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 IL-1β、LDH 及 CK 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探讨

姜庆会;郭铁;张军佩;王东飚

关键词:血清白介素1-β, 乳酸脱氢酶, 血清肌酸激酶, 腰椎间盘突出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1-β( IL-1β)、乳酸脱氢酶( LDH)及血清肌酸激酶( CK)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该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和酶动力学法检测IL-1β、LDH和CK水平。结果试验组IL-1β、LDH、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体内IL-1β、LDH和CK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临床上可以尝试应用检测三者水平作为腰椎间盘突出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声学造影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声学造影( CEUS)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在该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而发现存在肝脏局部病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CEUS组58例(98灶)和穿刺活检组59例(86灶),分别行CEUS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比较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差异不显著,在临床上应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临床医师实习带教的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理论转向实践,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其临床思维模式、科研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点环节[1]。本文结合临床带教实践经验,分别从临床思维能力、医风医德、自我防护意识以及科研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临床实习带教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志良;孙武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知情同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物临床试验在国内开展日渐广泛,但受试者权益保护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分析了知情同意书设计、知情同意实施过程及签署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加强GCP法规培训、营造沟通氛围、提高质量控制等途径大程度保障受试者的权益。

    作者:陈志高;高恒;丁绍红;陈红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 IL-1β、TNF-α水平与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骨性关节炎( O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OA患者76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经过玻璃酸钠治疗后两者水平均降低,故血清IL-1β、TNF-α水平可作为反映OA病情的辅助指标,且应用玻璃酸钠治疗OA效果好。

    作者:张雁军;柴利军;杜林海;苗湿平;段卫生;索超;赵玉晨;赵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腹腔镜下微创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微创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02例,其中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TLRP)42例作为TLRP组;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ELRP)30例作为ELRP组,开放性手术治疗30例作为ORP组,观察3组术中输血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随访比较术后膀胱颈狭窄和尿失禁的发生率以及3个月后血清PSA值。结果 TLRP组和ELRP组的术中输血率低于ORP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ORP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ORP组,且ELRP组优于TLRP组(P均<0.05)。 TLRP组和ELRP组术后尿失禁和膀胱颈狭窄的发生率低于ORP组,3个月后血清PSA值高于ORP组,且ELRP组优于TLRP组( 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术治疗前列腺癌两种方式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疼痛小、拔管快和恢复快的优点,两者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孙燕兵;马一瀛;刘宗泽;徐海杰;张广良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31例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致泌尿道损伤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妇产科手术造成泌尿道损伤的31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于术中发现8例,于术后5~9 d发现23例;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经B型超声检查均未见输尿管梗阻现象。结论妇产科手术常会引起泌尿道损伤,其中输尿管损伤为常见,在术前应做好准备,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展开手术操作,可促使泌尿道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邓文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合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提高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处理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规范临床护理技术以及培养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

    作者:杨秀敏;王立群;王立超;王志敏;韩景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微量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麻醉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微量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70例。镇痛组给予微量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采用腰-硬膜外麻醉法镇痛,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式,按照常规产科检查处理。观察2组VAS评分、分娩方式、宫缩药物的使用率、产程时间、Apgar评分、出血量。结果镇痛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镇痛组镇痛后及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痛前后和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宫缩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盐酸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明显减轻产妇的疼痛,保证母婴平安。

    作者:成林树;袁蕾;高素英;赵志英;赵月芝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LEEP 刀术后保妇康栓联合 bFGF 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保妇康栓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治疗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6例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2组均行LEEP刀治疗。术后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联合bFGF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创面愈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第1、2、3个月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排液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阴道排液量和术后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bFGF可有效促进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奕娜;霍顺璞;王有明;宋红云;刘惠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阿司匹林与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 hs-CRP及IL-6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及白介素-6(IL-6)水平影响。方法将1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5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NDS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6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6%高于对照组的6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hs-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IL-6的降低效果较阿司匹林显著。

    作者:周兆宾;王黎;刘文进;李小奕;王宗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一对一”全程陪伴在高龄产妇分娩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陪伴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均使用常规助产方法,试验组产妇均配有相应的助产士,实行一对一全程陪护。对比2组产妇的出血量、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疼痛评分和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方式较传统助产模式而言,可有效减少高龄产妇的疼痛感、产程时间和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高龄产妇的临床妊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桂江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妊娠期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予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指导和治疗。观察2组孕妇产程时长、催产素使用数、产后出血量、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评分( VAS)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产程时长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催产素使用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然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器械助产、负压吸引、剖宫产率及其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具有分娩时长短、出血量少、VAS评分低、自然顺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高的优点,且催产素使用量无明显增长。

    作者:郭培英;王继红;杨芳;安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常规气管插管与食管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常规气管插管与食管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200例,根据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食管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比较2组的插管准备时间、操作时间和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气管插管置管迅速,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恢复通气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诊前救治的成功率,值得在急救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凯伟;黄春燕;马秀英;李双伏;吕荣彩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活血益气方治疗慢性肾脏衰竭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活血益气方治疗慢性肾脏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肾脏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患者使用活血益气方治疗,对照组使用尿毒清颗粒。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肌酐、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8%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酐、尿素氮低于治疗前,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益气方治疗慢性肾脏衰竭的疗效可观,明显改善肌酐、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对肾衰竭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李连江;南风艳;任彦铭;郭会敏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常规变化

    目的:观测比较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血常规的变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缺铁性贫血患者56例和地中海贫血患者23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各组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PLT、WBC异常率高于健康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MCV均较健康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MCV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患者RDW检测结果高于地中海贫血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与健康组RDW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可在缺铁性贫血初步筛查中发挥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常健;易乐春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介导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介导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12例,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否超过4.0g/L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各106例,再次将高水平组随机分为A、B组,低水平组分为C、D组,各组均53例患者。在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A、C两组给予20U治疗剂量降纤酶,B、D两组给予10U治疗剂量降纤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经治疗,A组疗效佳,B、C疗效次之,D组差。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A、C组,B、D组疗效进行比较,在不同剂量降纤酶水平对A、B组,C、D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的患者中运用大剂量降纤酶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燚隆;王香芝;侯芳素;周文芝;焦书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基于 SCL-90量表研究围生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SCL-90心理状态量表评分的围生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提供参考。方法将84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产妇围生期使用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则使用个性化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产妇行SCL-90量表评分、VAS分娩疼痛评分。比较2组SCL-90量表评分和VAS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SCL-90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组SCL-90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个性化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减轻分娩中的疼痛感,对产妇整个分娩期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京贤;杜秀芳;陈炜;崔京辉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在疾病治疗中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中药的合理应用需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作者:燕军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留置针护理技巧

    目的:探讨保护留置针的护理方法以延长留置针的正常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将2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4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在留置针穿刺点敷贴外套(护腕或护膝);对照组未用护腕或护膝。比较2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为(3.5±0.1) d长于对照组的(1.5±0.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腕可更好地延长留置针的正常使用时间,临床可大力推广。

    作者:毛作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启东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分析

    本文从启东全面实施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情况分析中,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基层医院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的方案,从而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贵。

    作者:袁松辉;施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