炎发生[1]。为了进一步分析老年人重症吸入肺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以及效果,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海燕;侯咏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的改革、优质护理等新的护理理念的深入开展,临床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对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要求越来越高[1]。护士长是医院管理中基层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沟通信息和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应体现护理的价值观,组织并指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活动,既要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要为护士创造一个专业化的工作环境;护士长的有效管理技巧,是提高护理质量、树立专业形象的关键,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护士长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才能做好护理管理工作。
作者:刘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高张盐水与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均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咳嗽症、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张盐水与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在小儿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列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一氧化氮( NO)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性脑损伤后10h 内进行手术治疗的 ASA Ⅲ~Ⅳ级患者50例,分为异丙酚组(Y 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组(Y + F 组)。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全麻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1(T1)、6(T2)、12(T3)、24(T4)和48h(T5)各时间点血浆中 NO 含量。结果 Y 组和 Y + F 组的一氧化碳水平在 T0~ T5间明显下降,且于 T4、T5达到正常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一氧化氮含量无明显影响,并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泉;燕丽霞;陈继恩;周建华;陈沛华;孙建国;陈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炮制是药物在应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后者称为“炮炙”。由于中药材大多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炙处理,才能符合治疗需要而充分发挥药效。因此,根据不同治疗要求而有了多种炮炙方法。其中火制有炒、烫、炙、煅、煨5种方法。本文就火制的目的、方法做一下简要论述。
作者:查高刚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病变,终可以导致终末期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其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该病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因此积极探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1]。著名的中医专家李佃贵教授创立了“浊毒学说”,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开辟了新思路。导师檀金川教授长期从事糖尿病肾病科研和临床工作,对糖尿病肾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由消渴日久,痰瘀浊化,蕴热成毒,浊毒损于肾络,致使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毒损肾络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拟从浊毒角度对糖尿病肾病病因进行探讨。
作者:刘兰英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在我院确诊 ITP 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恢复至30×109/ L、50×109/ L和100×109/ L 时间分别为14.6d、17.4d 和23.4d;显著少于对照组18.2d、24.9d 及3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治疗后骨髓巨核细胞恢复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升小板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 ITP 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应用泼尼松,不良反应少,疗效稳定。
作者:孙少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方法经颈部血管彩色 B 型超声检查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颈内动脉血流速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组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孙建勇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