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作平
目的:观察与评价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超声波穴位刺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血清胱抑素C( 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hs-CRP、Cys-C和Hcy的水平的差异。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Cys-C和Hcy的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hs-CRP、Cys-C、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Cys-C、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hs-CRP、Cys-C和Hcy的水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作者:赵文圣;杜国亮;李永涛;李淼;吴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骨性关节炎( O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OA患者76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经过玻璃酸钠治疗后两者水平均降低,故血清IL-1β、TNF-α水平可作为反映OA病情的辅助指标,且应用玻璃酸钠治疗OA效果好。
作者:张雁军;柴利军;杜林海;苗湿平;段卫生;索超;赵玉晨;赵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比较声学造影( CEUS)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在该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而发现存在肝脏局部病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CEUS组58例(98灶)和穿刺活检组59例(86灶),分别行CEUS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比较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差异不显著,在临床上应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腹部手术,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多伴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病情严重者常有肌紧张、反跳痛[1]。手术治疗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阑尾炎手术虽然是一个常见的手术,但临床因围术期处理不当,导致严重并发症,且恢复慢[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围术期综合性应用已经证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3]。笔者在我院急性阑尾炎手术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古林;蔡红民;张福生;李春久;孟庆民;张海合 刊期: 2014年第28期
药物临床试验在国内开展日渐广泛,但受试者权益保护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分析了知情同意书设计、知情同意实施过程及签署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加强GCP法规培训、营造沟通氛围、提高质量控制等途径大程度保障受试者的权益。
作者:陈志高;高恒;丁绍红;陈红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症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2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会冬;焦汝泉;耿慧英;赵双英;周凤美;赵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8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2组顺产率、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结果护理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顺产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 Hz)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6例Hz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维生素B1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止疼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止疼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Hz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苏瑞;牛莉娅;毛俊涛;徐丽梅;郭玉卿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正常孕妇产后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10例患者进行自理能力的评估并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10例患者自理能力优良率为95.45%,护理满意率为97.27%。结论提倡优生优育,定期进行孕期检查,针对产妇的影响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拉文;李占军;张英;张丽芳;张会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与评价肠梗阻导管在治疗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围缩小程度、腹部病症缓解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5.5%(P<0.05),胃肠减压量、腹围缩小程度、病症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内镜下肠梗阻导管在治疗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中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明星;张玉新;张国胜;邢江;单小辉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三者分别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可疑颅内动脉瘤待查患者105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2D-DSA、3D-DSA及3D-CTA三项检查,比较各项检查颅内动脉瘤确诊情况,根据诊断金标准统计各项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分析和评价各项检查临床意义和价值。结果3D-DSA的灵敏度、特异度高,误诊率低,3D-CTA次之,2D-DSA差。3D-DSA、3D-CTA与2D-DS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3D-DSA与3D-CT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DSA的诊断效果差,3D-DSA的诊断效果较3D-CTA好,但差异不显著,应视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式。
作者:陈爱桂;王春财;贠红雨;王小春;赵振元 刊期: 2014年第28期
老年人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病,因病住院过程中,极易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为探讨老年HAP的临床特点,现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老年科(原老干病房)41例老年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金陵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本文从启东全面实施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情况分析中,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基层医院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的方案,从而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贵。
作者:袁松辉;施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晚期产后大出血( LPH)又称继发性产后大出血,即在分娩结束24 h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或异常阴道出血。晚期产后大出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首位[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升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低,外科治疗并发症多,使部分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动脉栓塞技术发展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作者:史欣;刘书花;申利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的价值,从而对分娩应对措施作出指导。方法选用2013年9月-2014年1月该院待产的84例孕晚期初产妇,在其妊娠的37~42周,通过会阴超声来检查宫颈长度、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宫颈宽度等参数,同时调查其临产时间,从而了解宫颈形态与临产时间的关联。结果宫颈长度、宫颈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与临产的时间有关( r=0.70,-038,-0.47,-0.31,P<0.05)。结论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可以预测临产的时间,对于指导分娩时的应对措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梅玲;杨国新;王平华;郄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妊娠期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予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指导和治疗。观察2组孕妇产程时长、催产素使用数、产后出血量、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评分( VAS)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产程时长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催产素使用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然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器械助产、负压吸引、剖宫产率及其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具有分娩时长短、出血量少、VAS评分低、自然顺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高的优点,且催产素使用量无明显增长。
作者:郭培英;王继红;杨芳;安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需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依托咪酯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未进行麻醉,直接手术;其他2组分别进行相应药物麻醉后进行手术。对比3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患者手术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呼吸不顺畅、肌肉阵发性痉挛、恶心感发生率均高于异丙酚组,注射疼痛感发生率低于异丙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进行麻醉的患者,不适感减少,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韩东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生化检验受不确定度的影响。方法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执行规范,并参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来研究实验室常规生化检验中不确定度的测量。按照测量不确定度的流程,探讨不确定度分量的由来,计算批内变异度、批间变异度以及偏倚变异度,终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U%)。结果通过计算,各测量指标的不确定度为:总蛋白(TP)为3.06,碱性磷酸酶(ALP)为8.2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1.7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12.99,r-谷氨酰环化转移酶(GCT)为14.00,尿酸(UA)为13.76,白蛋白(Alb)为7.34,三酰甘油(TG)为7.41,肌酐(Cr)为9.25,尿素氮(BUN)为8.69,Na+为7.18,K+为3.51。结论对不确定度进行测量能够反映出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散性,对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及效率提供了有效依据,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曲淑君;张继东;田志松;尹加庆;王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AMI患者行PCI治疗围术期临床镇静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初发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给予吗啡镇静,对比2组PCI术后无/慢复流比例和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2组治疗前后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结果研究组无/慢复流、心脏骤停、再发梗死、短阵室速、心室电风暴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E、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AMI行PCI治疗围术期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道伟;王芬梅;韩艳敏;张大海;陈丽青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扩张性心肌病( DCM )的表现是以左心或全心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病死率较高,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男多于女(2.5∶1),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约20%的扩张性心肌病有心肌病家族史,起病较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缺血性心肌病( 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笔者应用超声观察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功能等参数指标,旨在为临床鉴别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提供一个简单易行并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28期